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当代中国出版社
年代:2004
定价:30.0
本书是关于“米”制形成的历史。作者描写了两位科学家进行艰苦探索,发明了“米”制测量单位的过程。在写作中,作者歌颂了科学家的严谨作风,叙述了科学对人类社会进步的贡献。
人物表 序言 第一章 德朗布尔:向北进发的天文学家 第二章 梅尚:向南进发的天文学家 第三章 革命的米制,米制的革命 第四章 滑向误差深渊:梅尚难返菇伊要塞 第五章 搏击革命狂潮的科学家 第六章 从荣耀之巅到绝望之谷 第七章 主角缺席的巴黎会合 第八章 最后的三角测量,隐藏的惊人错误 第九章 科学王国统一之梦 第十章 断裂的子午线,永恒的万物之尺 第十一章 抱憾黄泉的梅尚和沉默不言的德朗布尔 第十二章 米制全球,全球米制 后记
大革命时期的法国动荡不安,天文学家德朗布尔和梅尚却在此时奉法国科学院之命测量敦克尔克至巴塞罗那之间的子午弧,以确定现在国际上通用的计量单位“米”的长度,而本来预计几个月完成的测量却因各种原因持续了整整七年时间。 在200多年前,影响整个人类的计量单位“米”的确定,其背后有着怎样的坎坷和神奇,专家断言,影响深远的米制在节省人力方面的巨大作用甚至超过了蒸汽机。然而,变革的不彻底,甚至导致了1999年美国的火星探测器发射的重大失败。更令人惊讶的是,“米”的长度值是错误的。原来,梅尚曾擅自更改了他在巴塞罗纳的测量中存在的误差。在全球普及米制的过程中德朗布尔才发现这一事实,他不得不面临两难的选择:是继续掩藏错误,还是勇敢地说出真相? 本书不仅披露了测量史上一个不为人知的秘密,同时还向科学家们提出了一个难题:人类是否可以在错误的基础上继续探寻真理?回顾历史,去重新认识,感知我们已习以为常的“万物之尺”。
首次披露200年来米制确立存在惊人误差真实重现动荡历史丈量地球的艰辛历程! 2003年获得“沃森·戴维斯最佳科学历史图书奖”;2002年被《纽约时报》评为“最受瞩目图书”;2002被《经济学家》杂志、《发现》杂志、《图书馆杂志》、《旁观者》、《周日泰晤士报》、《星期日电讯报》评为“年度畅销书”。
书籍详细信息 | |||
书名 | 万物之尺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 ||
9787801703484 《万物之尺》pdf扫描版电子书已有网友提供资源下载链接,请点击下方按钮查看 | |||
出版地 | 北京 | 出版单位 | 当代中国出版社 |
版次 | 1版 | 印次 | 1 |
定价(元) | 30.0 | 语种 | 简体中文 |
尺寸 | 19 | 装帧 | 平装 |
页数 | 印数 | 200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