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中国社会出版社
年代:2011
定价:32.0
本书为一本经济学统计知识普及读物,全书从我国统计学基础知识入手,列举一些重要的民生数据,详细向读者解读这些民生数据出炉的过程,以及数据所反应的经济现状,从而帮助读者树立起一种科学、正确的统计观。
前 言 别被统计数据忽悠了 第一章 统计口径:读懂统计数据的基本前提 统计口径是统计数据的入门。了解统计数据必须先了解统计口径,否则就无法对统计数据作出合理解释,也就更谈不上正确利用了。 第二 章抽样调查:以偏赅全就免谈公正客观 抽样调查一般来说是能够“以点带面”的,但前提条件是样本选择和数量有极其严格的要求,否则难免会“以偏赅全”、“盲人摸象”。 第三 章民意调查:谨防“民意”成“名义” 民意调查结果能否代表民意,客观上看调查机构是否真正独立,主观上看是否尽可能减少倾向性,有没有把倾听民意变成包办民意。 第四章 概率:说穿了就是出现的可能性大小 概率本身只是一个数学或统计学名词,但显而易见的是它不应该受到人为干扰,否则就必然会影响到统计结果的正确性和代表性。第五章 发展趋势:未来不可能是直线运动 哪怕过去的统计数据再真实,据此作出的预测也不过是你的某种猜测。要记住,用外推法预测的“未来”并非就是“过去”的延长。 第六章 小数点:影响判断力,有误导作用 小数点精确到多少位,初看起来只关系到精确度问题,实际上对读者的心理感觉影响是很大的。换句话说,小数点会影响你的判断力。 第七章 平均数:它在多数情况下毫无意义 一位不会游泳的统计学家听说河水平均深05米就蹚过去,结果淹死了,实际上它的最深处超过2米。极端值会严重干扰平均数的真实性。 第八章 职工平均工资:与你自己关系不大 职工平均工资数据在宏观上有助于政府决策,但具体落实到某个人身上基本上就没什么参考价值了,所以大可不必对它耿耿于怀。 第九章 人均可支配收入:不代表真实消费能力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因为是家庭和个人可以支配的纯收入,所以受到公众特别关注。但必须注意的是,这也是一种平均数。 第十章 农民人均纯收入:实际上还是毛收入 农民人均纯收入并不是家庭结余,也不是现金收入,并且除了现金还包括实物。所以它名义上是“纯收入”,其实质还是“毛收入”。 第十一章 平均住房面积:什么问题也说明不了 城镇居民平均住房面积究竟是多少,总体上能够反映一个地区的居民住宅条件;可是具体到个人来说,这样的统计数据就毫无意义。 第十二章 房屋销售价格指数:各敲各的锣 权威机构发布的房价指数相互打架,中介机构则永远唱多。在“公说公有理、婆说婆在行”背后,其实都有自身利益的诉求在内。 第十三章 商品房空置率:折射出的是政策空置 住房空置率是衡量房地产市场健康与否的重要标准,关系到国计民生及房地产政策走向。住房空置的背后实际上反映的是政策空置。 第十四章 消费价格指数:通常落后于通货膨胀 房价、肉价、菜价轮番上涨,使得公众对消费价格指数这个经济学术语越来越感兴趣。其实,它的主要作用是用作宏观调控参考的。 第十五章 国内生产总值(GDP):考核政府官员的“硬指标” 谈经济必谈GDP,这已经成为全社会的某种“共识”。然而联合国认为,GDP指标既没这么重要也没这么科学,大可对它看轻一些。 第十六章 粮食总产量:指标内涵比数据更重要 老百姓说“民以食为天”,当官者说“为政之要首在足食”。由此可见粮食总产量这个数据是多么重要、公众对它为什么如此重视了。 第十七章 汽车销售量:与多数人的理解不一样 各企业、各品牌的汽车销量究竟是多少,最权威的数据是国家公安部门的上牌数。但奇怪的是,恰恰是这个数据千呼万唤出不来。 第十八章 增长率:经济增长从来不是越快越好 增长率是一个非常有用的评价指标,但不能什么都看增长率,也不能随意用过去的增长率来预测未来增长率。“增长率崇拜”要不得。 第十九章 失业率:两个失业率,龙凤双胞胎 无论从哪方面看,登记失业率指标都已经严重落后于现实,变得越来越不可信,取而代之的必将是国际通用的调查失业率指标。 第二十章 离婚率:统计口径不符合理解习惯 统计专家也有集体昏头的时候:1987年到2005年间我国的离婚率全都被高算1倍,稀里糊涂地就成了“全球离婚率最高的国家”。 第二十一章 性病率:真实数据根本就统计不到 性病率的官方数据只不过是实际发生率的十分之一。只有明确性病率指标的统计范围和性病概念,才可能对该数据有一个客观认识。 