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年代:2014
定价:48.0
本书系作者在博士论文的基础上修改而成,获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资助。全书分八个部分进行论述,首先分析古今中外政治符号理论,再从中国共产党政治符号的内容、类型、特征、功能、传播、影响、经验等方面进行总体概括和把握,尝试探讨中国共产党政治符号的发展规律、历史和现实意义,通过政治符号的视角深化对中国共产党历史的研究。本书最大特色就是结合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使用的极具特色的符号图片分析,更为直观地认识和阐释中国共产党的政治符号产品。
前言 一 选题旨趣 二 文献综述 三 研究思路 四 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第一章 符号与政治:政治符号的相关概念 一 符号 二 政治符号 三 中国共产党的政治符号第二章 中国共产党政治符号的发展历程 一 萌芽与产生:建党初期的中国共产党政治符号 二 趋同与消解:国民革命时期的中国共产党政治符号 三 恢复与彰显:土地革命时期的中国共产党政治符号 四 重构与蔓延:抗日战争时期的中国共产党政治符号 五 形成与引领:解放战争时期的中国共产党政治符号
前言 一 选题旨趣 二 文献综述 三 研究思路 四 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第一章 符号与政治:政治符号的相关概念 一 符号 二 政治符号 三 中国共产党的政治符号第二章 中国共产党政治符号的发展历程 一 萌芽与产生:建党初期的中国共产党政治符号 二 趋同与消解:国民革命时期的中国共产党政治符号 三 恢复与彰显:土地革命时期的中国共产党政治符号 四 重构与蔓延:抗日战争时期的中国共产党政治符号 五 形成与引领:解放战争时期的中国共产党政治符号第三章 中国共产党政治符号的主要类型 一 文字政治符号 二 声音政治符号 三 图像政治符号 四 象征政治符号第四章 中国共产党政治符号的基本特征 一 革命性与象征性的统一 二 多样性与变动性的统一 三 灌输性与互动性的统一 四 政治性与艺术性的统一 五 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第五章 中国共产党政治符号的历史功能 一 推进政治社会化 二 促进政治沟通 三 加强政治整合 四 保存历史记忆 五 引发政治认同 六 进行政治动员第六章 中国共产党政治符号的传播路径 一 政治符号的大众传播 二 政治符号的仪式传播 三 政治符号的空间传播 四 政治符号的生活传播第七章 中国共产党政治符号的社会影响 一 中国共产党政治符号的积极影响 (一)动员了广大人民群众 (二)传播了中国共产党的价值观 (三)争取了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动权 (四)推进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二 中国共产党政治符号的消极影响 (一)政治符号的神化与革命中的个人崇拜 (二)政治符号的模仿与革命中的盲动主义 (三)政治符号的泛滥与革命中的教条主义结束语 中国共产党政治符号建设的思考 一 政治符号建设应与总结历史经验相结合,探寻政治符号的历史价值 二 政治符号建设应与推动政治发展相结合,彰显政治符号的时代价值 三 政治符号建设应与引导人民群众相结合,挖掘政治符号的教育资源 四 政治符号建设应与创新传播形式相结合,拓展政治符号的传播空间 五 政治符号建设应与构建和谐社会相结合,发挥政治符号的整合功能参考文献后记
专业从事图书批发需要联系
书籍详细信息 | |||
书名 | 革命与象征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 ||
9787516149744 如需购买下载《革命与象征》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 |||
出版地 | 北京 | 出版单位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版次 | 1版 | 印次 | 1 |
定价(元) | 48.0 | 语种 | 简体中文 |
尺寸 | 21 × 15 | 装帧 | 平装 |
页数 | 印数 |
革命与象征是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于2014.10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D219 的主题关于 中国共产党-政治理论-符号学-研究-1921~1949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