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诠释学
佛教诠释学封面图

佛教诠释学

赖贤宗, 著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年代:2009

定价:35.0

书籍简介:

本丛书发挥成中英、H.Beck等人的《本体诠释学》(Onto-Hermeneutics)的诠释角度对中国哲学当代诠释进行阐释,除了延续中国哲学体用论、心性论、境界论等固有传统予以当代解释之外,更吸收了现代新儒家、日本京都学派、海德格、迦达默尔等哲学家之中的本体诠释学思想资源,从而在《道家诠释学》、《儒家诠释学》、《佛教诠释学》、《诠释学与意境美学》四书之中开展了儒道佛与中国美学的“中国哲学的诠释学”之四个面向。《佛教诠释学》一书从事大乘佛学之本体诠释学之创建,研究中国哲学史中的大乘佛学所蕴含的丰富的本体诠释学意涵,兼论其根源之印度之大乘佛学本体诠释学原初模型及其中国转化。

作者介绍:

赖贤宗,现任台北大学中文系教授及中文系系主任、台北大学人文学院东西哲学与诠释学研究中心创办人。

书籍目录:

第一部分 论佛教诠释学的成立根据、意义与相关研究 第一章 佛教诠释学的重省——佛教诠释学的意义、相关研究与主要论题  导论  第一节 佛教存有学与佛教诠释学的意义与其疑难之重省  第二节 论佛教诠释学的相关研究  第三节 佛教之本体诠释学的基本论题  第四节 佛学诠释学的重要性  结论 第二章 当代如来藏思想的争议与佛教诠释学——印顺之后的如来藏说争议之评议  导论  第一节 诠释冲突:如来藏说之争议与诠释冲突的解决  第二节 林镇国《辩证的行旅》的解构思想与两种诠释学视点下的如来藏思想批判  第三节 评蔡耀明的“内部建构”的佛学研究法  结论第二部分 佛教诠释学的三个环节:佛教存有学、知识论和实践论

第一部分 论佛教诠释学的成立根据、意义与相关研究 第一章 佛教诠释学的重省——佛教诠释学的意义、相关研究与主要论题  导论  第一节 佛教存有学与佛教诠释学的意义与其疑难之重省  第二节 论佛教诠释学的相关研究  第三节 佛教之本体诠释学的基本论题  第四节 佛学诠释学的重要性  结论 第二章 当代如来藏思想的争议与佛教诠释学——印顺之后的如来藏说争议之评议  导论  第一节 诠释冲突:如来藏说之争议与诠释冲突的解决  第二节 林镇国《辩证的行旅》的解构思想与两种诠释学视点下的如来藏思想批判  第三节 评蔡耀明的“内部建构”的佛学研究法  结论第二部分 佛教诠释学的三个环节:佛教存有学、知识论和实践论 第一章 天台佛学的诠释学与人间佛教的哲学反思——佛教诠释学三环节之一  导论  第一节 对人间佛教思想与中国佛教的本体诠释的反省与未来发展的前瞻  第二节 汉传佛教的思想特色:以智颛天台佛学的三谛说之思想创造为例  第三节 中国哲学的本体诠释之根源:古代中国思想的共通的“三”的思想模型  第四节 论佛教诠释学对于诠释学与佛学研究之意义  第五节 天台佛学的本体诠释学的三个环节    结论 融合与对活:走向未来的佛教诠释学与人间佛教在21世纪的实践 第二章 禅的佛教诠释学与世界伦理——佛教诠释学三环节之二  导论  第一节 汉斯·昆的世界伦理构想及其纲领  第二节 《楞伽经》论如来禅与如来藏藏识:禅的本体诠释学与超存有学  第三节 “指月之喻”的禅的本体诠释的三个环节  第四节 禅的伦理学与世界伦理  结论 走向佛教与基督教对话的世界伦理之建构 第三章 净土信仰论之诠释:世亲、昙鸾与亲鸾之迥向思想——佛教诠释学三环节之三  导论  第一节 迥向、转变与转依的理论关联:迥向说的佛教诠释学含义  第二节 大信心即大佛性即如来:净土信仰的佛教诠释学  结论第三部分 佛教诠释学的应用 第一章 佛教的空与基督教哲学——基督教哲学与佛教哲学之对话的一个当代反思  导论  第一节 空的哲学对于基督教与佛教的对话的重要性  第二节 “空”之体验、佛性论与虚无主义的克服  第三节 佛教与基督教的宗教对话的本体诠释进路:佛教与基督教对话的理论模型之试探  第四节 禅的哲学与基督教的“自我中心性”、“终末论”以及“罪”问题之会遇  结论 第二章 人间佛教的本体诠释学与现代性问题——以太虚、印顺的诠释差异为线索  导论  第一节 “人间佛教”的本体诠释学——从“般若空”到“中道”到“实相”  第二节 从宗教社会学的观点论现代佛教所提倡的“人间佛教”  第三节 从“表现的总体性”和“结构的总体性”看太虚大师与印顺法师“人间佛学”的理论根据的差异及其宗教社会学含义  第四节 台湾与中国内地的现代佛教的“现代性”的哲学反思  结论 第三章 佛教意义治疗学与佛教诠释学  导论  第一节 从弗兰克的意义治疗学到佛教的意义治疗学  第二节 佛教的心灵治疗技巧与佛教意义治疗学  第三节 佛教的意义治疗学与佛教诠释学  结论 第四章 佛教与科学——论佛教科学观与佛教心理学作为一个范例  导论    第一节 近代科学对于宗教世界观的运用与佛教的科学观  第二节 当代科学与宗教的关系的几种模式及佛法与科学的会通  第三节 佛教心理学所例示的当代佛教科学观  结论

内容摘要:

《佛教诠释学》一书从事大乘佛学之本体诠释学之创建,研究中国哲学史中的大乘佛学所蕴含的丰富的本体诠释学意涵,兼论其根源之印度大乘佛学本体诠释学原初模型及其中国转化。

编辑推荐:


《佛教诠释学》一书从事大乘佛学之本体诠释学之创建,研究中国哲学史中的大乘佛学所蕴含的丰富的本体诠释学意涵,兼论其根源之印度大乘佛学本体诠释学原初模型及其中国转化。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佛教诠释学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丛书名中国哲学与诠释学
9787301157602
如需购买下载《佛教诠释学》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出版地北京出版单位北京大学出版社
版次印次1
定价(元)35.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26 × 0装帧平装
页数印数

书籍信息归属:

佛教诠释学是北京大学出版社于2009.9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B942.1 的主题关于 大乘-解释学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