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学在青藏地区的传播与影响
儒学在青藏地区的传播与影响封面图

儒学在青藏地区的传播与影响

李健胜, 等著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年代:2012

定价:30.0

书籍简介:

本书主要研究历史上儒学在青藏地区传播的主要条件、方式及其影响。全书共分五章,前三章分别探讨儒学在河西、洮岷、河湟、川西及滇西北的传播,根据不同区域的具体情况,探讨河西儒学对青藏地区的影响,汉族移民对河湟地区人文生态变迁的作用,改土归流与川西、滇西北人文生态变迁的关系等,并在此基础上研究儒学在上述地区传播的具体方面及历史影响。第四章主要研究世居青藏地区各民族文化与儒学之间的关系,考察儒学对青藏地区各民族文化的影响。第五章主要探讨儒学对青藏地区各民族国家认同、文化认同意识的作用与影响。

书籍目录:

绪论第一章 儒学在河西、洮岷地区的传播与影响 一、儒学在河西的发展及其对青藏地区的影响 二、河西儒学对吐蕃与西夏的影响 三、儒学在洮岷地区的传播与影响第二章 儒学在河湟地区的传播与影响 一、汉族移民与河湟地区的人文生态变迁 二、河湟地区的儒学教育 三、儒学对河湟古代风俗的影响第三章 儒学在川西、滇西北地区的传播与影响 一、“改土归流”与西南边地的人文生态变迁 二、川西藏区的儒学教育及其影响 三、滇西北地区的儒学教育及其影响第四章 儒学与青藏地区各民族文化 一、儒学与羌族文化 二、儒学与藏族文化 三、儒学与土族文化 四、儒学与纳西族文化 五、儒学与青藏伊斯兰文化第五章 儒学与青藏地区的文化认同 一、儒学在青藏地区传播的主要方式 二、儒学在青藏地区传播的历史意义及其局限性 三、儒学与文化认同附录:调查与研究报告参考文献

内容摘要:

《儒学在青藏地区的传播与影响》由李健胜、赵荽贞、俄琼卓玛著。青藏地区是我国主要的多民族聚居区,自古以来就呈现着“五方杂处,风俗殊异”的人文风貌。从西汉始,随着儒学在青藏地区的传播,这一地区原有的人文风貌逐步发生着改变,儒学及其文化传统对青藏地区各民族的政治生活、文化教育、宗教信仰等领域都产生了较为重要的影响,因此,青藏地区各民族的社会历史、宗教文化也与儒学及其文化传统息息相关。研究儒学在青藏地区传播与影响的历史过程及其文化意义,既是儒学发展史研究的一个重要学术问题,也是青藏区域史研究的一个重要学术领域。《儒学在青藏地区的传播与影响》由李健胜、赵荽贞、俄琼卓玛著,本书以历史上儒学在青藏地区传播的条件、方式及其影响为研究对象,以两汉至晚清为时间范围,以青藏地区为空间界域,以方志材料中的相关记载为基础,结合儒学发展史的一般状况,较系统地梳理了儒学在青藏地区的传播历程,并在儒学及其文化传统的地域表现、国家与地方社会关系这两个学术框架内,较系统地研究了儒学对青藏地区各民族政治、宗教、伦理观念及文化教育等方面的影响,《儒学在青藏地区的传播与影响》不仅开拓了儒学传播史研究的新领域,也深化了学界对青藏地区文化进程的认识。【作者简介】 李健胜1975年8月生,青海省贵南县人。历史学博士,省级骨干教师。青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先秦及思想文化史,兼及青藏高原区域历史。先后出版专著《先秦文化批判思想研究》(2006年)、《子思研究》(2009年)、《清代一民国西宁社会生活史》(2012年)3部,参编著作3部,在各类学术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获得省级优秀论文奖1次,省级优秀教学奖1次。赵荽贞1970年12月生,青海省共和县人。青海师范大学民族师范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西北民族史及宗教文化研究。先后发表《土族宗教文化的多元化及其变迁原因分析》《儒学尚不具备发展为“儒教”的客观条件》《元明清藏传佛教政策的区别》《地方文化对历史教学研究性学习的直接影响》等学术论文;参与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俄琼卓玛1981年3月生,青海玉树人。2004年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获史学学士学位。2004—2012年就读于陕西师范大学西北民族研究中心,先后师从韩香副教授、周伟洲先生从事中国少数民族史研究,获法学硕士与博士学位。在《西域研究》《青海社会科学》等期刊发表论文数篇;参与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儒学在青藏地区的传播与影响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丛书名青藏高原民族宗教与社会历史丛书
9787010115016
如需购买下载《儒学在青藏地区的传播与影响》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出版地北京出版单位人民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30.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24 × 17装帧平装
页数印数

书籍信息归属:

儒学在青藏地区的传播与影响是人民出版社于2012.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B222 的主题关于 儒学-研究-青海省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