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经济学
国际经济学封面图

国际经济学

( ) 格伯, 著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年代:2014

定价:49.0

书籍简介: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美国在全球的经济地位;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的国际经济研究机构;比较优势和贸易收益;比较优势和要素禀赋;超越比较优势;关税和配额理论;商业政策;国际贸易、劳工和环境的标准,贸易和国际收支,汇率和外汇管理制度;一个开放经济的宏观经济学概论;国际金融危机,北美经济一体化,欧洲联盟——如欧洲经济共同体;拉美贸易与政策改革;东亚出口导向型经济增长;中国和印度两国的世界经济地位。

作者介绍:

詹姆斯·伯格,美国圣地亚哥州立大学教授,国际贸易项目主任。主要研究领域包括经济史、发展经济学以及国际经济学。2012年曾受邀在南京大学讲学。

书籍目录:

第一部分 导论与制度

第1章 全球经济中的美国

1.1 引言:国际经济一体化

1.2 国际经济一体化的要素

1.3 国际经济学的12个主题

关键术语

习题

第2章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国际经济制度

2.1 引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国际制度与问题

2.2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和世界贸易组织

2.3 区域贸易协定

2.4 国际经济制度的作用

2.5 对国际制度的批评

小结

关键术语

第一部分 导论与制度

第1章 全球经济中的美国

1.1 引言:国际经济一体化

1.2 国际经济一体化的要素

1.3 国际经济学的12个主题

关键术语

习题

第2章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国际经济制度

2.1 引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国际制度与问题

2.2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和世界贸易组织

2.3 区域贸易协定

2.4 国际经济制度的作用

2.5 对国际制度的批评

小结

关键术语

习题

第二部分 国际贸易

第3章 比较优势和贸易利得

3.1 引言:贸易利得

3.2 比较生产率优势和贸易利得

3.3 绝对生产率优势和比较生产率优势的对比

3.4 没有绝对优势条件下的贸易利得

3.5 比较优势和竞争力

3.6 经济重构

小结

关键术语

习题

第4章 比较优势与要素禀赋

4.1 引言:比较优势的决定因素

4.2 现代贸易理论

4.3 贸易和收入分配

4.4 比较优势理论的经验检验

4.5 H-O模型的拓展

4.6 贸易对工资和就业的影响

小结

关键术语

习题

第5章 超越比较优势

5.1 引言:催生贸易的其他动因

5.2 产业内贸易

5.3 贸易与地理

5.4 产业政策

小结

关键术语

习题

第6章 关税和配额理论

6.1 引言:关税和配额

6.2 配额分析

小结

关键术语

习题

第7章 商业政策

7.1 引言:商业政策、关税、为保护主义辩护

7.2 世界主要贸易国的关税税率

7.3 为什么要保护本国产业

7.4 美国贸易保护的政治学分析

小结

关键术语

习题

第8章 国际贸易与劳工和环境标准

8.1 引言:收入及标准

8.2 制定标准:统一标准、相互认可还是独立标准

8.3 劳工标准

8.4 贸易与环境

8.5 其他贸易措施

小结

关键术语

习题

第三部分 国际金融

第9章 贸易和国际收支

9.1 引言:经常账户概述

9.2 金融账户和资本账户

9.3 经常账户和宏观经济

9.4 国际债务

9.5 国际投资头寸

小结

关键术语

习题

附录A 国际投资头寸的测度

附录B 国际收支数据

第10章 汇率和汇率制度

10.1 引言:固定、浮动还是其他

10.2 汇率和货币交易

10.3 外汇的供给和需求

10.4 实际汇率

10.5 其他汇率制度

10.6 固定汇率制

10.7 选择适当的汇率制度

10.8 单一货币区

小结

关键术语

习题

附录 利率平价条件

第11章 开放宏观经济学导论

11.1 引言:全球背景下的宏观经济

11.2 总需求和总供给

11.3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11.4 再论经常账户平衡

11.5 解决经常账户失衡的宏观政策

11.6 发达国家宏观政策的协调

小结

关键术语

习题

第12章 国际金融危机

12.1 引言:经济一体化面临的挑战

12.2 金融危机的定义

12.3 国际金融危机的诱因

12.4 规避金融危机的内部难题

12.5 危机管理的国内政策

12.6 国际金融体系改革

小结

关键术语

习题

第四部分 世界经济中的区域问题

第13章 北美经济一体化

13.1 引言:一个全新的世界经济

13.2 背景知识介绍

13.3 NAFTA模式

13.4 新协定和老协定

小结

关键术语

习题

第14章 欧盟:一体化市场

14.1 引言:欧盟

14.2 欧洲市场的规模

14.3 欧盟及其前身

14.4 20世纪七八十年代欧共体的深化与广化

14.5 第二次深化浪潮:《单一欧洲法案》

14.6 第三次深化浪潮:《马斯特里赫特条约》

14.7 欧盟的广化

14.8 未来的人口挑战

小结

关键术语

习题

第15章 拉丁美洲的贸易和政策改革

15.1 引言:定义“拉美”经济

15.2 人口、收入与经济增长

15.3 进口替代工业化

15.4 宏观经济不稳定和经济民粹主义

15.5 20世纪80年代的债务危机

15.6 新自由主义改革和华盛顿共识

小结

关键术语

习题

第16章 东亚的出口导向型增长

16.1 引言:表现优异的亚洲经济

16.2 人口、收入与经济增长

16.3 高业绩亚洲经济增长的普遍特征

16.4 制度环境

16.5 产业政策的作用

16.6 制成品出口的作用

16.7 是否存在经济增长的亚洲模式

小结

关键术语

习题

第17章 世界经济中的金砖国家

17.1 引言:金砖国家

17.2 人口与经济特征

17.3 世界经济中的金砖国家

17.4 全球经济中金砖国家面临的挑战

小结

关键术语

习题

内容摘要:

本书第一部分包含两个介绍性的章节,主要目的是引入相关的术语,教会学生从历史角度看待问题,介绍不同国际组织的背景知识以及它们在世界经济中所扮演的角色。 
第二部分一共包括6章内容,主要介绍贸易模型(第3-5章)以及贸易政策(第6-8章)。如果希望对这部分内容进行压缩的话,那么教师可以只讲授第3章的李嘉图模型以及第6章和第7章对关税和配额的分析。第8章与劳工和环境标准有关,是完全独立的,尽管前面的内容有助于深化学生对这部分的理解。 
第三部分涉及国际收支、汇率、开放宏观经济学以及国际金融危机等内容。第11章关于开放宏观经济学的介绍是选学内容。希望对纳入经常账户和汇率等问题之后的宏观经济学——包括财政政策以及货币政策——有一个回顾的学生和老师,可以学习本章。但即便是跳过第11章,只要学生对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基本概念有一定的了解,那么也不会妨碍他们对第12章(金融危机)的学习。第9章(国际收支)和第10章(汇率以及汇率制度)是为第12章打基础的。 
第四部分共5章,每章重点介绍一个地区:北美、欧盟、拉丁美洲、东亚以及金砖国家。这些章节会用到第3章到第12章介绍的内容,但是写作风格类似于学生们在商业报刊、国情咨文、演讲以及其他针对普通大众的媒体上看到的经济问题讲述方式。在必要的情况下,我们还会对关键概念比如世纪汇率做一个简短回顾。如果需要的话,这些章节也可以提到前面讲授。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国际经济学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丛书名国际贸易经典译丛
9787300202884
如需购买下载《国际经济学》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出版地北京出版单位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49.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26 × 19装帧平装
页数印数

书籍信息归属:

国际经济学是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于2014.12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F11-0 的主题关于 国际经济学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