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学
审计学封面图

审计学

上官晓文, 廖声华, 主编

出版社: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年代:2013

定价:34.0

书籍简介:

本书审计学是审计专业的入门课程,是审计专业基础理论课,同时也是会计、财务管理、金融等经济管理类各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课。审计是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审计专业及相关专业学生和从业人员应全面、系统地掌握审计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为了适应高等院校审计教学改革的需要,我们在总结审计文献的基础上,主要参照我国自2007年1月1日起开始执行的会计准则体系、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体系,组织编写了这本《审计学》。本教材从内容上吸收了最新审计成果,写作角度上力求深入浅出,侧重审计基本理论知识、基本处理方法和基本技能的阐述和应用,理论与实务相结合,以满足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需要。

书籍目录:

总序

第二版前言

上篇 基础理论篇

第一章 审计概述

第一节 审计发展历程

第二节 审计含义

第三节 审计分类

第二章 审计目标与审计模式

第一节 审计目标

第二节 审计模式

第三节 审计过程

第三章 审计计划

第一节 初步业务活动

第二节 总体审计策略和具体审计计划

第三节 审计重要性

第四节 审计风险

第四章 审计证据

第一节 审计证据的性质

第二节 获取审计证据的审计程序

第三节 函证

第四节 分析程序

第五章 审计程序与审计方法

第一节 审计程序

第二节 审计基本方法

第三节 审计抽样

第六章 信息技术对审计的影响

第一节 信息技术对审计过程的影响

第二节 信息技术审计范围的确定

第三节 信息技术内部控制审计

第四节 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和电子表格的运用

第七章 审计工作底稿

第一节 审计工作底稿概述

第二节 审计工作底稿的格式、要素和范围

第三节 审计工作底稿的归档

第八章 风险评估

第一节 风险评估概述

第二节 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

第三节 了解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一)

第四节 了解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二)

第五节 了解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三)

第六节 评估重大错报风险(一)

第七节 评估重大错报风险(二)

第八节 评估重大错报风险(三)

第九章 风险应对

第一节 总体应对措施

第二节 进一步审计程序(一)

第三节 进一步审计程序(二)

中篇 业务循环篇

第十章 销售与收款循环审计

第一节 销售与收款循环审计概述

第二节 销售与收款循环的内部控制

第三节 销售与收款循环的控制测试

第四节 销售与收款循环的实质性程序

第十一章 采购与付款循环审计

第一节 采购与付款循环审计概述

第二节 采购与付款循环的内部控制

第三节 采购与付款循环的控制测试

第四节 采购与付款循环的实质性程序

第十二章 生产与存货循环审计

第一节 生产与存货循环审计概述

……

下篇 道德法规篇

内容摘要:

《审计学(第2版)/高等院校会计与财务管理系列教材》分为三篇:基础理论篇、业务循环篇、道德法规篇,共二十章。第一章至第九章为上篇,介绍了审计的基本概念、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规范体系、审计目标、审计计划、审计证据、审计程序与审计方法、信息技术对审计的影响、审计工作底稿、风险评估和风险应对等;第十章至第十八章为中篇,介绍了审计实务,按企业业务循环划分为销售与收款循环审计、采购与付款循环审计、生产与存货循环审计、人力资源与工薪循环审计、筹资循环审计、投资循环审计,同时对货币资金审计、完成审计工作和审计报告等进行了介绍;第十九章和第二十章为下篇,分别介绍了职业道德与法律责任以及对舞弊和法律法规的考虑。

编辑推荐:

《审计学(第2版)/高等院校会计与财务管理系列教材》强调在专业知识内容编排体系上有所创新,引用最新教学和科研成果。
  《审计学(第2版)/高等院校会计与财务管理系列教材》增加案例分析内容,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参与讨论和撰写讨论分析报告。
  以会计岗位职业能力需求为切入点,以岗位调查和素质、知识、能力的分析为依托,建立与会计岗位相互对应的实务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块,弥补传统课程重理论、轻实践的缺陷,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审计学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9787564216979
如需购买下载《审计学》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出版地上海出版单位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版次2版印次1
定价(元)34.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26 × 19装帧平装
页数印数

书籍信息归属:

审计学是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于2013.8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F239.0 的主题关于 审计学-高等学校-教材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