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流道技术
热流道技术封面图

热流道技术

(德) 翁格尔 (Unger,P.) , 著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年代:2008

定价:35.0

书籍简介:

本书详细介绍了热流道模具主要零件的结构和设计方法,阐述了热流道板及热流道喷嘴的加热结构和热量计算方法等。

书籍目录:

第1章概述

1.1热流道技术简介

1.2热流道系统设计及零件名称

1.3热流道系统中单个零件的设计

参考文献

第2章传热基础知识

2.1热传递

2.1.1热传导

2.1.2对流

2.1.3辐射

2.1.4小结

2.2热量,热容量

2.3热膨胀

参考文献

第3章热流道系统的结构

3.1流道板

3.1.1外加热的流道板

3.1.2内加热的流道板

3.1.3绝热流道系统

3.1.4流变学设计

3.1.4.1自然平衡

3.1.4.2数值平衡

3.2反射层和隔热层,表面涂覆

3.3熔体腔衬套

3.4分配器衬套

3.5承压圈

3.6流道板的抗扭装置

3.7旋塞

3.8热流道喷嘴

3.8.1概述

3.8.2开式热流道喷嘴

3.8.3开式多浇口喷嘴

3.8.3.1喷嘴尖部的“立式”设计

3.8.3.2喷嘴尖部的“斜式”设计

3.8.3.3喷嘴尖部的“水平式”设计

3.8.3.4无尖部“侧”浇口

3.8.4关闭式喷嘴

3.8.4.1针式关闭系统

3.8.4.2热关闭式喷嘴

参考文献

第4章热流道板的加热

4.1筒棒式加热器

4.2锥棒形加热器

4.3带螺纹的棒式加热器

4.4管状加热器

4.5加热板

4.6“厚膜”加热片

4.7利用液体介质的间接加热

4.8热管

4.9外部加热的流道板热容的确定

4.9.1所需热容的估算

4.9.2加热阶段需要安装的热容的数值计算

参考文献

第5章热流道喷嘴的加热

5.1筒棒式加热器

5.2线圈加热器

5.3电阻加热器

5.4热管

5.5利用液体介质的间接加热

5.6关于内部加热的一般介绍(“传导加热”)

5.7间接加热

5.7.1热传导鱼雷头

5.7.2热传导喷嘴

参考文献

第6章温度测量和控制

第7章机械载荷下的材料行为

7.1静载荷下的缺口效应

7.2动载荷下的缺口效应

参考文献

第8章腐蚀和磨损

参考文献

第9章高温下的螺纹连接和材料选择

参考文献

第10章塑料基础知识

10.1流动特性、黏性、压力损失

10.2热稳定性

10.3分子量的降低(以PBT为例)

10.3.1热降解

10.3.2机械降解

10.3.3氧化降解

10.3.4水解降解

参考文献

第11章热流道模具的维护和储存

参考文献

第12章特殊热流道系统和热流道模具的设计

12.1用于生产由增强PBT制成的转换器座的300腔热流道系统

12.2三明治成型的热流道板

12.3具有平衡充填行为的热流道系统

12.4型腔中心距较小的热流道喷嘴

参考文献

附录1本书中用到的缩写代号

附录2测量单位的转换系数

内容摘要:

  本书并不力求介绍当前热流道技术发展的最前沿,而是从热流道技术最基础、最本质的知识讲起,在简要介绍热流道模具组成的基础上,详细介绍了热流道模具主要零件的结构和设计方法,阐述了热流道板及热流道喷嘴的加热结构和热量计算方法,介绍了用于制造热流道模具零件所需的力学性能、耐腐蚀性和耐磨性,以及模具的保养与维护,最后介绍了特殊热流道系统和热流道模具的设计。本书传递了大量的热流道设计的经验,尤其适合那些热流道的设计人员使用。本书同时也适合初识热流道或有意了解热流道技术的读者,通过参阅本书,将更有利于他们对热流道技术的理解。  本书在简要介绍热流道模具组成的基础上,详细介绍了热流道模具主要零件的结构和设计方法,阐述了热流道板及热流道喷嘴的加热结构和热量计算方法,介绍了用于制造热流道模具零件所需的力学性能、耐腐蚀性和耐磨性,以及模具的保养与维护,最后介绍了特殊热流道系统和热流道模具的设计。本书内容重点突出,图表丰富,在理论讲述的基础上,还引入大量的例证,整书内容通俗易懂,便于理解。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热流道技术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9787122020000
如需购买下载《热流道技术》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出版地北京出版单位化学工业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35.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19装帧平装
页数印数

书籍信息归属:

热流道技术是化学工业出版社于2008.02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TQ320.5 的主题关于 无流道冷料模具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