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重庆出版社
年代:2009
定价:38.0
本书以《基督的遗嘱》为题,围绕一起四命杀人案的侦破,以及基督的遗嘱与人可以死而复活的科学研究的真伪展开,讲述了一位具有东西方混合血统及文化的主人公内森努力寻求真相的故事。
序言犹太公元70年
第一章絮雪谋杀了九重葛
第二章一个音符,一个吻,一个婴儿,一个炸弹
第三章枯树在冬季流行
第四章婴儿眨着双眼微笑了
第五章空杯盛满氧气
后记
前言
玛利亚走到山洞口,站在陡峭的悬崖边,双手紧贴岩壁,踮起了双脚,迎面而来的暖风撩起她灰白的长发。眼前,死海镶嵌在广袤无垠的大地上,寂静得没有一丁点儿的声音。
历史的车轮依旧在滚滚向前。
14年来,圣徒们冒着生命危险,四处布道,传播着耶稣的思想,不惜被斩首、割喉剥皮、投石击毙,甚或被钉死在十字架上。然而这一切的苦难,丝毫没有妨碍圣徒继续传道布教的决心。在巴勒斯坦、斯基泰、弗里吉亚、马其顿、塞浦路斯、埃塞俄比亚、印度、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佩尔斯和希腊,都深深地留下了他们的足迹。无论富人还是穷人,无论智者、银行家、商人,还是奴隶,都纷纷皈依基督。在罗马,权力阶层也加入进来。马克用笔记录着基督的圣迹,马太据圣经语录证实了耶稣便是先知们预言的圣人,这些文字便是福音书。耶稣尚未在人间建成上帝的王国,然而他的复活,却使得凡夫俗子们摆脱了生之痛苦和死之恐惧。
玛利亚在这场思想大革命中扮演了众多的角色:她就是救世主从投石酷刑下拯救出来的罪人;是那个用自己的头发清洗耶稣双脚的马德林的玛丽;也是那第一个见证耶稣复活的抹大拉的玛丽。最后,玛利亚追随耶和华,离开了巴勒斯坦。这些年里,这对恋人秘密地在世界各地流浪布道,做出许许多多惊世骇俗的举动。
玛利亚凝视着脚下的昆兰遗迹。就在那儿,埃森尼灵修派向耶路撒冷政治宗教联盟占领军发起挑战。早在两年前,第十罗马军团的铁蹄踏平了整个昆兰。所到之处,尘土飞扬,尸骸遍野。城楼、修道院、藏书丰富的图书馆皆被夷为平地,众多的书籍也转瞬灰飞烟灭。
两位流浪者长途跋涉后回到犹太,决定暂时栖身在这湮没于沙海中的圣殿。从前昆兰为他们提供了一个隐秘的栖身之所,现在他们对昆兰有一份难以割舍的依恋之情。
难以忍受眼前静谧的景象,玛利亚转身走进狭小阴冷的拱洞。耶和华坐在亚麻垫上,捋着胡须,凝视着她。玛利亚的眼中满是哀愁。
“我必须向你坦陈,玛利亚。革命,从来就不是在柔情蜜意中诞生,它只能在痛苦中诞生。”
玛利亚在耶和华面前跪下,任耶和华轻抚她的长发。她自我宽慰道:“我们已经改变了昆兰的历史。”
耶和华倾身向前,轻轻在玛利亚的双唇上印上一个吻。这一吻,包含着的爱意多于对信徒的祝福。“是世界的历史。”他字字铿锵地纠正到。
耶和华站起来,舒展关节,朝一块平坦的石头走去,石头上铺着数块写满了精细文字的毛皮。耶和华将这几块毛皮卷起来,用亚麻绒裹住。
“我们即将大功告成。革命进展神速,快得让人难以置信。种子发芽成树,树密成林的那一天指日可待了。”
他将这厚厚一捆皮卷塞进一个露出地面四分之一的泥罐中。年华老去迫使他必须用文字记下过往岁月的点滴。耶和华曾当着使徒们的面宣讲道:“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亦没有什么秘密可以永远隐藏。”他选择在昆兰埋下对未来的预言,以此减轻良心的负担。惊世骇俗的一段历史就从此深深埋藏在这里。
玛利亚用剩下的碎毛皮将泥罐塞满。他们亲手从墙上刮下一层黢黑的黏土,揉搓成黏稠一团涂满罐口。如此一来,这些手稿才有可能在这个密封容器中永世保存下来。他们将这珍宝小心翼翼地埋在地下深处,简单地收拾了一下细软就离开了山洞。
随后,他们悄无声息地消失在地平线上。
后记
在阿纳姆广袤的公海边。
