出版社:大众文艺出版社
年代:2008
定价:25.0
本书是一部描写清朝乾隆年间龙江省呼兰城名门望族金家四兄弟精忠报国的故事,是长篇小说。
第一回乾隆皇御旨呼兰建官庄盛京将摆擂台智设输赢
第二回潘宝鼎美少侠巧打众勇士金国虎小大虫寒功定乾坤
第三回解肥牛诸壮士各显身手运家物小大虫灵用铁裆
第四回炒军粮勇士确座次盛京将军点评屯封
第五回家坛祀祖历述恩泽众少侠艰辛拓沃土
第六回淘甘泉金康两家攀亲缘官屯家众少年喜结联姻
第七回盛京将龙江召旧部小大虫举旗组劲旅
第八回金戈铁马报国志经略剑门吐真情
第九回小大虫丹巴陷迷阵土司女引军坠情河
第十回五虎将勇破恶獒金国豹怒挑古碉
第十一回傅经略受诈降险中奸计小大虫挡暗刃命献金川
第十二回老家兵托孤川陕界乾隆皇撒酒祭英灵
第十三回白雪霜花呼城银装素裹册诰命赐金佛寄慰忠良
第十四回逢痛苦呼城人抱膀合团再创业女豪杰撑家掌事
第十五回铁扇女勇打众泼皮汪二狗淫奸害三命
第十六回洪涝年那氏舍命泄爻意东巡傅经略呼城撒阴丁
第十七回千叟宴乾隆皇盛赞呼城小烧老将军舞谏乾清宫命赴黄泉
第十八回临危受命马占山率部抗战惶恐时期潘香瓜使招嫁女
第十九回呼兰河畔燃烧抗战怒火南和佳持勇斗日本高僧
第二十回汉奸胡大肚子助日寇残害乡里呼城入与日伪暗较劲众志成城
第二十一回杀人害命抢沃土“拓荒团”血债累累“九月霜”与清叶异国之恋历尽悲怆
第二十二回日寇征荷粮黑土地水深火热述官腐立家规老太爷评兴衰
后记
前言
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乾隆皇帝六十大寿,圣上坐在太和殿上,文武百官在殿外跪拜叩首祝寿,各地府道官员穿梭上殿敬献寿礼。当念到呼兰府道献礼时,乾隆显得格外认真,只见那内务府总管和坤唱念,呼兰府道送寿礼:老山参一千只,北珠一万颗,鹿茸、鹿鞭六十套,虎皮、虎骨、虎鞭六十套,熊胆、熊掌、熊皮六十套,貂皮一千张,麝香一千个,狐皮一千张,山狸皮一千张,狍子一百只,獐子一百只,活牛两千头,活羊五千只,活猪一千头,飞龙二百只,哈什玛二百大桶,盆口大的龟、鳖各一千只,鳌花、鳊花、鲫花鱼各两千斤,防风、柴胡、黄芪、灵仙、龙胆草、苦参、薄荷、地榆、老鹳草等百余种中药材十车,乌拉草二百大包也十车。
乾隆边听边说好,又专门问了一句,那疙瘩的皇粮情况怎样?和坤答:回皇上,那疙瘩设府后,乾隆二年,就缴粮五百二十万斤,并且是年年都有增加。今年,那疙瘩缴纳皇粮已达八百四十万斤。
乾隆大悦连说:“真好……真好……都是在盛京建立官庄的结果,这样,官仓满了,也真正实现了南茶、北粮、徽商、满物了!”
