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年代:2010
定价:48.0
翁方纲一生勤于著述,不仅是乾嘉时期著名金石学家和诗学理论家,而且在经学、目录学等方面卓然有成。所著“群经附记”,条辨旧说,充分反映了乾嘉时期汉宋兼采的学术趋向。在四库馆期间,所撰写的《四库提要稿》对于我们今天深入研究乾隆朝纂修四库全书的过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书全面掌握翁方纲遗存历史文献,对其学术贡献进行深入清理,是国内第一本全面探讨翁方纲学术思想的著作,相信此书的出版一定会推动我国乾嘉学术研究的进程。
第一章 生平、交游与著述 第一节 生平与宦游 第二节 交游 第三节 著述考第二章 尊奉《十翼》为治《易》之指南 第一节 主张以传解经 第二节 汉宋兼取的治《易》途径 第三节 批评清代汉学家治《易》之弊第三章 折中汉宋的《诗经》研究 第一节 主《毛传》,尊《诗序》 第二节 批评《诗经》汉学,维护朱熹《诗集传》 第三节 汉宋兼采的《诗经》学第四章 以阙疑的态度尊信《古文尚书》 第一节 反对将《古文尚书》定为伪书 第二节 补正《尚书》宋学派
第一章 生平、交游与著述 第一节 生平与宦游 第二节 交游 第三节 著述考第二章 尊奉《十翼》为治《易》之指南 第一节 主张以传解经 第二节 汉宋兼取的治《易》途径 第三节 批评清代汉学家治《易》之弊第三章 折中汉宋的《诗经》研究 第一节 主《毛传》,尊《诗序》 第二节 批评《诗经》汉学,维护朱熹《诗集传》 第三节 汉宋兼采的《诗经》学第四章 以阙疑的态度尊信《古文尚书》 第一节 反对将《古文尚书》定为伪书 第二节 补正《尚书》宋学派 第三节 批评清儒在《尚书》研究中的考据弊端 第四节 阙疑、审慎的《尚书》研究态度第五章 “纂言而不纂礼”的“三礼”研究 第一节 打破汉学家“不信经而信注”的迷信 第二节 批评陈澔《礼记集说》 第三节 回归《礼记》的《中庸》与《大学》 第四节 “纂言而不纂礼”的治礼方法第六章 推尊《左传》 第一节 反对舍传求经,独尊《左传》 第二节 批评杜注、孔疏,推崇赵、访《春秋》学 第三节 肯定清前期《左传》学,补正顾栋高《春秋大事表》第七章 摆脱“四书”体系的《论语》、《孟子》研究 第一节 《论语附记》 第二节 《孟子附记》第八章 以金石证书法及其尚古质厚的书法思想 第一节 勤于搜罗,精于鉴赏 第二节 考证金石的目的是考辨书法源流,而非校勘经史 第三节 崇尚质厚的书学思想第九章 根柢经学的文学理念及其诗学思想 第一节 文必根柢经传的文学理念 第二节 对历代诗学的评论 第三节 剖析王士稹之“神韵说” 第四节 “肌理说”及其诗学思想 第五节 创作实践及其诗学影响第十章 与《四库全书》纂修结缘的目录学成就 第一节 《四库纂修提要稿》 第二节 补正朱彝尊《经义考》第十一章 兼采汉宋的治经思想与治学风格 第一节 以儒学为先,以程朱为尊 第二节 读书识字必以《说文》为主 第三节 汉宋兼采的学术主张 第四节 谨慎、保守的治经风格结语引用书目
翁方纲是乾嘉时期的著名学者,精通经史、金石、目录、书法、词章之学,勤于著述,在诸多学术领域成就卓著。所著“群经附记”,条辨旧说,充分反映了乾嘉时期汉宋兼采的学术趋向。所撰((四库纂修提要稿》不仅是《四库全书总目))的重要基础,而且是保存至今篇幅最大的一部提要稿,对于我们今天深入研究乾隆朝纂修《四库全书》的过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主张以金石证书法,学唐碑不余遗力,是晚清碑学风气的开创者之一。作为乾嘉时期北方诗坛的盟主,倡导肌理诗,主张诗文同源,以学为诗,是晚清宋诗运动的先驱者。本书在全面掌握最新披露的翁方纲相关文献的基础上,透过乾嘉时期的学术脉络,对其学术贡献进行深入清理,是国内首部全面探讨翁方纲学术思想的著作,相信此书的出版一定会推动清代学术史研究的进程。
书籍详细信息 | |||
书名 | 汉宋之间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 ||
丛书名 | 清史研究丛书 | ||
9787300130521 如需购买下载《汉宋之间》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 |||
出版地 | 北京 | 出版单位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版次 | 1版 | 印次 | 1 |
定价(元) | 48.0 | 语种 | 简体中文 |
尺寸 | 23 × 16 | 装帧 | 盒装 |
页数 | 印数 |
汉宋之间是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于2010.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K825.4 的主题关于 翁方纲(1733~1818)-学术思想-研究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