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长江文艺出版社
年代:2008
定价:15.0
本书作者以美西战争中罗文给加西亚送信的事为契机,探讨了敬业精神在现代社会的重要性。
阿尔伯特.哈伯德的门述
上篇
致加西亚的信
我是如何将信带给加西亚的
下篇
第一节让勤俭成为你的习惯
第二节从被动服从到主动开拓
第三节热忱,是取得成功最具有活力的因素
第四节拖沓和逃避是一种恶习
第五节一盎司忠诚相当于一磅智慧
第六节全心全意,尽职尽责
第七节将工作当成人生的乐趣
第八节满怀感恩之情
第九节如何与老板相处
第十节不要忽视微笑的力量
第十一节成功源于自信
第十二节热节学会宽容
第十三节集中精力实现目标
附《致加西业的信》英文版全文
前言
阿尔伯特.哈伯德的自述
这篇名为《致加西业的信》的随笔是我在一大晚饭后,利用一个小时时间完成的。那天刚好是1899年2月22日华盛顿的诞辰纪念日。当时我们正准备出版三月份的《菲利士人》杂志。那会儿我致力于改造.些有过失的村民,让他们从昏睡的状态中觉醒过来,奋发向上。
创作的直接原由来自于喝茶时的一次小小的争论。我的儿子伯特认为古巴战争中真正的英雄是罗文。他独自一人将信带给了加西亚。尽管是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但我的脑海里却是灵光一现。是的,儿子说得有道理,真正的英雄是完成了自己的任务,将信带给了加西亚的人。我从桌旁起身离去,写下了《致加西亚的信》。对于这篇随笔我并没有太在意,把它放在杂志上时甚至都没有给它一个标题。杂志一发行,三月份的《菲利土人报》的超额订单便纷至沓来,十几份的、五十份的、一百份的;当美国新闻公司订下一千份时,我便之间我的一个助手:到底是哪篇文章引起如此轰动。
“是关于加西亚的题材。”他说。
第二天纽约中央铁路的乔治.H.丹尼尔发来一封电报,内容如下:
订购十万防关于罗文那篇文章的小册子,并在册子背后印上帝国快递的广告。请报价并告知装船的最快时间。
我给他报了价并告知我们能在两年之内完成汀单。当时我们的设备很简陋,十万册书看起来是项可怕的任务。
最后的结果是我允许丹尼尔先生自己重印这篇文章。他以册子的形式发行了五十万份。这五十万份里有两三成是丹尼尔先牛亲自发送出去的,而且这篇文章在超过二百家杂志和报纸上重印。它被翻译成了各种语言,广为流传。
丹尼尔先生发行《致加西亚的信》的时候,正巧俄罗斯铁道大臣西拉克夫亲王在美国。他是纽约政府的贵宾,在丹尼尔先生的陪同下环游美国。亲王看到了小册子,并对此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令他感兴趣的主要原因是丹尼尔先生采取了与以往不同的大写字母的形式来出版这本册子。亲王回国以后,让人将这篇文章翻译成俄语,并将小册子发给了俄国铁路上的每位员工。
其他国家也纷纷效仿俄国。这本册子从俄国传到了德国、法国、西班牙、土耳其、印度和中国。在日俄战争期间,每位上前线的俄国士兵手里都有一册《致加西亚的信》。
日本人在俄国战俘手里发现了这本册子,他们得出的结论是:这一定是好东西,于是这本册子相应地被翻译成了口文。
日本天皇一声令下,上至日本政府的每位工作人员,下至七兵、平民手里都有了这样一本小册子。
《致加西亚的信》创造了四千万份的印数。可以说,没有哪,他作家的作品在其有生之年能达到如此高的销售量。
历史里的所有这一切都要归功于一系列的偶然事件。
阿尔伯特.哈伯德
1913年12月1日
东方黎明
本书讲述的是美国总统急需一名合适的特使去完成一项重要的任务,而安德鲁.罗文上校创造了一个可歌可泣的奇迹终于把信送给了加西亚。这个故事在全世界已广为流传,“送信”变成了一种具有象征意义的东西,变成了一种忠于职守,一种承诺,一种敬业、服从和荣誉的象征。从内容上看起来,这是一本劝告员工如何敬业和勤奋工作的书籍,然而一个世纪以来,却在更为广泛的领域被人们所重现和延伸。这本书是美国西点军校和海军学院关于自立和主动性课程的教材,在政界,这本书也成为培养公务员敬业守则的必读书。 我欣赏那些无论老板在不在场都能努力工作的人。他们能够平静地接受给加西亚送信的使命。他们不会去问任何愚蠢的问题,也不会信手将信件扔进臭水沟。除了送信,他们不会去做任何多余的事情。这样的人永远不会失业,也永远不必为了更高的薪酬而不得不去罢工。 …… 本书是有史以来世界最畅销图书之一,全球累积销量达8亿册。【作者简介】 阿尔伯特.哈伯德(18561915),美国著名出版家、作家,《菲士利人》、《兄弟》杂志的总编辑,罗依科罗斯特出版社创始人。1856年7月19日哈伯德出生于美国伊利诺州的布鲁明顿,父亲既是农场主又是乡村医生。他在塔福学院获得了学士学位,又在芝加哥大礼堂获得法学博士学位。他曾做过教师、出版商、编辑和演说家,1895年,在纽约东奥罗拉创立了罗伊克夫特公司,制造和销售各种手工艺品,随后又开设了一家印刷装订厂。1899年,他根据安德鲁.萨默斯.罗文的英勇事迹,创作了鼓舞人心的《致加西亚的信》,该文被译成多种文字,广为流传。哈伯德终生致力于出版与写作,除了为自创的两份杂志撰稿外,其主要著作还有《短暂的旅行》、《现在的力量》、《自己是最大的敌人》、《一天》等。1915年5月7日,哈伯德和他的妻子乘坐路西塔尼亚号客轮不幸在爱尔兰海遇难。
(美) 哈伯德 (Hubbard,E.) , 著
(美) 哈伯德 (Hubbard,E.) , 著
(美) 哈伯德, 著
(美) 哈伯德 (Hubbard,E.) , 著
(美) 哈伯德, 著
(美) 哈伯德, 著
(美) 哈伯德 (Hubbard,E.) , 著
(美) 哈伯德 (Hubbard,E.) , 著
(美) 埃尔伯特·哈伯德 (Elbert Hubbard) , 著
(美) 哈伯德,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