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年代:2013
定价:59.0
本书是教育部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本书以马克思主义的主体哲学思想为理论指导,以“劳动政治论”、“人本政治论”和“主体生成论”等理论为立论基础,以“理论与实践相统一”、“历史与逻辑相统一”为方法论原则,从政治主体“本质规定”、“历史演进”、“逻辑形态”、“张力结构”、“价值诉求”、“实践生成”六个维度全方位透视了政治主体的相关问题,并最终落脚于“政治主体建构的中国语境”,以期为中国民主政治发展中的政治主体建构寻求理论支撑和方法路径。
第一章 绪论
一 政治主体研究的价值定位
二 政治主体研究的历史逻辑
三 政治主体研究的理论坐标
四 政治主体研究的逻辑空间
第二章 政治主体的本质规定
一 政治主体的科学内涵
(一)政治主体的实践维度
(二)政治主体的能动维度
二 政治主体的基本属性
(一)政治主体的自然属性
(二)政治主体的社会属性
(三)政治主体的精神属性
三 政治主体的主要特征
第一章 绪论
一 政治主体研究的价值定位
二 政治主体研究的历史逻辑
三 政治主体研究的理论坐标
四 政治主体研究的逻辑空间
第二章 政治主体的本质规定
一 政治主体的科学内涵
(一)政治主体的实践维度
(二)政治主体的能动维度
二 政治主体的基本属性
(一)政治主体的自然属性
(二)政治主体的社会属性
(三)政治主体的精神属性
三 政治主体的主要特征
(一)自主性与为我性统
(二)能动性与创造性统
(三)自由性与意志性统
第三章 政治主体的历史演进
一 群体本位阶段的政治主体
(一)群体本位政治主体的形成基础
(二)群体本位政治主体的生成表现
二 个体本位阶段的政治主体
(一)个体本位政治主体的形成基础
(二)个体本位政治主体的生成表现
三 社会本位阶段的政治主体
(一)社会本位政治主体的形成基础
(二)社会本位政治主体的生成表现
第四章 政治主体的逻辑形态
一 个体政治主体
(一)个体政治主体的内涵
(二)个体政治主体的特征
(三)个体政治主体的类型
二 群体政治主体
(一)群体政治主体的内涵
(二)群体政治主体的特征
(三)群体政治主体的类型
三 人类政治主体
(一)人类政治主体的内涵
(二)人类政治主体的依据
(三)人类政治主体的特性
第五章 政治主体的张力结构
一 政治主体的内部张力结构
(一)个体性与群体性的张力结构
(二)理性与非理性的张力结构
(三)认知与实践的张力结构
二 政治主体的外部张力结构
(一)国家与社会的张力结构
(二)公共与私人的张力结构
(三)权力与权利的张力结构
……
第六章 政治主体的价值诉求
第七章 政治主体的实践生成
第八章 政治主体建构的中国语境
《政治主体论:基于马克思主义主体哲学的分析》以马克思主义的主体哲学思想为理论指导,以“劳动政治论”、“人本政治论”和“主体生成论”等理论为立论基础,以“理论与实践相统一”、“历史与逻辑相统一”为方法论原则,从政治主体“本质规定”、“历史演进”、“逻辑形态”、“张力结构”、“价值诉求”、“实践生成”六个维度全方位透视了政治主体的相关问题,并最终落脚于“政治主体建构的中国语境”,以期为中国民主政治发展中的政治主体建构寻求理论支撑和方法路径。
书籍详细信息 | |||
书名 | 政治主体论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 ||
9787516135921 如需购买下载《政治主体论》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 |||
出版地 | 北京 | 出版单位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版次 | 1版 | 印次 | 1 |
定价(元) | 59.0 | 语种 | 简体中文 |
尺寸 | 21 × 14 | 装帧 | 平装 |
页数 | 印数 |
政治主体论是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于2013.11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D616 的主题关于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模式-研究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