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端的权利
异端的权利封面图

异端的权利

(奥) 茨威格 (Zweig,S.) , 著

出版社:光明日报出版社

年代:2007

定价:18.0

书籍简介:

本书记述加尔文、卡斯特利等鲜为人知的经历的传记,具可读性和感人力量。

书籍目录:

【译序】

【第一章】

加乐文夺权

【第二章】

“清规戒律”

【第三章】

卡斯特利奥登场

【第四章】

塞文特斯事件

【第五章】

杀害塞文特斯

【第六章】

宗教宽容宣言

【第七章】

良心对抗暴力

【第八章】

暴力泯除良心

【第九章】

两极相遇

【附录】

16世纪大事件表

前言

斯蒂芬.茨威格是奥地利著名的传记作家、小说家、诗人、戏剧家和翻译家。1881年12月28日,他出生于维也纳一个富裕的犹太企业主家庭。青年时代在维也纳大学和柏林大学攻读哲学、德语文学和法语文学,1903年获得博士学位。他曾担任过《新自由报》编辑,后广泛游历欧洲、北非、印度和美洲等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他流亡瑞士。他的第一部反战诗剧《耶雷米亚》(1917)即在瑞士首度公演。1919年开始隐居于萨尔茨堡,从战前主要从事的诗歌翻译工作转向全心全意的文学创作。1928年。他应邀赴苏联参加纪念L.H.托尔斯泰诞生100周年庆典。希特勒上台后,他的作品遭禁,遂侨居英国,于1938年奥地利并入德国后加入了英国国籍。20世纪40年代初,他到达巴西。时值法西斯势力猖獗,疯狂的战争、血腥的屠杀、残酷的镇压,以及决不容忍任何新异思想和自由精神的文化独裁氛围,令这位作家目睹他的“精神故乡欧洲”的沉沦而深感绝望。1942年2月22日,在孤寂与理想破灭的痛苦当中,他与他的第二位夫人一起在里约热内卢近郊的寓所内双双服毒自杀,结束了作为人道主义者与和平主义者的一生。

除了诗剧《耶雷米亚》、悲剧《伏勒波尼》(1927)、歌剧《沉默的女人》(1935)之外,茨威格的主要成就表现在小说创作和传记文学方面。最重要作品有:中短篇小说集《初次经历》(1911)、《马来狂人》(1922)、《恐惧》(1925)、《感情的迷惘》(1927):长篇小说《焦躁的心》(1938);传记作品《三位大师》(1920,为巴尔扎克、狄更斯和陀思妥耶夫斯基作传)、《罗曼.罗兰》(1921)、《同精灵的斗争》(1925,为德国作家荷尔德林、克莱斯特和尼采作传)、《三位诗人》(1928,为托尔斯泰、斯丹达尔和卡萨诺瓦作传)、《约瑟夫.福熙》(1929)、《精神疗法》(1932,为心理学家弗洛伊德等人作传)、《玛丽.安托瓦内特》(1932)、《玛丽亚.斯图亚特》(1935)等。他的回忆录《昨日的世界》(1942)、小说集《象棋的故事》(1941)以及未完成的长篇传记作品《巴尔扎克》(1946)、都是在他逝世以后出版的。1982年,在作者的遗稿中,人们又发现了另一部长篇小说的手稿《富贵梦》。

偏爱表现心理和意识流动过程可以说是20世纪西方小说创作的一大显著特征。作为一个现代小说家,茨威格与时代主潮的合拍毋庸见怪。然而,无论是在小说还是在传记作品的创作中,茨威格都表现出了对心理分析和心理描写的特别钟情,力求“从心理的角度再现人物的性格和生活遭遇”。这不可不谓是他的一个鲜明特色。他有一个特殊的称谓:“Austrianwriterofsensitivepsychoanalyticbiographies”(奥地利敏感的心理分析传记作家),表明他擅长于以一种仿佛感同身受的心理分析方式,着意表现传记主人公的心灵、遭际和命运。由此可以想见。他的传记作品不会拘泥于史实,突出的是性格、情感、思想、意识和精神。

茨威格的传记文学创作不仅文字优美流畅,具有独特的艺术欣赏性,同时更兼备强烈的人文情怀。充满了对人类的博爱与自由的颂扬,对相互平等、宽容与和谐的幻想。对于他,人的思想价值和精神自由独具一种神圣的魅力,绝对不容一丝一毫的亵渎。这些特点在《异端的权利卡斯特里奥反抗加尔文》(1936)中同样表现得十分突出。虽然这部记述加尔文、卡斯特利奥和塞文特斯等人鲜为人知的经历的传记并不是他最为著名的作品,甚至连知晓者都为数不多,但它的可读性和感人的力量。尤其是其中所透射出来的那种对人类信仰自由与宽容精神的吁求和激情,并不亚于房龙的那部名震遐迩的著作《宽容》。考虑到这两部作品几乎都出版于同一时期缕述人类思想发展历史、倡言思想自由、主张宽容异见、谴责独裁思想的《宽容》初版于1925年,再版于1940年,都以希特勒暴政开始横行世界这样一段历史作为背景。认为二者实有异曲同工之妙似乎不算是一种过分的评论。

