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年代:2019
定价:89.0
我们从何而来又将向何处去?这个被当代物理学家视为“最深奥的问题”,最先是由神学提出和回答,然后有哲学、史学等跟进。近现代又有物理学和进化论等接盘,今天则广受大众关注。近年来国内外出版了不少相关图书,但更多的是评论文章和网络议论,内容主要是从神学、哲学、历史、文化、生态学等某个视角对人类前途的忧思,也有对科技特别是人工智发展前景的展望﹙如赫拉利的《未来简史》等﹚。本书与之不同的主要特色,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全书以自然科学研究取得的一系列最新相关成果为基础,以历史的、唯物的辩证方法考察地球生物和人类的进化,从宏观到微观多层次、多学科、系统地探索人类可能有、也应当争取有的前途,质疑对这一天问的众多非科学回答,并提出一系列独到的新见解。2、本书依据生物学和生态学新发现的大量事实,有力地论证了竞争与协同的关系是竞争从属于协同,推动协同的进化,淘汰破坏协同的竞争,在此基础上,以“相互适应、协同进化”的创新性概括,替代了进化论的“竞争选择,适者生存”的旧表述,对近一个半世纪以来甚嚣尘上的“丛林法则”的理论基础作了釜底抽薪的否定。这也是本书展开论述人与人与社会与自然关系的理论基础和一以贯之的主线,是对人类社会发展和未来智能机自我进化的前途——向何处去的回答。3、与抽象地否定或肯定自私、道德、理想的各种理论不同,本书以人类生命本能的欲求为起点,并不断地回到这一起点的相关方面——生存、结偶、安康、生命循环、信仰演变、增效增寿、体脑替代等,系统地揭示了健康长生是人类普遍追求目的和动力。正是这种目的动力,推动着人类生物学和文化的进化,既要创造出把长生与进化统为一体的新的多细胞生命形式,又要创造出能自我进化的物理学智能生命,通过它们走出行星,开辟星系和宇宙文明而展开宇宙演化的隐卷秩序,使生命获得宇宙本体的意义。
书籍详细信息 | |||
书名 | 万古天问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 ||
9787520151870 如需购买下载《万古天问》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 |||
出版地 | 北京 | 出版单位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版次 | 1版 | 印次 | 1 |
定价(元) | 89.0 | 语种 | 简体中文 |
尺寸 | 21 × 14 | 装帧 | 平装 |
页数 | 印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