在一个无名小岛上,一个无名男子正在沙地上打坐,凝视着手中刚刚剥成两半的椰子,两瓣白色坚硬却又多汁的椰果在阳光照射下闪闪发光。这些坚硬的果实在被粗暴敲开之前经历了几个月的阳光哺育,然后被海风从掌状的拱形树梢吹落。这个男人对大自然心存感激,是大自然哺育了这种果实并馈赠给他。他用手撕下一片果肉,送到嘴里,牙齿轻轻一嚼,就给他带来了第一种味觉感受:咯吱一声,乳汁四溢。他聆听臼齿嚼碎果肉的声音,开始慢慢咀嚼,上颚沾满了椰蓉。一团香甜的浆状物刺激着他的味蕾,椰汁流进胃里。第一口就已经缓解了他的饥饿,让他食欲大增。接下来,他把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美食上,腹部传来一阵灼热感。随着果汁果肉进入他的体内,他不仅恢复了体力,而且感到自己与宇宙合二为一的和谐。
他与大自然融为一体。
他远离尘嚣,抹去道德、情感和智力在精神上留下的所有痕迹,他甚至已经忘记了自己身处文明社会时的名字。长时间的冥想提升了他的思想觉悟,帮助他重新获得超感官体验,童年时代,这种能力曾被教育体制的桎梏和高科技的冲击所扼杀。在这个地球上一连串惊险离奇的遭遇让他意识到地球表面正一点一点被人类侵蚀。他的历险记最终以在大洋洲上一次令人眩晕的旅行作为结束。他徒步穿越了阿纳姆,一个历史文化最为悠久的圣地,一次回归6000年前的旅行。
在这里,人一出生就脱离梦境,死后又回归梦境。这里没有天堂,也没有地狱,没有征服的欲望,也没有占有欲,却要承担一份神圣的义务,看护这片净土,只有这里才是神灵向往的圣地。
他对于文明社会最后一点回忆是一个女人的画面。这个女人在一片荒无人烟的沙滩上用细沙清洗自己的长发,还有一位年老的演奏者用蒂杰利多吹奏出单调的旋律。
这个男人放下椰子壳,全神贯注调整呼吸,他感受到宇宙深处的震动,实现了精神、肉体和大自然的统一。他离开了人类群居的社会,也摆脱了那些荒唐可笑、统治这个社会的条条框框,麦克斯韦、加格蒂、科特臣克和老布拉斯基是这些教条的忠实执行者。世界上任何事情都不会再干扰到他。此时此刻,他身心投人,达到了虚无缥缈的境界,自己就是这一切的中心。“愿你的王国来临”,耶稣如是说。应当从反省自我开始,或者更确切地说是回归自我。没必要到其他地方去寻找冥世,教会和科学什么也没找到。
他摆脱了一切束缚,包括时间限制,进入了一个永恒的境界,获得了不朽的生命。
同样,一起消失的还有一个曾经被人称做内森.卢浮的人,消失在阳光中,没有人知道。
也许有一天,未来的考古学家会发现他的骸骨,旁边还放着一个女人的头骨雕塑和一台老式手提电脑。随着时间流逝,电脑的硬盘变得和羊皮纸一样稀有珍贵。
人性、宗教、悬疑、阴谋的多维结合,一部堪与《达芬奇密码》相媲美的经典之作! 本书以《基督的遗嘱》为题,围绕一起四命杀人案的侦破,以及基督的遗嘱与人可以死而复活的科学研究的真伪展开,讲述了一位具有东西方混合血统及文化的主人公内森努力寻求真相的故事。 一群流浪汉自愿出卖自己,成为人体复活试验的牺牲品;城市中惊现许多身高体长的怪物般的变态杀手;参与复活试验的科学家及其助手全部被杀;一盘真假难辨的人体复活录像成为争夺焦点;原来这一切,竟然是一些基督徒的阴谋!【作者简介】 菲利普.勒华,1962年出生于法国图卢兹,深受电影人希区柯克、库布里克、德帕尔马和塔伦蒂诺的影响,对武术以及同时期的摇滚爵士乐颇有研究。他从一个日本武士的视角来探究死亡,冲破了梵蒂冈的枷锁,被看作法国文坛锋芒初露的惊悚小说家之一!
书籍详细信息 | |||
书名 | 基督的遗嘱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 ||
9787229006242 如需购买下载《基督的遗嘱》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 |||
出版地 | 重庆 | 出版单位 | 重庆出版社 |
版次 | 1版 | 印次 | 1 |
定价(元) | 38.0 | 语种 | 简体中文 |
尺寸 | 26 | 装帧 | 平装 |
页数 | 印数 | 6000 |
基督的遗嘱是重庆出版社于2009.05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I565.45 的主题关于 长篇小说-法国-现代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