无论如何,还是让我们引述《异端的权利》中的一段来体会一下茨威格的文字与思想的感染力吧:历史无暇顾及公正。历史作为不偏不倚的编年史家的工作只是记录各种各样的成功,至于这些事情的道德价值,她极少评估。她的目光只是盯着胜利者,而把失败者晾在一旁。于是这些“无名的战士”便被随意弃入遗忘的阴沟。既没有十字架,也没有花环来记录他们徒劳无功的牺牲。然而事实上,心地纯洁的人们所作的努力,都不会徒劳无益;道德能量的任何消耗,也不会消散长空,毫无回响。那些人虽然生不逢时,虽然被击败了,在实现永恒理想的过程中,却自有意义。因为理想是一种凡人难以看得见的观念,只有通过这些人的构思,这些人的全力以赴。还要准备着为它步上尘土扑面而来的死亡之路,才能在现实世界中得以实现。从精神方面看,“胜利”和“失败”两个词都有了新的意义。从此以后,我们一定要不断提醒这个眼里只有战胜者丰碑的世界,我们人类真正的英雄,不是那些通过堆积如山的尸体才达到昙花一现的王国的统治者,而是那些毫无抵抗力量、被高高在上的势力压倒的人们。

当我们读到茨威格的这些话时,感动之余我们或许也会感到有些夸大其词,因为历史的记录中不乏失败者的凄凉、悲切。然而,当我们仔细回味起所熟悉的历史来,又不禁发觉历史的“话语霸权”的确是一把锋利无比的匕首,在不经意间抹杀、掩饰、弱化着另类或异端的声音,而我们时不时地必须在历史的角落和缝隙里去寻找血淋淋的真实碎片,以便对历史进行重新的思考和组合。也许,这种新的历史观创造了又一种强加于人的描述,但在比较和对照中出现的历史毕竟有益于人们的思想和认识,有益于在丰富、复杂的历史图景中去辨别隐隐约约、忽隐忽现的真相。因而,若无茨威格的《异端的权利》,能有多少人会重新体验清教大师加尔文的心路历程,重新审视加尔文这位历史伟人的光辉形象并从中发现可能暗含的鲜红的血色呢?若无茨威格的《异端的权利》,又能有多少人会重新体味到历史中一些备受妖魔化的人物心中的甜酸苦辣和委屈冤枉,察觉到这些“奸雄”却原来有可能是一群具有坚定信仰和崇高人格的英雄呢?有鉴于此,翻译《异端的权利》是令人心潮澎湃的一种经历。我们为历史中失败者前赴后继始终不断的呼吁和抗争所激动,为成功者凭借阴谋、权势、淫威、暴力而实施的压制和屠戮所震撼。我们也在为今天的社会文化所取得的巨大进步感到庆幸,尽管我们深知真正的精神自由和思想宽容的实现仍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

本书的翻译工作由任晓晋、方红、尹锐负责完成。我们虽已尽心尽力,但由于专业知识和语言水平有限,疏漏和讹误之处在所难免,万望读者不吝赐教。

译者2005年2月26日

内容摘要:

  你了解那些被人们随意弃入遗忘的阴沟的无名的战士背后的故事吗?你能体味到历史中一些备受妖魔化的人物心中的甜酸苦辣和委屈冤枉吗?谁是人类真正的英雄?什么是真正的“失败”和“胜利”?作者以一种仿佛感同身受的心理分析方式,表现传记主人公的心灵、遭际和命运。让你在复杂的历史图景中去辨别隐隐约约、忽隐忽现的真相。  《异端的权利》是记述加尔文、卡斯特利奥和塞文特斯等人鲜为人知的经历的传记。它的可读性和感人的力量。尤其是其中所透射出来的那种对人类信仰自由与宽容精神的吁求和激情,并不亚于房龙的那部名震遐尔的著作《宽容》。作者简介:  奥地利著名小说家、传记作家,出身于富裕的犹太家庭。青年时代在维也纳和柏林攻读哲学和文学。后到世界各地游历,结识罗曼.曼兰和罗丹等人。第一次世界大战时从事反战工作,成为著名的和平主义者。上世纪20年代赴苏联,认识了高尔基。1934年遭纳粹驱逐先后流亡英国、巴西。1942年因理想破灭,与妻子双双自杀。代表作有小说《最初的经历》《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危险的怜悯》以及传记《三位大师《三个描摹自己生活的诗人》等。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异端的权利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丛书名西风译丛
9787802064195
如需购买下载《异端的权利》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出版地北京出版单位光明日报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18.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19装帧平装
页数印数 6000

书籍信息归属:

异端的权利是光明日报出版社于2007.03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B979.522 的主题关于 基督教史-瑞士-中世纪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