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年代:2003
定价:25.0
本书作者在充分肯定新中国成立以来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全面发展的基础上,系统地分析了民族地区不平衡性的内在机理,首次提出少数民族与汉族之间的差距主要表现在经济发展差距、人类发展差距和社会发展差距三个方面,研究并发现民族地区的现代化追赶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缩小发展差距的优先次序应该是“社会发展差距→经济发展差距→人类发展差距”。作者由此提出应改变民族地区过去50年来以追求GLP增长为核心、以开发自然资源为中心的传统现代化追赶战略,转而实施“以人为本,社会发展优先,投资于人民”的新的现代化追赶战略。
第1章 民族与发展:理论分析框架 1.1 问题提出 1.2 研究背景 1.2.1 研究贡献 1.2.2 地区差距 1.2.3 民族经济 1.3 分析方法 1.3.1 研究方法 1.3.2 数据来源 1.3.3 技术路线 1.4 理论框架 1.4.1 关键问题 1.4.2 理论框架 1.4.3 特色创新 参考文献
第1章 民族与发展:理论分析框架 1.1 问题提出 1.2 研究背景 1.2.1 研究贡献 1.2.2 地区差距 1.2.3 民族经济 1.3 分析方法 1.3.1 研究方法 1.3.2 数据来源 1.3.3 技术路线 1.4 理论框架 1.4.1 关键问题 1.4.2 理论框架 1.4.3 特色创新 参考文献第2章 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2.1 全球化机遇与挑战 2.1.1 现代经济全球化 2.1.2 经济挑战 2.1.3 文化挑战 2.2 中国的发展变革 2.2.1 正处于结构性变革的特殊时期 2.2.2 正处于政府转型的特殊历史时期 2.2.3 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多重挑战 2.3 西部开发的机遇 2.3.1 历史机遇 2.3.2 战略目标 2.3.3 富民为本 2.4 小结 参考文献第3章 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发展特征 3.1 自然特征 3.1.1 自然环境 3.1.2 生态特征 3.1.3 资源禀赋 3.2 经济特征 3.2.1 结构特征 3.2.2 开放程度 3.2.3 体制特征 3.3 社会特征 3.3.1 民族文化 3.3.2 人力资源 3.3.3 交通信息 3.4 小结 参考文献第4章 传统的现代化追赶战略 4.1 理论背景 4.2 追赶效应 4.3 追赶战略 4.4 小结 参考文献第5章 新的现代化追赶战略 5.1 全球新的综合发展观 5.2 不平衡性的一种新解释 5.3 消除不平衡性的战略选择 5.4 小结 参考文献附录A 中国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经济发展战略选择的历史过程附录B 中国少数民族经济政策评估(1949-2001年)附录C 中国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如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附录D 中国民族工作领导干部如何看待入世问题后记图目录表目录附录图附录表
本书作者在充分肯定新中国成立以来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社会经济全面发展的基础上,系统地分析了少数民族聚居地区不平衡性的内在机理,首次提出少数民族聚居地区与内地汉族聚居地区之间的发展差距,主要表现在经济发展差距、人类发展差距和社会发展差距三个方面,研究并发现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现代化追赶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缩小 发展差距的俦次序应该是:“社会发展差距——经济发展差距——人类发展差距”。作者由此提出应改变少数民族聚居地区过去五十年来以追求GDP增长为核心、以开发自然资源为中心的传统现代化追赶战略,转而实施“以人为本,社会发展优先,投资于人民”的新的现代化追赶战略
书籍详细信息 | |||
书名 | 民族与发展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 ||
丛书名 | 国情专题研究系列 | ||
9787302077275 《民族与发展》pdf扫描版电子书已有网友提供资源下载链接,请点击下方按钮查看 | |||
出版地 | 北京 | 出版单位 | 清华大学出版社 |
版次 | 1版 | 印次 | 1 |
定价(元) | 25.0 | 语种 | 简体中文 |
尺寸 | 26 | 装帧 | 平装 |
页数 | 241 | 印数 | 4000 |
民族与发展是清华大学出版社于2003.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F127.8 的主题关于 民族地区-现代化建设-研究-中国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