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上海锦绣文章出版社
年代:2007
定价:39.0
本书以新闻现场感的写作方式将曾经原生态的丽江与现在商业发展后的丽江进行对比,对丽江现状提出富有见地的疑问与建议。
总序江山多娇魂脉永系
第一章:高原古城
滇西北高原
江湾腹地
高原古城
古城今昔
第二章:水域之城
玉龙河入城
桥梁大观
没有城墙的古城
建筑博物馆
古城生活
第三章:神灵之城
东巴文化
东巴的三大祭典
东巴艺术节
第四章:繁华之城
古城商业发展轨迹
旅游业和商业火爆兴起
恢复建立“专业街”及其他
第五章:文化之城
多元文化格局的形成
新兴文化风景线
古城危机之一
古城危机之二
第六章:保护古城
古城的传统保护
古城的现代保护
国际古城保护会议
丽江古城情结
后记守护丽江
前言
江山多娇魂脉永系历史文化图书《话说中国》的工作暂告一段落后,我随即开始了它的延伸产品中国地理文化系列的图书出版工程《行走中国》的策划和编辑。与《话说中罔》的策划思路一脉相承,《行走中国》系列丛书是要秉持“普及人文地理知识,弘扬祖国民族文化”的编辑方针,结合更多的文化资源,向广大读者倾力推出又一批大众文化精品力作。
《行走中国》,顾名思义,显然要讲祖国的地理知识,讲我们脚下的这块大地的故事。但如果光讲自然地理,不讲生活在这块美丽的大地上的人,不讲我们民族的先人在历史长河中创造的绚丽的文明,也许难以激发我们对中华民族生存的这块大地的激情,更难以激发对曾经为她付出辛勤劳动乃至献出自己生命的先驱们的崇敬,我们面对的这块大地会因此失去光彩,这套丛书也会因此失去灵魂。
显然,《行走中国》要做到人与大地的结合,也就是地理与文化的结合。这就是编辑出版这套地理文化系列丛书的宗旨。
面对祖国神秘的高原、险峻的峡谷、辽阔的草原、巍峨的群山、万年的冰川、奔腾的大问、澄净的湖泊、浩瀚的森林以及这自然界的万物,我们可以无比自豪地说,在中华民族生存的这块大地上,我们拥有着其他国家难以比拟的地质地貌和自然风光。
《行走中国》将带你走进被喻为“世界屋脊”和“地球第三极”的青藏高原,探寻世界上最幽深、最奇险、最壮阔的地质地貌:峻美的雪山、圣洁的湖泊,就像高原神灵的化身,神秘而美丽。而每逢盛夏,广袤的草原之上,杜鹃花盛开、点地梅争妍、黄羊奔突、野驴悠闲、云雀恬唱、雪鸡盘旋,又完全是一派动植物天堂的景象。
《行走中国》将带你走进中国乃至世界地理环境最复杂的地区之一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自然遗产的“三江并流”地区。发源于青藏高原冰山雪峰中的怒江、澜沧江、金沙江这三条大江并肩南行,飞流直下、一泻千里。“三江并流”的名字由此而来。在这里,山河险阻,雪峰林立,高大的雪山和滚滚长问构成了滇西北地区大山大水大气派的地形地貌,也成就了一块神奇雄壮的土地。身临其境,人们的精神就会飞越万水千山,眼前展现的是一个圣洁的世界,那样洁净、明亮,没有一丝杂质。
《行走中国》的力量,不仅使我们为祖国的壮丽河山所惊叹、所感动,为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神奇造化所折服,更使我们的灵魂为一种人类文明的力量所震撼,那就是中华民族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披荆斩棘、生生不息,在历史长河里所创造的灿烂文明。
今天在中国的大地上,到处都留下了我们民族世代相承的文明遗迹。
这些文明遗迹,有的是无形的、有的是具实的;有的深处崎岖险地、有的遗落于风景绝胜,它们长存于天地之间、和谐于自然之中,依附于大地也照亮了大地。而如果要说最具代表性、最密切地关联着中国自然地理的古代文明遗迹,则无疑要属绵延万里连接中西商贸及文化交往的古代“丝绸之路”、被誉为“世界第八奇观”的万里长城,以及遍布祖国大江南北的旷世奇观古代建筑地标。
这些也正是《行走中国》要带你穿过的必经之路。
在这几条路上,我们将充分了解中华民族在几千年前如何打通连接欧亚大陆之路,为世界文明发展所做出的贡献;我们将充分认知,中国古代建筑,如伺独树一帜,并影响了许多亚洲国家,成为和伊斯兰建筑、欧洲建筑并列的世界三大主要建筑体系之一;我们会更加坚信:长城,不仅是为了抵御外来入侵而建造的,她绵延万里的雄伟身姿,已成为中华民族的形象符号,深深镌刻在人们的脑海里,挥之不去,每个中华儿女,都为祖国拥有万里长城而感到骄傲。
《行走中国》,让我们循着大自然的瑰丽,沿着古文明的踪迹,期待着一次次震撼和感动。与此同时,一路走去,我们将接触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不同习俗、不同语言、不同信仰的不同民族,他们多姿多彩的生活,让华夏大地异彩纷呈、魅力无限。正是这些绽放在中国大地上绚烂的民族之花,给沉寂的大地带来了无限生机和魅力。一路走去,我们还将沿着历代英雄的足迹,遥想他们为民族的生存发展所创建的丰功伟绩,以激励自己为中华民族的振兴,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壮丽的自然风光,灿烂的中华文化遗产,是我们祖国的瑰宝。在大地之上建设着家园、创造着文化、守护着文明、延续着民族精神的华夏儿女,更是这片神奇土地永恒的灵魂。《行走中国》,固然是对中国自然地理、历史文明的一次深刻的记录,更是一场关于中华民族精神的激情呈现。
我深深地相信,读完《行走中国》,你会更加热爱中华民族赖以生存的这块大地和生活在这块美丽大地上的人民。
后记
