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年代:2011
定价:18.0
本书的内容是节选了《大学·中庸》中的优秀内容,共30个课时,结构除原文、注释、解析等内容外,还增加了“拓展”等教学模块,力求使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青少年德育深度结合。教材的课程目标,是“青少年完美人格教育”,教学目的是培养少年儿童“良好的行为规范、高尚的审美情趣、深邃的哲学思想”。
大学卷
《大学》是怎样一部书
第一课
三纲领
典故·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第二课
八条目
典故·一室不治难为家国天下
第三课
修身为本
典故·君欲治从身始
第四课
明明德
典故·羊续悬鱼
第五课
作新民
典故·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第六课
止于至善
典故·善始善终
第七课
知本
典故·齐威王行赏罚
第八课
致知在格物
典故·守仁格竹
第九课
诚其意
典故·甄彬还金
第十课
修身在正心
典故·我心有主
第十一课
齐家在修身
典故·黄羊举贤
第十二课
治国必先齐家
典故·善应孝母
第十三课
一言债事一人定国
典故·桓公罪己恤民
第十四课
宜其家人以教国人
典故·马太后拒封外戚
第十五课
平天下在治国
典故·晏子谏景公行善
第十六课
得众则得国
典故·载舟覆舟
第十七课
财散则民聚
典故·冯谖免债聚民
第十八课
善则得之
典故·不贪为宝
第十九课
忠信以得之
典故·叔向不隐于亲
第二十课
国以义为利
典故·一钱太守
中庸卷
中国传统文化常识
编者按
《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全国中小学实验教材:大学中庸(节选)》提出了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三纲领,还提出了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条目,因而具有由“内圣”而“外王”的重要意义。《中庸》强调“诚”,把“诚”视作思想体系的最高范畴,将对“诚”的追求作为“人道”的准则,同时提出了“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的学习过程与认知方法。《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全国中小学实验教材:大学中庸(节选)》教学内容中民俗文化与艺术模块建议教师可插入每节课的教学之中或单独设计相关综合实践课程,其教学内容是让学生初步了解丰富的中华传统文化,掌握民族文化特色,“滋养其文化内涵,培育其民族认同,引导其审美情趣”。
书籍详细信息 | |||
书名 | 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全国中小学实验教材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 ||
9787107239410 如需购买下载《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全国中小学实验教材》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 |||
出版地 | 北京 | 出版单位 | 人民教育出版社 |
版次 | 1版 | 印次 | 1 |
定价(元) | 18.0 | 语种 | 简体中文 |
尺寸 | 26 × 18 | 装帧 | 平装 |
页数 | 印数 |
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全国中小学实验教材是人民教育出版社于2011.8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G634.301 的主题关于 中华文化-中小学-教材 的书籍。
中国国学文化艺术中心, 编
中国国学文化艺术中心, 组编
中国国学文化艺术中心, 组编
中国国学文化艺术中心, 组编
中国国学文化艺术中心, 编
中国国学文化艺术中心, 编
中国国学文化艺术中心, 编
中国国学文化艺术中心, 编
中国国学文化艺术中心, 编
中国国学文化艺术中心, 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