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年代:2006
定价:
本书讲述基督教神学与公共话语的密切联系。
征稿启事暨匿名审稿制度说明一 化通玄理:基督教与社会、伦理问题研究 宗教历史社会学略观 宗教与现代精神二 道无常名:理论与经典读解 马克·泰勒和他的“文化神学” 马里昂的“被给予性的现象学”:一种谈论上帝的可能性三 浑元之性:基督教思想家研究 人性是圣经的 施特劳斯的神迹观四 去浴水风:中国文化与基督教的对话 白晋的《古今敬天鉴》:传教士对儒家经典的诠释个案 基督教的“无我”与佛教的“无我”五 镜观物色:基督教文化与文学研究 试论大卫形象的三种类型
征稿启事暨匿名审稿制度说明一 化通玄理:基督教与社会、伦理问题研究 宗教历史社会学略观 宗教与现代精神二 道无常名:理论与经典读解 马克·泰勒和他的“文化神学” 马里昂的“被给予性的现象学”:一种谈论上帝的可能性三 浑元之性:基督教思想家研究 人性是圣经的 施特劳斯的神迹观四 去浴水风:中国文化与基督教的对话 白晋的《古今敬天鉴》:传教士对儒家经典的诠释个案 基督教的“无我”与佛教的“无我”五 镜观物色:基督教文化与文学研究 试论大卫形象的三种类型 超越:伟大艺术的允诺六 书殿翻经:书评及新书介绍 中世纪神秘神学中的存在主义关注 读《幻觉的制作》七 罄集明宫:“文化研究与神学研究中的公共性问题”国际研讨班特稿 古今之争与诸神之争 什么是公共神学:一种美国基督教的观点 电视传播宗教体验的可能性 当代文化中的《圣经》与教会历史 “文化研究与神学研究中的公共性问题” 国际研讨班综述
这是中国人民大学基督教文化研究所主办的《基督教文化学刊》的第14辑。本辑围绕“神学与公共话语”这一主题,以多个专题的方式,阐述了对神学话语之“公共性”的求索和确认的重要性;着重说明了神学真正正当地进入公共话语和社会生活,才能被人们所感悟;进一步明确了神学惟有当神学借助更普遍的话语方式、就人类的共同处境发言之时,惟有当神学更多地关注“公共性”问题、更多地进入“公共性”领域之时,它才有理由在世俗社会和学术制度中立身,它才可以成为人文学术的合法论题,它也才有望使基督教的“信仰群体”实现“话语群体”的潜能。本学刊前沿地反映出当代基督教文化研究中的新观点、新问题,知识涉及面广,可读性强,并能引领该学科领域的不断发展。
书籍详细信息 | |||
书名 | 基督教文化学刊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 ||
9787300073828 如需购买下载《基督教文化学刊》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 |||
出版地 | 北京 | 出版单位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版次 | 1版 | 印次 | 1 |
定价(元) | 语种 | 简体中文 | |
尺寸 | 19 | 装帧 | 平装 |
页数 | 印数 |
基督教文化学刊是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于2006.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B978-55 的主题关于 基督教-宗教文化-研究-丛刊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