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年代:2009
定价:32.2
本书是迄今为止国内学界第一部完整地梳理中国教育评估发展脉络的专著,全书共计三编十一章。著者紧扣中国古代、近代及当代教育评估发展历程中的关键,浓墨重彩作重点渲染,分别展现了科举和官学、书院等中国传统教育制度及其评估方式的风貌;奏响了近代中国教育史上新学及其新的教育评估方式的引进、近代新学制的建立与教育评估制度化的演进、上世纪二十年代轰轰烈烈的“教育测量运动”的开展以及以陶行知为代表的中国教育改造运动及其教育评估实践活动的探索等华章,辑录了教育评估在当代中国的恢复与发展等史实,揭示了教育评估在中国的独特发展及其服务与服从于探索中国特色教育发展之路的使命与要求。本书可以作为师范高校和教育学专业学生学习的参考文献。
第一编中国古代教育评估的萌芽与发展
第一章教育制度的草创与教育评估的萌芽
第一节教育的雏形与商代及以前教育评估的孕育
第二节“学在官府”与周代教育评估的萌芽
第三节“学在四夷”与春秋战国时期教育评估的初啼
第二章官学制度的型塑和教育评估实践
第一节秦代官学的建立及其评估实践
第二节两汉官学的发展及其评估实践
第三节魏晋南北朝官学的演变及其评估实践
第四节科举制度影响下唐及以后官学发展及其评估实践
第三章科举制度的演进与教育评估的深化
第一节选举制度与教育评估实践
第二节唐代科举制度及其教育评估实践
第三节宋代及以后科举制度的发展与对教育评估的影响
第四章私学与书院制度对于教育评估的影响
第一节私学与教育评估实践
第二节书院制度演变与教育评估实践
第三节明清两代书院的社会评估
第五章在华基督教学校及其教育评估实践
第一节中西交汇与基督教学校在中国的植入
第二节教育评估实践与基督教学校教育
第六章近代学制建设与教育评估的制度化演进
第一节近代视学和教育督导制度的确立
第二节统一教育公共考试制度的建立
第七章教育测量试验运动的兴起和教育评估理论的探究
第一节教育测量试验运动的兴起
第二节教育改造运动与教育评估理论的探索
第三编中国当代教育评估的复苏与创新
第三编中国当代教育评估的复苏与创新
第八章教育评估的恢复发展
第一节教育督导制度的恢复
第二节高等教育评估的理论准备
第九章教育评估的蓬勃发展
第一节以教育督导为核心的基础教育评估制度的确立
第二节高等教育评估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
第十章教育评估的体系化建设
第一节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体系的构建
第二节高等教育评估的体系化建设
第十一章教育评估的趋势与展望
第一节质量评估成为教育评估的核心内容
第二节多元参与的社会化评估日益兴起
第三节元评估日益得到关注
参考文献
本书就中国教育评估的内涵、起源及其特点等组织研讨,通过研究逐步理清思路,明确研究范围及其框架。最后,编者们决定采用专题研究的方法,结合时间序列进行论述,整部书稿共计三编十一章,分别记述了中国古代、近代及当代教育评估发展的主要历程。古代编在探究中国古代教育评估发展的源起之后,分别按官学、私学和科举制度演进等三条主线研究和分析了教育评估实践的不同轨迹与特点。近代编则从中西交汇的视角出发牢牢地把握住了基督教学校在华发展及其教育评估实践、中国近代学制建设过程中教育评估的制度化演进以及20世纪20年代盛极一时的“教育测量运动”与陶行知等中国学人积极探索中国特色教育评估理论与实践等重大事件。当代编则全面梳理了中国当代教育评估恢复发展的全过程,并展望了其未来的发展。 本书是迄今为止国内学界第一部完整地梳理中国教育评估发展脉络的专著,全书共计三编十一章。书中紧扣中国古代、近代及当代教育评估发展历程中的关键作了重点渲染,展现了科举和官学、书院等中国传统教育制度及其评估方式的风貌;介绍了近代中国教育史上新学及其新的教育评估方式的引进、近代新学制的建立与教育评估制度化的演进、20世纪20年代轰轰烈烈的“教育测量运动”的开展以及以陶行知为代表的中国教育改造运动及其教育评估实践活动的探索;辑录了教育评估在当代中国的恢复与发展等史实,揭示了教育评估在中国的独特发展及其服务与服从于探索中国特色教育发展之路的使命与要求。 本书可以作为师范高校教育学专业学生学习的参考。
书籍详细信息 | |||
书名 | 中国教育评估史稿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 ||
丛书名 | 教育评估文库 | ||
9787040285789 如需购买下载《中国教育评估史稿》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 |||
出版地 | 北京 | 出版单位 | 高等教育出版社 |
版次 | 1版 | 印次 | 1 |
定价(元) | 32.2 | 语种 | 简体中文 |
尺寸 | 24 × 17 | 装帧 | 平装 |
页数 | 印数 | 2000 |
中国教育评估史稿是高等教育出版社于2010.1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G449-092 的主题关于 教育评估-教育史-中国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