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学
肿瘤学封面图

肿瘤学

曾益新, 主编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年代:2014

定价:50.0

书籍简介:

本书以解决研究生科研和临床中实际遇到的问题为立足点,以“回顾、现状、展望为线索。基础课系列主要围绕研究生科研过程中,从最初的科研设计到最终论文发表的各个环节可能遇到的实际问题展开。临床课系列以临床诊疗的回顾·现状·展望为线索,通过对具有转折点意义的诊疗理论、技术或方法探索过程的回顾,目前诊疗中的困惑、局限与不足以及诊疗实践中应注意问题等现状的分析,以及所在学科领域研究热点及发展趋势的展望来探讨新的解决问题的切入点,启发和培养临床创新思维。

作者介绍:

曾益新,1990年毕业于中山大学(原中山医科大学),获医学博士学位。1992年至1997年留学日本东京都立老人综合研究所、东京大学和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1997年2月,被聘为中山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及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副主任、肿瘤研究所所长;1997年10月,任肿瘤防治中心主任及肿瘤医院院长;2006年,任华南肿瘤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2005年11月,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08年,当选发展中国家科学院(原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2011年当选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2011年担任北京协和医学院(原中国协和医科大学)校长。   曾益新院士主要从事恶性肿瘤发病机理和生物治疗研究,他带领研究团队针对鼻咽癌防治的关键问题,开展了系统性的研究,取得相关研究领域的重要进展。共发表研究论文300余篇,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4项。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一等奖3项,广东省科技突出贡献奖和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等奖项。

书籍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对肿瘤认识发展的历史

第二节 肿瘤学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第二章 基因-环境交互作用与肿瘤

第一节 环境致癌因素

第二节 遗传易感因素

第三节 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第三章 癌基因与抑癌基因

第一节 癌基因研究的发展历史

第二节 RNA肿瘤病毒与病毒癌基因

第三节 癌基因和抑癌基因与人类肿瘤

第四节 癌基因和抑癌基因与肿瘤的靶向防治

第五节 癌基因和抑癌基因与肿瘤生物学的关键科学问题

第四章 肿瘤表观遗传学

第一节 表观遗传学

第二节 DNA甲基化

第三节 组蛋白修饰与染色质重塑

第四节 表观遗传治疗法

第五节 表观遗传分子标记物

第六节 DNA甲基化检测技术

第七节 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第五章 非编码RNA和肿瘤

第一节 miRNA的生物合成和生物学机制

第二节 miRNA对肿瘤细胞生物程序的调控

第三节 miRNA在各种肿瘤中的研究现状

第四节 miRNA与肿瘤诊断和治疗

第五节 lncRNA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第六节 lncRNA在肿瘤诊治中的意义

