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常青
公司常青封面图

公司常青

(英) 查卡姆, 著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年代:2005

定价:

书籍简介:

本书比较5个最发达国家的公司治理体制。

作者介绍:

乔纳森·查卡姆(Jonathan Charkham)曾担任英格兰银行行长顾问。他还曾经在英国和海外很多公司治理委员会任职,包括国家健康服务机构(National Health Service,1993)和住宅联盟(1994)。他还是公司治理财务委员会的成员和数家上市公司(包括Great Universal Stores PLC

书籍目录:

第一章 导言第二章 德国 简介 背景 冲突与合作 社会责任 教育 实业界的地位 公司的作用 重新统一 当前的公司治理 机制 产业关系 公司类型 董事会结构

第一章 导言第二章 德国 简介 背景 冲突与合作 社会责任 教育 实业界的地位 公司的作用 重新统一 当前的公司治理 机制 产业关系 公司类型 董事会结构 其他管理部门 市场 银行 基本原则 企业家的推动力 责任感 发展的观点 一种经济潮的变迁? 改革双层董事会? 更大市场影响? 接管 市场“纪律” 合作或对抗? 法律 银行作用的变化 双重关系 欧洲的发展 使者 一个有趣的比较 附录 管理委员会常规:一个示例第三章 日本 简介 背景:主要特征 一些结果 总结 体制的运行状况 简介 企业集团 股东大会 谁拥有什么? 董事会 董事会和高层管理人员的选举 任期和解聘 ……第四章 法国第五章 美国第六章 英国第七章 哪种治理体制最好?附录 公司治理财务事务委员会准则索引译后记

内容摘要:

不管你是经理、员工、股东,还是顾客,都会受到公司治理的影响。在本书中,作者考察了五个最发达国家——德国、日本、法国、美国和英国——的公司治理体制。  保持动力和责任之间的平衡是公司常青的关键所在,本书非常详细地阐述了:德国以双层董事会为基础的共同决策体制:日本公司治理体制的网络特征,以及日本公司董事会的有限作用;银行在德国和日本这两个国家的公司治理中扮演的重要角色:法国公司治理体制边界的不确定性:英国和美国公司治理体制中的对抗性特征,以及总裁的重要性:收购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等问题。作者通过强调每个国家的文化、历史和制度的独特性,从而阐明一个国家不可能完全照搬另一个国家的公司治理体制。对于每个国家而言,比较明智的做法是,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彻底地反思本国公司治理体制是否能保持动力与责任之间的良好平衡。

编辑推荐:

就当前有关公司治理的争论而言,这本书做出了重要贡献,每一个对公司董事会的未来形态感兴趣的人,都应该阅读这本书。          ——阿德里安·卡德伯里爵士《公司治理和董事会主席》一书的作者  这本书肯定会成为比较公司治理研究领域中的权威性著作。经为全世界的董事和高层管理者提供了这一研究领域中的精华。         ——杰伊·洛尔施  哈佛大学商学院  本书对最主要的发达国家的金融体制的评价极为精彩。            ——威尔·哈顿 《卫报》  杰出的研究……作者的分析、洞察力和历史视角使得这本书具有极强的可读性,对于当前有关公司治理的争论而言,这是一本非常重要的著作。            ——威尔福·艾特曼《欧洲》  向所有希望自己的公司赢得国外市场的人推荐这本书。                 ——《皇家艺术协会期刊》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公司常青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丛书名企业理论丛书
9787300069128
如需购买下载《公司常青》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出版地北京出版单位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26装帧平装
页数印数

书籍信息归属:

公司常青是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于2005.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F279.1 的主题关于 公司-企业管理制度-对比研究-英国、美国、法国、日本、德国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