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国家图书馆出版社
年代:2010
定价:29.0
本书作者为清末驻北京使馆参赞。本书以书信体裁,记录了作者1865~1866年在中国的见闻。
第一封信(1865年4月23日,于香港)
第二封信(1865d年5月10日,于上海)
第三封信(1865年5月15日,于渤海湾)
第四封信(1865年5月23日,于北京)
第五封信(1865年6月1日,于北京)
第六封信(1865d年6月23日,于北京)
第七封信(1865年7月7日,于碧云寺)
第八封信(1865d年7月8日,于北京)
第九封信(1865d年7月21日,于碧云寺)
第十封信(1865年7月24日,于北京)
第十一封信(1865d年8月7日,于北京)
第十二封信(1865d年8月22日,于北京)
第十三封信(1865年9月5日,于北京)
第十四封信(1865年9月25日,于北京)
第十五封信(1865年10月25日,于北京)
第十六封信(1865年11月5日,于北京)
第十七封信(1865年11月25日,于北京)
第十八封信(1865年12月4日,于北京)
第十九封信(1866年1月1日,于北京)
第二十封信(1866年1月20日,于北京)
第二十一封信(1866年2月3日,于北京)
第二十二封信(1866年2月8日,于北京)
第二十三封信(1866年3月7日,于北京)
第二十四封信(1866年4月12日,于北京)
第二十五封信(1866年4月22日,于北京)
第二十六封信(1866年5月23日,于北京)
第二十七封信(1866年7月23日,于大觉寺)
第二十八封信(1866年8月4日,于大觉寺)
第二十九封信(1866年9月7日,于北京)
附录一 清朝官员遴选制度
附录二 北京平面图
一个英国男爵,国会议员,古董收藏家、作家,1865年来到神秘的中国北京。他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他说:“中国是世界上矛盾百出、令人费解的国家。”
他说:“人们纷纷褒奖日本的进取精神,批评中国的因陋守旧。尽管日本取得的巨大进步确实令人瞩目,但上述看法极不公平。要知道,日本从未创造过什么。日本40年前才开始真正同西方交流。在此之前,日本的一切都源自中国,而中国是一个文明的发源地。中国人有里有为此骄傲。”
他还说:“在中国,尤其是北京,传统旧制变更缓慢。这些书信,尽管写于多年之前,仍然忠实第记录了中国人称之为‘京城’里的人们的生活。”
他说的都对吗?亲爱的读者,敬请阅读《清末驻京英使信札(1865-1866)》。
书籍详细信息 | |||
书名 | 清末驻京英史信札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 ||
9787501343683 如需购买下载《清末驻京英史信札》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 |||
出版地 | 北京 | 出版单位 | 国家图书馆出版社 |
版次 | 1版 | 印次 | 1 |
定价(元) | 29.0 | 语种 | 简体中文 |
尺寸 | 19 × 13 | 装帧 | 平装 |
页数 | 印数 |
清末驻京英史信札是国家图书馆出版社于2010.5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K252.06 的主题关于 中国-近代史-史料-1865~1866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