唾沫和稀泥
唾沫和稀泥封面图

唾沫和稀泥

雨录, 著

出版社:中国财富出版社

年代:2014

定价:56.0

书籍简介:

《唾沫和稀泥》是一部全景式反映我国独具特色的“人民调解制度”在基层农村发展和实施情况的长篇小说。故事以生活在山西农村的牛仁旺一家人的悲欢离合故事为主线,讲述了自20世纪70年代末期,至21世纪初期,在这个叫“康庄”的北方农村所发生的平常和不平常的事。在这些事件里,牛仁旺一家几代人担任着“人民调解员”的工作,从20世纪70年代末的无法可依,到改革开放后人民调解制度和法制建设的日趋完善,从他们解决村民的各种民事纠纷、刑事附带民事赔偿纠纷等案件中,全景式展现了人民调解制度在基层农村的实施细节,同时也反映了现代化的法律建设在基层农村中的认知和普及情况,思考了西方法治与中国传统农耕社会之间的不适和排异状况,同时也展现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经济和村民生活所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

书籍目录:

后记

附录

内容摘要:

《唾沫和稀泥》以牛仁旺一家人的悲欢离合故事为主线,反映了改革开放后三十年人民调解工作的发展历程。  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在一个叫康庄的北方农村和其他地方一样,受文革影响,人民调解组织处于瘫痪状态。社会转型期,面对频发的人民内部矛盾,处理方式仍以简单粗暴的打压为主,但也不乏具有爱心的民间调解群众。牛仁旺的父亲牛橛子,前妻李仙草,“学大寨”能手杜富财,豆腐坊赵庚辰,生产队长金钟,卫生院院长吕满仓等,做为调和社会矛盾非组织力量,同时又是社会矛盾产生的主体,演绎出一个个令人啼笑皆非或扼腕称叹的悲欢离合故事。  八十年代中期,平反后任省化肥二厂的党委书记的主人公牛仁旺,因进口日本淘汰设备给国家造成巨大损失而引咎辞职。念及老家的亲人回乡探亲,没有农村工作经验的他误以为村民们的各种矛盾皆因为贫穷,于是自费引进大棚蔬菜技术,想帮村民致富。可是他的这些好心举动,又带来了许多意想不到的麻烦,以致于灰心失望的他无法继续在村里呆下去,而不得不返回省城。  司法助理员刘明在处理纠纷时身负重伤,危在旦夕,牛仁旺回家探望。当他看亲如同胞的乡亲们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反目成仇,既影响生产又影响和睦,实在于心不忍,又积极化解。终于在一个大雨天,为阻止村民矛盾激化引发惨案,他被迫临时上任村人民调解委员会主任。自此,村民调解组织在牛仁旺的带领下渐渐有了走上轨道。在一次次调处村民纠纷过程中,牛仁旺发现村民间矛盾纠纷的产生根源并不仅仅是进去问题,因此,他处理问题的方式也由热情说服,逐渐演变为以情依法,并建立调解网络,寻找矛盾根源,从预防问题入手。在全心全意积极为村民谋福利创发展的期间,村民间的关系渐渐和睦有了起色,牛仁旺却经历了一连串的家庭变故和打击:前妻李仙草自杀,儿子牛红星离他远去,妻子与他离异并带着女儿前往美国定居。  九十年代中期,牛仁旺依靠上级组织,对于影响较大的民间纠纷的调处,联合调解,调处方式有了新方向。由于战争年代的旧创,牛仁旺一病不起,倒卧在床。恰逢此时,他的大儿子牛红星在外打拼多年,思想也有了新的变化,也想回到家乡创业。为了能让牛仁旺安心养病,牛红星又替他带领村民调解委员会调处村民间的矛盾,为此险些送了性命。  直至二十一世纪初,其妻杨秀丽也从美国归来与之复合。当牛仁旺病愈,又想要投身人民调解工作,杨秀丽劝他继续让年富力强的牛红星担纲重任。这一时期社会矛盾更为复杂,也给牛红星出了许多难题。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调解纠纷颇有一套的牛红星当选为人民调解委员会主任,可他却拒绝上任……【作者简介】郝红伟,山西夏县人,1966年生,大学文化程度,发表有《我的夏收》《律师缘》等散文。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唾沫和稀泥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9787504753083
如需购买下载《唾沫和稀泥》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出版地北京出版单位中国财富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56.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24 × 17装帧平装
页数印数

书籍信息归属:

唾沫和稀泥是中国财富出版社于2014.7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I247.5 的主题关于 长篇小说-中国-当代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