第七节 循环RNA和循环miRNA

第八节 问题与展望

第六章 信号转导与肿瘤

第一节 简要回顾

第二节 基本组成

第三节 主要转导通路

第四节 表观遗传调控与信号转导

第五节 肿瘤临床中的信号转导

第六节 细胞信号转导的主要研究方法

第七节 存在的问题与发展方向

第七章 细胞周期与肿瘤发生、发展

第一节 历史回顾

第二节 细胞周期调控机制的核心——CDKs

第三节 细胞周期机制的两大功能

第四节 肿瘤的细胞周期机制破坏

第五节 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第八章 细胞分化、凋亡与肿瘤

第一节 细胞分化和肿瘤

第二节 细胞死亡的类型和基本特点

第三节 细胞凋亡的发生和调节 机制

第四节 自噬与自噬性细胞死亡的发生和调节 机制

第五节 程序性细胞坏死发生和调节 机制

第六节 细胞死亡和恶性肿瘤

第七节 细胞死亡干预和肿瘤的治疗

第八节 存在问题和发展方向

第九章 能量代谢异常和肿瘤

第一节 糖代谢异常和肿瘤

第二节 肿瘤细胞线粒体异常和氧化应激

第三节 肿瘤细胞内调控能量代谢异常的分子网络

第四节 肿瘤能量代谢的研究方法

第五节 展望

第十章 肿瘤干细胞

第一节 历史的回顾

第二节 肿瘤异质性

第三节 肿瘤干细胞定义

第四节 如何鉴定和分离肿瘤干细胞

第五节 肿瘤干细胞的起源

第六节 肿瘤干细胞与微环境

第七节 靶向肿瘤干细胞治疗肿瘤

第八节 逆转肿瘤干细胞的耐药以及对放射性治疗的不敏感

第九节 诱导分化治疗或刺激静止的肿瘤干细胞进入细胞周期

第十节 肿瘤干细胞研究目前的问题和未来的方向

第十一章 肿瘤侵袭与转移

第一节 肿瘤转移的基本过程

第二节 肿瘤转移的分子生物学基础

第三节 阻止肿瘤转移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方向

第四节 存在的问题和展望

第十二章 肿瘤免疫

第一节 肿瘤抗原加工、提呈与识别

第二节 机体抗肿瘤免疫应答

第三节 肿瘤免疫逃逸

第四节 肿瘤免疫编辑研究新进展

第五节 存在问题与展望

第十三章 肿瘤分子病理诊断

第一节 分子病理诊断在肿瘤研究和临床应用中的意义

第二节 肿瘤相关基因异常表达及临床病理学意义

第三节 基因突变和扩增及其检测

第四节 生物芯片技术

第五节 基因多态性及其检测

第六节 端粒酶与肿瘤及其检测

第七节 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第十四章 肿瘤影像诊断新技术与微创介入治疗

第一节 CT的临床应用

第二节 磁共振影像诊断和波谱分析

第三节 肿瘤的核医学影像诊断与治疗

第四节 肿瘤超声诊断与超声介入新技术

第五节 现代影像导引下的肿瘤微创介入治疗

第十五章 抗癌药物发展策略

第一节 抗癌药物研究的发展

第二节 抗癌药物发展策略与方向

第三节 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第十六章 肿瘤的内科治疗

第一节 肿瘤化疗的历史及发展概况

第二节 癌症化疗的药理学基础

第三节 抗癌药物的合理使用及化学治疗在临床上的应用

第四节 化疗的毒副作用及其处理

第五节 局部化疗

第六节 造血细胞因子及造血干细胞支持下的大剂量和超大剂量的化疗

第七节 肿瘤靶向治疗

第八节 癌症疼痛与姑息治疗

第九节 肿瘤内科治疗的发展方向和存在的问题

第十七章 肿瘤的外科治疗

第一节 肿瘤外科的发展

第二节 肿瘤外科的作用

第三节 肿瘤外科治疗原则

第四节 肿瘤手术的应用

第五节 肿瘤手术注意事项

第六节 肿瘤外科治疗发展趋向

第十八章 现代肿瘤放疗学及其展望

第一节 放射物理学和相关新技术的发展及其临床应用

第二节 放射生物学的发展和在临床放疗中的应用

第三节 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方向

第十九章 肿瘤的生物治疗

第一节 肿瘤疫苗

第二节 肿瘤免疫治疗

第三节 肿瘤基因治疗

第四节 肿瘤抗血管生成治疗

第二十章 肿瘤的综合治疗和个体化治疗

第一节 肿瘤综合治疗的概念

第二节 恶性肿瘤综合治疗的历史演变

第三节 恶性肿瘤综合治疗的原则

第四节 肿瘤综合治疗的生物学基础

第五节 恶性肿瘤综合治疗的模式

第六节 恶性肿瘤的个体化治疗

第七节 肿瘤综合治疗与个体化治疗存在的问题和展望

第二十一章 癌症预防

第一节 预防是人类控制癌症的重要策略

第二节 癌症预防的定义和范畴

第三节 生物学因素与癌症预防

第四节 控烟、生活因素与癌症预防

第五节 癌症的二级预防

第六节 癌症的化学干预

第七节 如何开展癌症预防的研究

第八节 目前存在问题与展望

第二十二章 肿瘤研究方法学

第一节 临床研究设计、方法与评价

第二节 肿瘤基因组学和蛋白组学研究

第三节 生物信息学在肿瘤研究中的应用

中英文名词对照索引

内容摘要:

《肿瘤学(第4版)》共分二 十二章,第一章绪论,第二至十章包括了分子肿瘤学 研究的主要领域,第十一至十八 章介绍肿瘤诊断与治疗,第十九至二十二章则重在肿 瘤预防与流行病学。每章都遵循“历史回顾→ 现状与进展→存在问题与发展方向(课题思路)”这 样一个顺序,突出研究生教材的特点。所附较大 量的参考文献、经典书刊、电子网站及详细索引,均 旨在为同学们深入了解和探索提供便利。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肿瘤学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9787117194167
如需购买下载《肿瘤学》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出版地北京出版单位人民卫生出版社
版次4版印次1
定价(元)50.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29 × 21装帧平装
页数 118 印数

书籍信息归属:

肿瘤学是人民卫生出版社于2014.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R73 的主题关于 肿瘤学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