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滨逊漂流记
鲁滨逊漂流记封面图

鲁滨逊漂流记

(英) 笛福 (Defoe,D.) , 著

出版社: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出版社

年代:2008

定价:10.0

书籍简介:

本书是英国一部著名的冒险小说,它通过鲁滨逊漂流孤岛,独居28年,历尽艰辛万苦终于返乡的故事,热情歌颂了人与自然顽强斗争,同时反映了处于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的新兴资产阶级的理想与追求,表现了强烈的资产阶级进取精神和启蒙意识。本书适合中小学生阅读。

书籍目录:

初航遇险

逃亡生活

经营种植园

流落荒岛

返回沉船

荒岛安家

岛上日记

考察孤岛

播种与收获

制作面包

制造独木舟

危险的航行

建造牧场

沙滩脚印

海岸人骨

秘密山洞

一艘遇难船

救了一个野人

仆人“星期五”

再造独木舟

和野人开战

解救船长

夺回大船

收回财产

重返故里

前言

作者简介

丹尼尔.笛福(1660-1731),英国著名作家,18世纪英国现实主义小说的奠基人。他出生于伦敦一个信奉新教的商人家庭,父亲经营屠宰业,在王政复辟时期曾因追随不肯宣誓效忠国教的牧师而举家迁徒。按照父母安排,笛福本应成为一名教士,但他在20岁左右时决定经商,于是投身工商业,到过欧洲大陆许多国家,从事过多种贸易活动。同时,他积极参加各种政治活动,1688年政变前后,参加过反天主教国王的斗争和威廉国王的军队。1692年破产后,笛福不得不以各种方式谋生,甚至做过政府秘密情报员,还写文章办刊物。他一生四处冒险,大起大落,悲喜交集,充满传奇色彩。事业上忽而发财,忽而破产,政途上曾受到过国王赏识,也曾因针砭时弊而三次入狱甚至被示众,又几次经历逃亡的艰辛。

笛福以写正论和讽刺诗著称,晚年开始转入小说创作。1719年,在年届60之际他发表了他的第一部也是他的成名作和代表作《鲁滨孙漂流记》,获得极大成功。之后笛福又写了许多小说,较著名的有《辛格顿船长》(1720)、《摩尔.弗兰德斯》(1722)、《杰克上校》(1722)等。他的小说多采用流浪汉小说的形式,通过普通人的遭遇和命运,反映18世纪初期英国资本主义生活方式形成时的现实。

笛福晚年生活十分贫困,临死前为躲债不得不离家出走,于1731年客死他乡。

写作背景

1719年,《英国人》杂志刊登了一则新闻:1704年,一位名叫亚历山大.赛尔柯克的苏格兰水手因与船长发生冲突,被遗弃在南美洲大西洋中的安.菲南德岛上,他在这个荒无人烟的海岛上孤独地生活了四年多,后来,一位航海家发现了他,把他带回英国,但此时他已经成了一个忘记了人类语言的野人。这则轰动一时的奇闻,激发了英国作家笛福的创作灵感,于是他以赛尔柯克的传奇故事为蓝本,把自己多年来的海上经历和体验倾注在人物身上,并充分运用自己的想像力进行文学加工,创作了《鲁滨孙漂流记》这部小说。

小说成书于1719年左右,书中主人公鲁滨孙在流落荒岛以后所体现出来的进取精神,以及挑战自然的信心和勇气受到了当时人们的广泛推崇,而笛福也因这部作品的成功被誉为“英国和欧洲小说之父”,并因此奠定了其英国小说鼻祖的地位。

内容精要

鲁滨孙出生于英国一个体面的商人家庭。父亲希望他能过一种安定和富足的中产阶级生活,但是他渴望航海,一心想去海外见识一番。1651年,他瞒着父亲出海,第一次航行就遇上大风浪,他历经风险到了伦敦。从那购买一些东西又第二次出海到非洲经商,赚了一笔钱。于是他很快着手二度前往非洲经商,这次不幸遇上海盗,他被摩尔人俘虏,成了奴隶。两年后他在一次奉命出海捕鱼时携小黑奴佐立驾小艇逃了出来,后被一艘开往巴西的船救起。到巴西后,他卖掉佐立和小艇,在那买下一个庄园,过了四年安稳舒适的生活。但生性爱冒险的他不甘心于这样发财致富的平静生活,又再次出海,与人合作到非洲去贩卖黑奴。结果船在南美洲附近触礁沉没,船上人员仅他一人侥幸逃生,只身漂流到一个荒无人烟的小岛上,一住就是28年。

