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年代:2007
定价:15.0
本书介绍了常见疾病的民间拔罐疗法。
概述
第一章 拨罐疗法的常识
第一节 罐疗工具
一、罐筒种类
二、辅助用品
第二节 常用拔罐法
一、常用罐法
二、常用罐术
三、常用拔罐罐术(法)
第三节 罐疗的作用及适应证
一、拔罐的治疗作用及适应证
二、各种罐法的作用及适应证
三、拔罐疗法的现代研究
第四节 拔罐疗法的取穴原则及补泻方法
一、拔罐疗法的取穴原则
二、拔罐疗法的补泻方法
第五节 拔罐疗法的注意事项
一、拔罐前准备
二、留罐时间及疗程
三、起罐方法及拔罐后处理
四、拔罐疗法禁忌
第六节 药罐常用处方
一、药液罐法方
二、药酒罐法方
三、药汁罐法方
四、药油罐法方
五、药糊罐法方
六、药膏罐法方
第二章 常用拔罐部位、穴位
第一节 十四经常用拔罐穴位
一、手太阴肺经经穴
二、手阳明大肠经经穴
三、足阳明胃经经穴
四、足太阴脾经经穴
五、手少阴心经经穴
六、手太阳小肠经经穴
七、足太阳膀胱经经穴
八、足少阴肾经经穴
九、手厥阴心包经经穴
十、手少阳三焦经经穴
十一、足少阳胆经经穴
十二、足厥阴肝经经穴
十三、任脉经穴
十四、督脉经穴
第二节 经外奇穴常用拔罐穴位
一、头颈部
二、胸腹部
三、腰背部
四、四肢部
第三节 病变反应局部
第三章 常见疾病的拔罐疗法
第一节 内科病证
一、感冒
二、咳嗽
三、哮喘
四、眩晕
五、头痛
六、面瘫
七、痹证
八、失眠
九、胃痛
十、呃逆
十一、腹痛
十二、泄泻
十三、痢疾
十四、便秘
十五、癃闭
十六、阳痿
十七、肥胖症
十八、更年期综合征
第二节 妇科病证
一、月经不调
二、痛经
三、带下病
四、产后缺乳
五、子宫脱垂
第三节 儿科病证
一、痄腮
二、百日咳
三、厌食
四、遗尿
五、小儿泄泻
第四节 外伤科病证
一、痈证
二、疖肿
三、乳痈
四、腰痛
五、扭伤
六、落枕
七、颈椎综合征
八、痔疮
九、毒虫咬(螫)伤
第五节 皮肤科病证
一、风疹
二、带状疱疹
三、痤疮
第六节 五官科病证
一、睑腺炎(麦粒肿)
二、结膜炎
三、咽喉肿痛
拔罐疗法素以简、便、廉、验著称,深受广大群众喜爱,也是家庭治病最佳方法之一。而且,拔罐疗法的器具易得,竹罐可以自己动手制作,或用罐头瓶、茶杯、酒杯等代替;另一方面,拔罐疗法简便安全,容易操作,儿童、妇女、老人皆可使用,见效迅速,疗效神奇。
早在唐代的太医署就将拔罐疗法(角法)列为专科设置,学习三年,对其重要性和受重视程度足见一斑。尽管如此,在现存古医籍中却并未发现任何一本拔罐疗法的专著,这或可归咎于年代久远、战乱等原因使然吧!为使中国医学中这一瑰宝不致湮没,我们在临床实践的基础上,不断探索,推广普及罐法,增强罐疗效果,又深人民间,广搜博采,撷取精华,结合临床经验,编著了《中国民间拔罐疗法》一书。
书籍详细信息 | |||
书名 | 中国民间拔罐疗法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 ||
丛书名 | 中国民间医学丛书 | ||
9787536462984 《中国民间拔罐疗法》pdf扫描版电子书已有网友提供资源下载链接,请点击下方按钮查看 | |||
出版地 | 成都 | 出版单位 | 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
版次 | 1版 | 印次 | 1 |
定价(元) | 15.0 | 语种 | 简体中文 |
尺寸 | 20 | 装帧 | 平装 |
页数 | 232 | 印数 | 30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