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治玉工艺
中国古代治玉工艺封面图

中国古代治玉工艺

徐琳, 著

出版社:紫禁城出版社

年代:2010

定价:78.0

书籍简介:

本书以各个时期玉器的制作工艺为侧重点,将目光由多数专家学者注重的玉器造型、纹饰等方面转而集中在玉器加工工艺及治玉工具的研究上。细致具体地将新石器时期至明清时期玉器的工艺流程、加工工艺、治玉作坊的状况,工具的使用等多个方面做了详细的探讨介绍。

作者介绍:

徐琳,复旦大学文博学院文博专业本科毕业,南京大学历史系美术考古专业方向博士毕业。工作于故宫博物院古器物部,从事玉器的保管与研究工作,现为副研究馆员。因长期工作于博物馆,一直专注于中国古代玉器的研究。博士论文《汉代王侯墓葬出士玉器研究》;发表论文《钱裕墓出土元代玉器综述、《新古玉辨——牛毛纹的形成机理初探》、《辽代玉魁考》、《故宫藏红山玉人像考辨》、“两汉用玉思想研究”系列等十余篇。另主编《故宫博物院藏品大系——玉器编》明代卷;在《中国传世玉器全集》(8卷)中担任执行主编。

书籍目录:

绪论

第一章 新石器时代治玉工艺

第一节 治玉工艺的起源

一 玉石分化

二 砂子创造的奇迹

三 原始的治玉作坊

第二节 治玉工艺及治玉工具探讨

一 采玉

二 开璞与成型

三 钻孔

四 镂空

五 雕纹

六 镶嵌

七 掏膛

八 打磨与抛光

第二章 夏商周时期治玉工艺

第一节 治玉工具与治玉作坊

一 治玉工具的变革

二 王府制度的形成

三 商周时期的治玉作坊

第二节 治玉工艺

一 成型

二 钻孔

三 雕纹

四 镂空

五 镶嵌

六 掏膛

七 活链

八 打磨与抛光

九 铜内玉兵器的制作

十 改制器

第三章 春秋、战国至魏晋南北朝时期治玉工艺

第一节 治玉工具与治玉作坊

一 工具的再次革新

二 治玉作坊

第二节 治玉工艺

一 成型

二 玉与金属相结合的工艺

三 玉器的活环套接技术

四 钻孔

五 镂空

六 雕纹

七 各种玉璧的制作

八 抛光

九 俏色

十 改制器

十一 仿玉玻璃器的制作

第四章 隋唐至明清治玉工艺

第一节 治玉工具与治玉作坊

一 治玉工具的完善及最终定型

二 玉作及治玉工匠

第二节 治玉工艺

一 隋唐五代时期

二 宋辽金元时期

三 明代

四 清代

第五章 中国古代治玉常用工具及工艺流程

第一节 古代治玉常用设备、工具和辅料

一 治玉所需的空间和设备

二 治玉工具

三 辅料和辅助工具

第二节 古代治玉工艺流程

一 选料

二 审料

三 设计

四 琢磨玉器

五 抛光

六 玉器的保养与保护

附录:中国古代治玉工艺术语

后记

内容摘要:

中国古代治玉工艺一直因文献记载极少,玉器制作工艺技术保守而令人感到神秘,少有人真正进行通盘研究。《中国古代治玉工艺》从古代治玉工具入手,将八千年的中国玉器制作分为五大阶段,系统地总结了古代玉器不同时期的工艺特点。《中国古代治玉工艺》以考古出士品及博物馆藏品为标准器,结合作者徐琳几年来从事古代治玉工艺研究课题的心得加以归纳总结。相信在赝品泛滥的当今社会,《中国古代治玉工艺》对古代玉器的鉴定亦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编辑推荐:

紫禁城墙高宫深,珍藏百万,典籍无数,足资代代承传研发,各各昭示于众,故编者编此紫禁书系。 凡涉中国宫廷文化艺术之专题专论,以文论,以图示,说史证物者,均可入系。 孟嗣徽《元代晋南寺观壁画群研究》、许晓东《中国古代琥珀艺术》、徐琳《中国古代治玉工艺》、张淑娴《明清文人园林艺术》,此四种四册为紫禁书系第五辑。 《中国古代治玉工艺》为其中一册,以考古出士品及博物馆藏品为标准器,结合作者徐琳几年来从事古代治玉工艺研究课题的心得加以归纳总结。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中国古代治玉工艺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9787513400787
如需购买下载《中国古代治玉工艺》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出版地北京出版单位紫禁城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78.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25 × 17装帧平装
页数印数

书籍信息归属:

中国古代治玉工艺是紫禁城出版社于2010.12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TS932.1-092.2 的主题关于 玉器-加工-工艺美术史-中国-古代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