逝者的面具
逝者的面具封面图

逝者的面具

郑岩, 著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年代:2012

定价:35.0

书籍简介:

古人对于死后世界种种的假设,见于制度、宗教、仪式和书写,更直接呈现于墓葬之中。墓葬既是安置死者肉身的处所,又是建筑、绘画、雕塑和工艺品的集合体,还可以被理解为人们在生死这个最大的、最具有普遍意义的哲学命题下,以物质的材料、造型的手法、视觉的语言,所营造的具有终极价值的艺术作品。本书综合采用考古学与美术史的方法,从各个角度描述和阐释两汉至唐宋时期的墓葬材料,力图使这个幽暗的角落在中国艺术史上展现出特有的光芒。

作者介绍:

郑岩,山东安丘人。先后就读于山东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考古系,历史学博士。曾任山东省博物馆研究馆员、副馆长,现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著作有《魏晋南北朝壁画墓研究》、《庵上坊——口述、文字和图像》(合著)、《中国美术考古学概论》(合著)、《从考古学到美术史——郑岩自选集》等。

书籍目录:

古代墓葬与中国美术史写作(代前言)

第一编 新艺术类型的兴起

风格背后——西汉霍去病墓石刻新探

关于墓葬壁画起源问题的思考——以河南永城柿园汉墓为中心

西汉石椁墓与墓葬美术的转型

第二编 画像主题与社会

山东临淄东汉王阿命刻石的形制及其他

汉代艺术中的胡人形象

关于汉代丧葬画像观者问题的思考

第三编 墓主形象及其意义

墓主画像研究

墓主画像的传承与转变——以北齐徐显秀墓为中心

逝者的“面具”——论北周康业墓石棺床画像

青州北齐画像石与入华粟特人美术——虞弘墓等考古新发现的启示

第四编 制度、空间与形式

古代墓葬与中国美术史写作(代前言)

第一编  新艺术类型的兴起

风格背后——西汉霍去病墓石刻新探

关于墓葬壁画起源问题的思考——以河南永城柿园汉墓为中心

西汉石椁墓与墓葬美术的转型

第二编  画像主题与社会

山东临淄东汉王阿命刻石的形制及其他

汉代艺术中的胡人形象

关于汉代丧葬画像观者问题的思考

第三编  墓主形象及其意义

墓主画像研究

墓主画像的传承与转变——以北齐徐显秀墓为中心

逝者的“面具”——论北周康业墓石棺床画像

青州北齐画像石与入华粟特人美术——虞弘墓等考古新发现的启示

第四编  制度、空间与形式

论“邺城规制”——汉唐之间墓葬壁画的一个接点

崔芬墓壁画初探

压在“画框”上的笔尖——试论墓葬壁画与传统绘画史的关联

论“半启门”

后记

内容摘要:

     《逝者的面具:汉唐墓葬艺术研究》由郑岩编著。
     古人对于死后世界种种的假设,见于制度、宗教、仪式和书写,更直接
呈现于墓葬之中。墓葬既是安置死者肉身的处所,又是建筑、绘画、雕塑和 工艺品的集合体,还可以被理解为人们在生死这个最大的、最具有普遍意义
的哲学命题下,以物质的材料、造型的手法、视觉的语言,所营造的具有终 极价值的艺术作品。《逝者的面具:汉唐墓葬艺术研究》综合采用考古学与
美术史的方法,从各个角度描述和阐释两汉至唐宋时期的墓葬材料,力图使 这个幽暗的角落在中国艺术史上展现出特有的光芒。

编辑推荐:

   
 《逝者的面具:汉唐墓葬艺术研究》这本书是郑岩十多年来研究中国古代墓葬的一些心得,所讨论的范围集中在两汉到南北朝时期的墓葬图像,部分涉及唐代乃至辽宋金元的材料。综合采用考古学与美术史的方法,从各个角度描述和阐释两汉至唐宋时期的墓葬材料,力图使这个幽暗的角落在中国艺术史上展现出特有的光芒。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逝者的面具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丛书名艺术史丛书
9787301217948
如需购买下载《逝者的面具》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出版地北京出版单位北京大学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35.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26 × 19装帧平装
页数 1 印数 4000

书籍信息归属:

逝者的面具是北京大学出版社于2013.2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K878.94 的主题关于 随葬品(考古)-面具-艺术评论-中国-汉代~唐宋时期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