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安徽文艺出版社
年代:2007
定价:22.8
本书是“高教反腐”三部曲的第三部,作者以生动的笔墨,传情地描画出当前地方高校大学生的芸芸众生相。深刻地揭露出在他们无聊荒诞的行为背后的深层问题。
一、新的开端/001
二、受贿的辅导员/013
三、特别的学生/023
四、“无聊”的爱情生活/033
五、青出于蓝而胜于蓝/043
六、又是一个“评估”/053
七、“等价交换”/063
八、天上掉下个大馅饼/075
九、跌人爱河的小女生/089
十、夜幕下的校园/099
十一、“成功人士”/111
十二、初尝禁果/121
十三、入党风波/131
十四、谁动了我的成绩/143
十五、意外事故/155
十六、含泪的温柔/167
十七、夜半惊铃/177
十八、阳光下的欺骗/187
十九、掉进陷阱的羔羊/197
二十、凋零的鲜花/209
二十一、谁在说谎/221
二十二、掉毛的凤凰不如鸡/231
二十三、东方不亮西方亮/243
二十四、风水轮流转/255
二十五、最后一醉/267
二十六、寒冷的冬天/277
后记/288
后记
2007年6月30日,17点25分,我打出了《迷途》的最后一个句号,“高教反腐”三部曲至此告一段落。
三年了,从《角力》到《底线》再到《迷途》,书中的许多人物已经成为我生活的一部分。袁枫、李来复、王采薇、邱仪方……还有大学生丁香、秦书林、伍成、赵玉玲、“无聊”、苏珉……我为他们喜,为他们忧,为他们恨,为他们爱,也为他们度过了一个又一个不眠之夜。可是,我知道我在很多地方对不起他们,他们的形象并没有在我的笔下完全站起来,他们本应当活得更出色,更精彩,更富于个性。可是,我没有做到。
但我毕竟为他们呐喊了。我因此欣慰。
在这三本书的写作过程中,我跟书中许多良知未泯的老师们一起,经历了情感的大起大落。在《角力》中,我们共同为日益“官场化”的大学、为大学中令人难以容忍的学术腐败而愤激。在《底线》里,我们肩并肩面对“扩招”与“评估”中的种种无奈,面对底层教师的悲凉命运。最后,我们携手走进《迷途》,这是“高教反腐”三部曲中我写得最艰苦、最压抑的一本书,我发现自己竟然已经完全没有眼泪,所有的泪水似乎都已经被愤怒烧干,剩下的,只有悲愤和抑制不住的呼喊的欲望。
中国的教育,该怎样面对学生,面对公众。面对国家和民族的未来?这是我最想问,也最想知道的。
也许,我应当接受有些朋友的劝告,不急着把小说以这样快的速度,一年一部地推出去,毕竟我还得教书,还得完成每年必需的教学与科研工作量,大部分书稿,都是在夜深人静之时。伴一杯咖啡,匆匆写就。它们免不了粗疏,免不了留下这样那样“急就章”的痕迹,如果它们能够重新进入书斋,慢慢地磨一磨,改一改。肯定会精致一些。我明白这是“忠言”,是为我好,可我无法接受。我认为这个世界上的文学作品历来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从容的,以美的追求为目的,它们需要反复修改、精心雕琢,所谓“十年磨一剑”。但也有一些作品,本身的存在就是“急功近利”的。为了呐喊。为了对社会现实有所触动,为了抒发一腔不平之气,它们躁动于母腹,哭喊着问世,一经落地,就急切地拍打着生活的大门,然后,很快地从这个世界上消失……从“纯文学”的角度讲,后一类作品过于粗疏,过于“功利”。也就没有什么“价值”,但是,它有社会责任感。它不是精美绝伦可以代代相传的工艺品,它只不过是一只粗瓷大碗,甚至是快餐用品。但只要“有用”,也算它没有白白存在过。
2006年在省内的一次小说讨论会上,我曾经提出应当重新审视文学与政治的关系,我认为我们应当重新理解“政治”的内涵。它不应当仅仅被定义为代表某一个阶级、某一个集团的利益。而应当指向所有关乎国计民生的事情。如果是这样,文学就应当对政治有浓厚的兴趣,直到今天,我依然这样想。
正是为了这种对中国教育事业的关怀,为了一个“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信念,我写了“高教反腐”三部曲。我知道我的文学观念可能很“落伍”,甚至可能被人嘲笑为“载道”者,但我不在乎。
为了这三本书的问世,我首先要感谢安徽文艺出版社。感谢我的老同学徐海燕。《角力》问世之前,我只是一个偶尔写几篇散文的人,从来没有想过自己能写出一部长篇,但是,海燕相信。我记得我们是在一次老同学相聚的小饭桌上说到这件事的,她看着我的眼睛说:“你行!怎么不行?”此外,我还要感谢我的同事们和我的学生们。没有他们的鼓励,也许就不会有《底线》和《迷途》。我永远也忘不了走在校园的大路和小径间,他们对我说的那些热乎乎的话,忘不了我的笔下传达的其实不是我一个人的声音,我身边有那么多人在心里一起呼喊着:中国的教育。你赶快好起来、强起来吧!也许,我写的就是这样一种“呼喊的”文学。
傅瑛2007年6月30日写于相山
高教反腐三部曲之终曲,经历《角力》,跨越《底线》,向迷途中的大学教育,发出激荡心灵的诘问!美丽的大四女生,突然跳楼自杀,掀开校园里黑幕交易的一角。勤奋苦读、立志考研的贫家子弟,他的成绩又是被谁悄悄篡改?校外同居、买卖论文、伪造实习公司鉴定……即将毕业的大学生们,心灵与情感,前途与学业,都已在不知不觉中陷入迷途…… 美丽的大四女生,突然跳楼自杀,掀开校园里黑幕交易的一角。勤奋苦读、立志考研的贫家子弟,他的成绩又是被谁悄悄篡改?校外同居、买卖论文、伪造实习公司鉴定……即将毕业的大学生们,心灵与情感,前途与学业,都已在不知不觉中陷入迷途。【作者简介】 纪华文,女,本名傅瑛。祖籍冀县,生于天津。插过队,当过工人,上过大学。1982年起从教于高校,由助教晋升至教授。担任过中文系教学副主任、学校图书馆长、校学术委员会委员。发表过学术论文、文学作品,出版过几种专著。笔名纪华文,意在纪念去世多年,清白一生、正直一生的父亲母亲。
书籍详细信息 | |||
书名 | 出路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 ||
9787539629261 如需购买下载《出路》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 |||
出版地 | 合肥 | 出版单位 | 安徽文艺出版社 |
版次 | 1版 | 印次 | 1 |
定价(元) | 22.8 | 语种 | 简体中文 |
尺寸 | 26 | 装帧 | 平装 |
页数 | 印数 | 8000 |
出路是安徽文艺出版社于2007.12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I247.5 的主题关于 长篇小说-中国-当代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