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
年代:2009
定价:26.0
本书是原新四军第五师团政委、南空司令员杨焕民生平事迹简述。
序
引子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后 记
前不久杨争给我送来她的新书手稿《天籁之音》,希望我能为她再写序。因为书里有一段我们的父辈共同参与并见证的历史一抗战时期新四军五师的成长史。很多人熟知抗战史,却未必了解抗战史当中的很多细微之处。比如1938年,武汉沦陷后,中国共产党在鄂豫边区的抗日武装是如何建立的,由于地理位置所限,一直孤悬敌后的新四军五师是如何发展壮大的,它在中原地区的历史作用,以及我们如何看待中原突围,等等。
岳父李先念曾任新四军五师师长,当年他带领100余人(其中干部60人)组成“新四军豫鄂独立游击大队”,从延安出发,经河南竹沟,向武汉外围敌后挺进时。在这支队伍里,就有杨争的公公,杨焕民。从1939年到1949年,十年的时间,父辈们一直并肩作战在中日正面战场的前沿和敌人的近后方。从十几条枪,几个游击支队,发展到5万余人的新四军五师,这其间的艰苦历程,我们有幸从文字记载中略知一二。也正因为有了这一段父辈们共同参与的历史,我们就对其中许多人和事,有了彼此心领神会的认知和感同身受的共识。
比如在新四军五师,有一个女人,无人不知。她就是陈少敏。最早在豫鄂独立支队时,岳父任司令员,她任政治委员。她在抗战时期的传奇经历,我们无需多叙,只是她在1967年中共八届十二全会上的一次不举手,便足以让我们后人高山仰止,敬慕有加了。在那次大会上,全体党员表决通过一个关于“开除叛徒、内奸、工贼刘少奇出党”的决议,唯一没有举手的就是这位外表看上去非常普通孱弱的女人。事后陈少敏对身边很亲近的人说:“康生骂我了,对我喝斥说,陈少敏,你干什么?为什么不举手?!”更为不可议的是在那次会议以后,陈少敏依然会当着造反派的面,称刘少奇为“少奇同志”。其结果是差点被人以为精神不正常。现在看来那个时代有很多人不正常,而这位品格高尚的女人,却只是做了一件正常而理性的选择。
当我跟随公公的足迹回顾历史时,正好是距中原突围六十周年的日子!六十年前的峥嵘岁月,毕竟是很远很远的事了。当年那些唱着《延水遥》的年轻战士,现在多已作古,昔人几何?尘封的岁月我们是否连他们的背景也难已望见?
六十年后呢?
又逢丙戌,又逢丙戌!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了。
不管是三军甲马不知数,抑或白骨似沙沙似雪,于我们后辈而言,都已是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了。
这实在是一件让人很怅然的事!
书籍详细信息 | |||
书名 | 天籁之音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 ||
9787507328240 如需购买下载《天籁之音》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 |||
出版地 | 北京 | 出版单位 | 中央文献出版社 |
版次 | 1版 | 印次 | 1 |
定价(元) | 26.0 | 语种 | 简体中文 |
尺寸 | 26 | 装帧 | 平装 |
页数 | 印数 | 3000 |
天籁之音是中央文献出版社于2009.06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K825.2 的主题关于 杨焕民(1912~1994)-生平事迹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