随即,让人笔墨侍候写下“满洲粮仓”四个横幅大字,在一片万岁、万岁、万万岁声中乾隆退朝。
这御笔横幅,被黑龙江大将军带回关外,由山东名匠精选黄花梨木,刻制成六尺宽九尺长、四边滚刀雕花、烫金大字的俗称“六九”匾额。从此,“满洲粮仓”匾额一直高悬府衙大堂之上,一挂便是百多年。
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九月江河大水,哈尔滨至呼兰尽成泽地,人畜死无数。由于汛情急,涨水快,家家户户钱粮未能从家中运出,全府道灾情严重,官府赈济救灾能力严重不足。呼兰城内西岗子聚下平民百姓五万多人,吃、喝、拉、撒皆在岗上,所有日用全靠城内崔家、裴家、潘家、金家、杨家、历家、方家、李家,俗称呼城“八大家”富绅,轮流从外地自家商号,用船运至西岗上赈济。
数周以后疾病流传,又有数千人死去,府衙官兵全部出船忙活赈灾救人。
九月下旬,水情再涨。一夜,府衙塌倒,匾额被水冲走也无人知晓。九月底水退。这年,呼兰又经历百年一遇的苦冬。乾隆御笔,早在光绪五年就被都统依克唐阿收存时不慎失落,转年,重修的衙门只好换匾了。
丢失御笔匾额是不祥之兆,据说,清朝的呼城从那时起,也就开始全面地走下坡路了。
七年后,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清政权在全国范围废除了官地,屯丁改为民籍。从此,由于官屯制度的结束,清王朝的“家仓”彻底地崩塌了。仅仅又过了五年,清亡。
几十年后,乾隆御笔又被爱新觉罗.溥仪身边宦臣高价从民间买回,并作为立“满洲国”的相关之据。
抗战胜利前,爱新觉罗.溥仪在逃往日本的途中被俘,从通化被苏军押往西伯利亚,御笔被毁或被苏军拿走不详,这些都是后话不再多说。
但是,呼兰粮仓之美誉从乾隆年间已盛传天下……
后记
黑龙江呼城官屯和“八大家”的事就暂时讲到这了(如果大家爱听,咱以后再讲),可是对故乡或爱或恨则深深地刻铸在我的心里、萦绕在我不尽的思念之中……
前年,传听呼兰河干涸了,忙携八十老母驱车几千里去看,因车速太快还被呼城交警罚了款。
赶到了河边一看。
只见,那呼兰河水照旧静静地从城边淌过,我的泪瞬间也淌了下来。
我在河岸伫立许久许久,默默地看着那不息的河水。
心想,千百年来,
这河水,养育过无数血刚忠勇的呼城汉子。
这河水,也养育过无数美丽善良的呼城女人。
这河能干涸吗?这河能轻易地干涸了吗?
我终于深深地彻悟,这河她不会干涸,永久、永久地不会干涸。
因为,这河不会像一些建筑那样,易在动乱中毁灭;也不会像一些故事那样,由于不便传讲而被遗忘;更不会像一些人那样,死去之后还被说东道西;只有这河呵,她不会……
这千百万年流淌的呼兰河哟!已永远永远地刻铸在这片黑土地上!
乾隆年间,呼兰河养育的黑土地呼兰粮仓已是名满天下。光绪二十五年,灾情严重,官府赈济救灾能力严重不足。呼兰城内西岗子聚下平民百姓五万多人,所有日用全靠城内崔家、裴家、潘家、金家、杨家、历家、方家、李家,俗称呼城“八大家”富绅。本书所讲述的正是发生在呼兰城这块黑土地上的故事。这是从清朝一直到抗战时期,黑龙江呼城官屯和“八大家”的事,它展示了东北人坎坷人生的风雪之路! 这是: 一首久唱于呼兰河畔的悲怆老歌;一个讲述于人间善恶的恒古故事;一只漂流在松花江水系中的小船;一条展示东北人坎坷人生的风雪之路……呼兰城内八大家,演绎乾隆年间直至今日的呼兰粮仓之美誉。【作者简介】 金鑫,满族,现居甘肃兰州,1957年生于黑龙江哈尔滨,1985年毕业于西北师范大学政治系,先后在甘肃日报、共青团甘肃省委、甘肃社科联、甘肃省人大常委会工作,亦曾在国外工作多年。研有专利数项,偶有文诗发表,当地媒体将其冠为“陇上儒商”。
书籍详细信息 | |||
书名 | 黑土生金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 ||
9787802401952 如需购买下载《黑土生金》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 |||
出版地 | 北京 | 出版单位 | 大众文艺出版社 |
版次 | 1版 | 印次 | 1 |
定价(元) | 25.0 | 语种 | 简体中文 |
尺寸 | 20 | 装帧 | 平装 |
页数 | 印数 | 2000 |
黑土生金是大众文艺出版社于2008.05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I247.5 的主题关于 长篇小说-中国-当代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