为了生存,鲁滨孙开始在荒岛上“创业”。他造出木排来抢运沉船上有用的东西,在勘察了小岛的地形后,他修建了安全而舒适的住所。他用简单的工具制作桌、椅等家具,猎野味为食,饮溪水,克服了最初的生存问题。之后他将偶然从船上收集到的水稻和大麦种子进行播种,丰收后又自制工具加工面粉,烘出了粗糙的面包。他捕捉并驯养野山羊,让其繁殖,很快吃上了羊内,喝上了羊奶,穿上羊皮缝制的衣物,他还制做了陶器等,满足了自己的生活需要。然而,他一直没有放弃寻找离开孤岛的办法,他花很长时间做成一只独木舟,却因船太重而无法拖下海去,只好重新造了一只小船。

日子在他的经营与劳作中不知不觉地过去。一天,他在岛边海岸上发现了人骨,原来是外岛的一群野人在这里举行过人肉宴。鲁滨孙惊恐万分,为“家”设置了更复杂的机关,并一直保持警惕。直到第24年,岛上又来了一批野人,鲁滨孙救出了一个俘虏,取名“星期五”,从此“星期五”就成了他忠实的仆人和朋友,他们一起又造了一只独木舟。接着,他带着星期五又从另一群野蛮人手中救出了“星期五”的父亲和一个白人。后来,他和“星期五”又帮助一艘英国商船的船长制服叛乱者,夺回商船。之后。他将那些叛乱者留在岛上,教给他们生存之道,自己带着“星期五”搭乘那艘商船回到了英国。

在外漂泊了35年之后,他回到故乡,已是物是人非。父母已去世多年,家中只剩下两个妹妹和两个侄子。巴西的种植园为他带来了大笔财富。他娶妻生子,过了几年平静生活。妻子去世后,他再次出海,途经他住过多年的小岛,见岛上居民已安家繁衍生息,他又为岛上送去新的移民,将岛上土地分给他们,又留下各种日用必需品,才满意地离开了小岛。

作品评析

《鲁滨孙漂流记》是一部著名的冒险小说,它通过鲁滨孙漂流孤岛,独居28年,历尽艰辛万苦终于返乡的故事,赞美了劳动,热情歌颂了人与自然的顽强斗争,同时也反映了处于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的新兴资产阶级的理想与追求,表现了强烈的资产阶级进取精神和启蒙意识。主人公惊险、新奇、真实的个人经历以及勇敢、坚强、不屈不挠的男子汉气概让人感受深切,同时作品深层所表现出来的人类普遍存在的孤独感也在读者心中产生了强烈的共鸣。

作品最大的艺术成就在于塑造了鲁滨孙这个世界文学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正面形象新兴资产阶级和殖民主义者的形象。鲁滨孙身上充分体现了资产阶级上升时期富于冒险精神,充满野心、百折不回的顽强毅力和斗志。因此,鲁滨孙很自然成为中小资产阶级心目中的英雄人物。作品采用第一人称和回忆录的形式,又用日记穿插的方式,生动记载人物内心感受和对事物的恩考,具有极强的真实感。同时,作品语言自然流畅,通俗易懂,风格简朴明晰,是一部妙趣横生、雅俗共赏的不朽名著。

《鲁滨孙漂流记》是英国文学史上第一部现实主义小说,对英国小说的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主人公鲁滨孙也成为欧洲文学史上一个著名的文学形象,其聪明才智和顽强毅力在所有读者心中都会产生强烈的震憾力,作品一经问世立即风靡全球并畅销不衰,在世界各地拥有一代又一代的读者,至今仍具有振奋和鼓舞人斗志的巨大力量。

内容摘要:

  本书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被誉为英国“小说之父”、“报刊文学之父”笛福的代表作,也是英国现实主义小说的开山之作,航海探险小说的先驱。小说通过鲁滨孙漂流孤岛,独居28年,历尽艰辛万苦终于返乡的故事,赞美了劳动,热情歌颂了人与自然的顽强斗争,同时也反映了处于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的新兴资产阶级的理想与追求,表现了强烈的资产阶级进取精神和启蒙意识。  《鲁滨孙漂流记》是一部著名的冒险小说,它通过鲁滨孙漂流孤岛,独居28年,历尽艰辛万苦终于返乡的故事,赞美了劳动,热情歌颂了人与自然的顽强斗争,同时也反映了处于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的新兴资产阶级的理想与追求,表现了强烈的资产阶级进取精神和启蒙意识。主人公惊险、新奇、真实的个人经历以及勇敢、坚强、不屈不挠的男子汉气概让人感受深切,同时作品深层所表现出来的人类普遍存在的孤独感也在读者心中产生了强烈的共鸣。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鲁滨逊漂流记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丛书名语文新课标阅读文库
9787810923897
如需购买下载《鲁滨逊漂流记》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出版地杨凌出版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10.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19装帧平装
页数 250 印数

书籍信息归属:

鲁滨逊漂流记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出版社于2008.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I561.44 的主题关于 长篇小说-英国-近代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