1995年,一场惊天动地的大地震将丽江纳入了世人的视野,古城的风貌,纳西族人民的精神也为天下瞩目。199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丽江古城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这个玉龙雪山下的古城迅速闻名世界。
仿佛仅仅一夜之间,丽江古城成为了全球关注的旅游胜地,全国各地、世界各地的旅游者、商人、学者、艺术家蜂拥而至。
这种突然出现的火暴场面、全新变化引起了各方有识之士,热情之士的关注和担忧,他们担心这个世界罕见的,也许是独存的少数民族文化古城将会在这种罕见的迅速升温的旅游大潮和商业大潮中被淹没消失,这个“活的世界文化遗产”将在不久的将来不复存在。
2001年5月5日,为了了解丽江古城出现的新情况以及它的保护与发展,我和中国新闻社摄影记者罗小韵女士前往丽江。
一踏上丽江,就感到人满为患,昔日宁静的古城变得非常热闹,纳西人平静的生活变得热烈起来,古城传统的纳西文化陡增现代化的重彩。灯红酒绿与小河流水交相辉映;流行音乐与纳西古乐杂混夜空;洗脚城、古客栈门庭若市;珠宝店、古董店、传统工艺品琳琅满目,排列街市。据说,今日在丽江古城做生意,日进斗金,不足为奇。商业狂潮似乎正在冲击、吞噬着当地的传统文化、当地的一切。对此,我们拜访了时任丽江地区行署副专员的和自兴,听完我们对丽江变化的看法和担忧,和专员表示理解。
之后在丽江采访中,我们在一位朋友处看到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顾问白海思写给和自兴的信。
我从1982年开始到云南采访,至今大约去过云南近二十次。1999年、2000年元旦都是在云南最偏僻的怒江州度过的,我对云南有着深厚的感情,而且自称云南人,云南在我心中是最后的香格里拉,我实在不忍心看到在开发西部过程中这最后的净土被毁掉。而且正如白海思先生信中提到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有可能将丽江古城列入‘世界遗产濒危名录’,这是将该遗产从世界自然文化遗产名录中取消的第一步”。如果白先生说的变为现实,那丽江及云南省各级领导将如何向国家和全国人民交待,这将是丽江及中国的耻辱,也是每一个云南人,每一个在云南工作过的同志,每一个热爱云南的人所不愿意看到的结局。
恳请书记在百忙中过问此事,如果解决得好,可以在中央西部开发战略中起到典范作用。
从丽江回来后,我们写出了《丽汀古城》,对丽江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初步报道。此后,我们又多次去丽江,看到政府加大了古城保护的力度,各类专家学者,以及当地的民众也积极地参与到古城保护的行列中。对丽江占城保护所取得的成绩欣喜小已。于是,我们决定对丽江做一次长篇报道,目的存于:一、全面揭示丽江古城的历史和文化,使人们深度认识丽江从而热爱丽江;二、剖析丽江古城在旅游大潮和外来文化冲击下出现的问题;三、世界遗产保护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丽江古城保护取得的成效,将为世界遗产保护提供一个有益的模式和成功的范例。
历时一年,书稿完成。在此,我们要感谢吕石明先生对该书写作的关心,以及对书稿修改昕提出的宝贵意见;感谢上海文艺出版总社对该书出版给予的支持;感谢所有关心支持我们的朋友们。
王清华2007年8月28日
《行走中国》将带你走进丽江古城。丽江古城是世界文化遗产之一,她藏于中国西南深山,民族文化深厚,是一个充满神话和离奇故事的地方。本书通过作者的亲身经历和深度探访,全面揭示丽江古城的历史和文化,使人们深度认识丽江从而热爱丽江;剖析丽江古城在旅游大潮和外来文化冲击下出现的问题。读完本书,你会更加热爱中华民族赖以生存的这块大地和生活在这块美丽大地上的人民。 丽江古城是世界文化遗产之一,她藏于中国西南深山,民族文化深厚,是一个充满神话和离奇故事的地方。长久以来,一直令人神往。本书通过作者的亲身经历和深度探访,全面揭示丽江古城的历史和文化,使人们深度认识丽江从而热爱丽江;剖析丽江古城在旅游大潮和外来文化冲击下出现的问题。世界遗产保护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丽江古城保护取得的成效,将为世界遗产保护提供一个有益的模式和成功的范例。全书分为五个部分,分别为水域之城、神灵之城、繁华之城、文化之城、保护古城。内容真实,文笔感人,图片精美。通读全书,令人感叹连连。
书籍详细信息 | |||
书名 | 守护古城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 ||
丛书名 | 行走中国地理文化系列 | ||
9787806859131 如需购买下载《守护古城》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 |||
出版地 | 上海 | 出版单位 | 上海锦绣文章出版社 |
版次 | 1版 | 印次 | 1 |
定价(元) | 39.0 | 语种 | 简体中文 |
尺寸 | 26 | 装帧 | 平装 |
页数 | 224 | 印数 | 10000 |
守护古城是上海锦绣文章出版社于2008.01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X321.274.3 的主题关于 城市环境-环境保护-研究-丽江市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