第二十二章 国民阅读率:只统计纸媒已落后时代 阅读率不高本质上反映的是“读书无用论”,但也应当看到不同时代有不同的阅读方式。国民阅读率包括纸质阅读,也包括电子阅读。 第二十三章 交通事故死亡率:不是天灾是人祸 飞机、火车、汽车都以各自的统计数据强调自己的运输安全系数更高,但不可否认的是,我国的交通事故死亡率在全球是最高的。 第二十四章 重大自然灾害发生率:水火无情 我国是自然灾害多发国家。详细了解自然灾害等级中有关“重大”或“特别重大”的划分标准,会有助于更好地理解相关灾情报道。 第二十五章 智商高低:不以高喜,不以低悲 人的智商确实有高低,但不必过于迷信。智商测量表的内容30年不变,已经严重脱离社会发展环境,由此得到的结果自然难以服众。 第二十六章 知识分子平均寿命:不是平均死亡年龄 “平均预期寿命”和“平均死亡年龄”是两个不同概念,不能混为一谈。更何况,每个人的寿数都不一样,平均寿命一说毫无意义。 第二十七章 孩子究竟长多高:这是不可能预测的 “没有最高,只有更高。”父母在关心孩子究竟能长多高的同时,更重要也是更现实的,应该是关注他们的身体素质,关注运动量。 第二十八章 保健品功效:功效和疗效并非一回事 保健品能否保护人体健康,首先要看它的功能和作用机理是什么,然后是掌握安全限量和有效量比例,决不要盲目听信广告宣传。 第二十九章 高考人数下降:市场是一只无形的手 读大学不是高中生的唯一出路,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仍将是一条最佳出路。2009年开始高考报名人数下降,实在是市场调节的结果。 第三十章 大学生同居率:摸着石头过河 究竟有多少大学生在同居,众说纷纭的数据很难确保完全符合实际,不过从中反映出的社会现实是很难用好奇或对性的渴望解释的。 第三十一章 高校毕业生就业率:想不造假也难 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作为一种硬性考核标准,设计过于简单又缺乏监督,只需学校自己说话就行,这样的数据如果不是水汪汪的才怪呢! 第三十二章 数据打架:公说公有理,婆说婆在行 统计数据打架,受伤的并不是当事人(数据),而是一脸无辜的第三者:你我他。混乱的统计信息干扰着政府判断,也愚弄着公众。 第三十三章 权威数据:权威的根基是读者信服 权威部门的统计数据就更正确吗?不一定。那些拉大旗,作虎皮的所谓权威部门就更别提了。请相信,只有永恒利益,没有永恒权威。 第三十四章 被统计:扭曲数据真实性的哈哈镜 应该统计在内时却没有被统计,不该统计在内时却强行被统计,这样的数据虽然会让人有被“幸福”笼罩着的感觉,但终究是歪曲的。
最真实的民生数据使用手册 客观、透彻、辩证、权威 我国第一部全方位解读民生数据的本土著作 人们越重视民生问题,民生数据就越是不堪重负。她就像一位洗头妹,无论走到哪里都有人指指点点,都有人牵线遥控,再怎么清白也是跳进黄河也洗不清。本书从我国实际出发,致力于帮助读者厘清与统计数据尤其是民生数据有关的复杂关系,看看究竟问题出在哪儿,或者根本就没有问题、只是你的观察角度不对造成的,从而树立起一种科学、正确的统计观来。【作者简介】 严行方,财经热点研究专家。擅长用最简单的道理阐述最枯燥的话题。主要著作有《每天学点金融学》《人民币可以说不》《人民币不高兴》《通胀来了,你准备好了吗》等,均为财经类畅销书。其中不乏中国图书奖、“十一五”国家重点图书。
书籍详细信息 | |||
书名 | 民生数据的真相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 ||
9787508739021 如需购买下载《民生数据的真相》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 |||
出版地 | 北京 | 出版单位 | 中国社会出版社 |
版次 | 1版 | 印次 | 1 |
定价(元) | 32.0 | 语种 | 简体中文 |
尺寸 | 24 × 17 | 装帧 | 平装 |
页数 | 印数 |
民生数据的真相是中国社会出版社于2012.1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F222.34-49 的主题关于 人民生活-经济统计-普及读物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