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年代:2009
定价:32.0
本书作者罗列了数十种与纪律相关的小学生问题行为,并根据小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为教师们总结出了一些经验、妙方,通过条目的方式进行谋篇布局,针对每一种纪律问题,先论述该行为背后的动因,随后提供了一系列的应对策略,同时,作者还在每部分的后面,给出了与之相关的纪律问题的条目,便于读者综合地进行考虑。本书的读者并不仅局限于小学教师,其他相关的教职员工、教育研究人员都能从中获益。对于学生家长而言,书中所提供的应对策略,在家中也同样奏效。
1攻击行为
2发怒
3爱争论
4集会问题
5注意力不集中
6顶嘴
7洗手间问题
8骚扰同学
9欺侮
10大喊大叫
11晃动椅子
12作弊
13班级旅行问题
14经常抱怨
15爱哭
16依赖行为
17没有条理
18破坏性的不合作的行为
19健忘
20缺少朋友
21嚼口香糖
22走廊/排队问题
23攻击或威胁教师
24家庭作业问题
25不讲卫生
26多动
27迟到
28离开班级
29听力技巧差
30餐厅问题
31说谎
32制造噪音
33杂乱
34缺乏动机
35缺乏课堂参与
36传纸条
37完美主义
38操场上的问题
39撅嘴
40粗鲁/无礼的行为
41学校恐惧/分离焦虑
42课堂作业问题
43低自尊
44性攻击行为
45害羞
46在课堂上睡觉
47特殊需要学生
48副科
49吐唾沫
50偷窃
51代课教师
52自杀威胁
53咒骂
54多话
55打小报告
56戏弄
57弄湿弄脏
58抽动秽语综合征
59破坏财物
60携带武器
61尖声说话
纪律是教学的基本部分。在没有纪律约束的环境下,教与学都无法正常进行。如果教师在班级里没有任何约束力,一个创新的课程只会收效甚微。如果学生只关注非学业的事情,再好的课程也犹如对牛弹琴。更重要的是,教师如果忙于处理不良行为,他还能有多少时间用于教学呢?虽然班级纪律很重要,但在最开始的教师入职培训时,它经常被忽视掉。对于许多新教师来说,纪律问题经常让他们焦头烂额。幸运的是,教师有一系列方法来帮助他们将一个失控的小组转变为一个有秩序的集体,把捣乱的孩子变成合作的学生。本书提供了一些方法。你可以从中找到为教师提供的可操作的、具体的策略,在不伤害学生尊严的前提下,让你的班级秩序井然。这不是一本理论的书。确切地说,它很好地将理论应用到了实践中,它针对教师在班级里面临的具体问题,充分考虑了时间的有限性和其他学生的需求,为教师提供了拿来即可用的策略。 在班里,教师总会遇到这样的一些学生:迟到、缺勤、不交作业、骂人、打架、上课交头接耳、呼呼大睡……征凭你三令五申、严厉整顿,有些学生依然如故。 整顿纪律不等于惩戒学生,而是一个绝佳的教育契机。本书作者在与学生“斗智斗勇”的过程中,根据小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为教师们总结出了一些经验和妙方,写就了这样一本让问题迎刃而解的工具书。本书的读者并不仅局限于小学教师,对于学生家长而言,书中所提供的应对策略,在家中也同样奏效。【作者简介】 肯尼思.肖尔是一个心理咨询师,是新泽西州汉密尔顿公立学校儿童研究团队的主席。他于1971年在罗彻斯特大学获得心理学学士学位,于1981年在罗格斯大学获得心理学博士学位。在2001年,他因“对职业心理学做出了杰出贡献”而获得了罗格斯大学颁发的唐纳德.R.彼德森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