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花夕拾
朝花夕拾封面图

朝花夕拾

鲁迅, 著

出版社: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年代:2008

定价:10.0

书籍简介:

《朝花夕拾》是鲁迅最具有代表意义的散文集之一。它由十篇散文组成,比较完整地记录了鲁迅从幼年到青年时期的生活经历和成长道路。在回忆往事的基础上,鲁迅对当时的社会现金象进了猛烈的抨击,使它具有极强的现实针对性。

书籍目录:

名师快速导读

作者简介

写作背景

地位与影响

故事概要

艺术特色

典型人物形象

小引

狗.猫.鼠

阿长与《山海经》

《二十四孝图》

五猖会

无常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父亲的病

琐记

藤野先生

范爱农

后记

专家品读

艺术的生命在于真实

读《范爱农》/张盛如

《无常》赏析/刘正基

于平实中见真情,于平实中显愤懑

读《藤野先生》/张丽

必备知识要点

阅读自我测试

参考答案

内容摘要:

  紧扣阅读与作文两大能力点解读,配合语文考试要点编排内容,全面提高语文成绩!  《朝花夕拾》是鲁迅最具代表意义的散文集之一。它由十篇散文组成,比较完整地记录了鲁迅从幼年到青年时期的生活经历和成长道路。在回忆往事的基础上,鲁迅对当时的社会现象进行了猛烈的抨击,使它具有极强的现实针对性。我们还可从这些文章中,透视清末民初的生活画面,了解当时的社会面貌。这本散文集是现代回忆性散文的典范之作。  《朝花夕拾》中的文章,记述了鲁迅从童年生活到青年时求学的不同阶段的过程,追忆那些难以忘怀的人和事,抒发了作者对往日亲友和师长的怀念之情。这lO篇文章基本上是以时间为顺序的,从《狗.猫.鼠》到《父亲的病》这7篇,以及《琐记》的第一部分,记述的是鲁迅在故乡绍兴的生活。鲁迅的童年生活,我们可以在《阿长与》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有清晰的了解。  我们可以在《阿长与(山海经)》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清晰地了解到鲁迅的童年生活。在《阿长与(山海经>》一文中,作者对保姆阿长妈妈的回忆是感人至深的。阿长是一个普通的乡下妇女,“懂得许多的规矩”。她让“我”在正月初一的清早给她祝福、、吃福橘等,表达的是一个生活在底层的妇女对美好生活的最质朴的愿望。但是童年的“我”十分痛恨她对自己的严格,特别是在“我”顽皮的时候。但是,这怎么都掩饰不了她对“我”的爱,她给“我”讲故事,让“我’,知道她“伟大的神力”。特别是后来,并不识字而且把“山海经”说成是“三哼经”的长妈妈,却为作者买来了他一直渴望得到的绘图的《山海经》。文章不仅展现了“我”对长妈妈的怀念,而且也从侧面揭示了长妈妈的坚忍。她给别人当保姆,没有自己的孩子,生活在底层,却仍然保持着对生活和周围人的爱。  而《琐记》、《藤野先生》和《范爱农》等篇,展示的是更为广阔的社会生活的画面。《琐记》记述了鲁迅在南京、日本以及回国后的部分经历,记录了青年的鲁迅为了寻求救国的真理而阔步前进的足迹。作者对于在南京学堂的回忆,让我们看到了封建顽固势力的反动嘴脸,改良派软弱无力、不可能成功的实质。鲁迅先生弃医从文的原因和过程,在《藤野先生》中作了清楚的交代。鲁迅鄙视东京留学生中那些醉生梦死、守旧顽固的清朝派遣的奴才们,独自去仙台学医了。学医期间,在“幻灯片事件”中,鲁迅受到了强烈的刺激,痛感医学不可能救治当时的中国,从此弃医从文,投身于新文化运动,积极参加民主主义革命。作品在夹叙夹议中,也对反动、守旧势力进行了抨击和嘲讽。【作者简介】  鲁迅(1881-1936),浙江绍兴人。原名周树人。中国现代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坟》、《热风》、《华盖集》等。1902年公费至日本仙台医学院留学,后因战乱纷起与志向改变而弃医从文,发表了《摩罗诗力说》、《文化偏至论》等论文。1909年回国,先后在广州、绍兴任教。1918年以“鲁迅”为笔名,发表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1936年10月19日因病逝于上海。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朝花夕拾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丛书名读名著学语文丛书
9787500120902
如需购买下载《朝花夕拾》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出版地北京出版单位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10.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20装帧平装
页数印数 10000

书籍信息归属:

朝花夕拾是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于2009.01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I210.4 的主题关于 鲁迅散文-选集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