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年代:2019
定价:180.0
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景观学系在其百年的景观教育历史上,因其先锋的教学理念而享誉全球。1990年代前后,由詹姆斯·科纳(James Corner)和阿努·马瑟(Anurandha Mathur)等年轻教员发起的教学改革,将景观基础训练植根于对“真实场地”的研究,强调“再现”关系,从景观设计理论上导向对场地和场所的重新认知,并设计出一套强调客观主体在场,观察场地、记录场地,结合身体感知的探索场地方法。这套方法也引起了这些景观设计师对自1960年代以来伊恩·麦克哈格(Ian McHarge)所倡导的生态景观概念和设计方法的再思考,对“景观都市主义”(Landscape Urbanism)理论的形成起到先导的作用。这套“场地方法”论认为场地的重要属性不在于情景或景物看起来的样子,而在于场地发展以及人物介入的过程(process)。宾大景观学领域的场地讨论和传播引发了以科纳、建筑师斯坦·艾伦(Stan Allen)和理论家查尔斯·瓦尔德海姆(Charles Waldheim)等在建筑、城市、景观等多领域通过重新认识场地和场域来探讨设计学的新方向,发展出将地形水平延展、基础设施、建筑相结合的具有灵活性的方法,奠定了景观都市主义的理论基础。
书籍详细信息 | |||
书名 | 一种面对真实场地的设计方法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 ||
9787550320543 如需购买下载《一种面对真实场地的设计方法》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 |||
出版地 | 杭州 | 出版单位 | 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
版次 | 1版 | 印次 | 1 |
定价(元) | 180.0 | 语种 | 简体中文 |
尺寸 | 29 × 21 | 装帧 | 平装 |
页数 | 印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