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海南出版社
年代:2008
定价:25.0
本书是台湾著名作家林清玄在阅读禅典的时候,写下了对禅的感悟。《好雪片片》是禅与生活的笔记。希望能将禅心用于现实,使人在生活中乐观、明朗、有情味。
自序今日腾腾,明日腾腾
1心眼同时,会心一笑
2不曾一颗真
3你能钉补虚空吗
4出门便是草
5第一义不可说
6空出我们的杯子
7直心真实,菩提道场
8我子天然
9但尽凡心
10一切水月
11地暖,或者春寒
12寒山月华白
13雪里梅花
14世界如此广阔
15满目青山
16洗我绮语砚
17曲淡谁能和
18像风一样自由
19我有一布袋
20发从今日白
21桥流水不流
22一毛吞海
23梅花扑鼻香
24斩春风
25庭前绿苔生
26大地山河一片雪
27动地一声消息尽
28超群老赵州
29自己的眼目
30三昧华无相
31重看神秀
32禅只如是
33不风流处也风流
34丈夫气宇如王
35有禅有净土
36禅宗之外的禅师
37清风送白云
38人间好时节
39平常心是大手印
40禅皮诗骨
前言
今日腾腾,明日腾腾
我曾听过一位唱男高音的声乐家说,他是到三十岁的时候才学会怎么唱歌的。
那是他有一次在旅行演唱的途中,住在旅馆听到婴儿的啼哭,婴儿的哭声足足持续了一个晚上,起先使他感到非常烦扰,到后半夜他突然想到两个问题:
“为什么哭了一夜的婴儿不会感到疲累,自己唱了一小时就感到了倦意呢?”
“为什么婴儿的哭,每一声都和第一声一样洪亮呢?”
于是,他从床上坐起来倾听婴儿的哭声,才发现婴儿的哭声是从横隔膜下发音,再透过胸肺与喉咙,很专注,用全身的力量发出来的。他开始学习婴儿,从横隔膜下发音,他说:“那一次使我知道了男高音最好的发声法,就是每次都发出最好的第一音。”
他还从婴儿身上学到了:不管唱得多么高,都要咬住最高的那个音,不使声音爆裂。而每一个音发出去,在丹田要有一条线系住它,随时可以收回。
我听到了男高音的话,非常感动,我觉得,禅在生活中的对应也如是,每一次发声都发出最好的第一音,时常在生活中捉住直观的第一义。另外,还要谦卑地学习,即使小如婴儿也是我们学习的对象懂得学习一切的人,自然会慈悲一切。
这使我想起唐朝有位腾腾和尚,他写过一首《乐道歌》:
修道道无可道,
问法法无可问。
迷人不了色空,
悟者本无逆顺。
八万四千法门,
至理不离方寸。
试取自家城廓,
莫漫寻他乡郡。
不用广学多闻,
不要辩才聪俊。
不知月之大小,
不管岁之余闰。
烦恼即是菩提,
净土生于泥粪。
人来问我若为,
不能共伊谈论。
寅朝用粥充饥,
斋时更餐一顿。
今日任运腾腾,
明日腾腾任运。
心中了了总知,
且作佯痴缚钝。
真是一首动人的歌,我很喜欢“今日任运腾腾,明日腾腾任运”的生活观,腾腾有很多意思,它是向前的、积极的、豪放的、从容的、乐观的、有力气的甚至飘逸飞扬的生活。
所以,禅乃不是避世的、无为的、消极的,六祖慧能有一首偈表现了这种特质:
菩提在世间,
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
犹如求兔角。
菩提既在世间,禅也就不能离开生活独存。生活里如果要有禅心,就必须发展人的生命中的觉性、般若与菩提。
由于觉性,每一天的生活都是禅者修行的功课,周遭的风景、人物、事件,都能有清明的对待。
由于般若,我们能以了解和宽容的态度来生活,每一个时空因缘都有智慧的启发,这使我们能有一种奋勇精进的态度,直到死的瞬间还有一个向前的姿势。
由于菩提,我们能以无限的柔软悲悯来看待生命中的一切,打破差别,打破贪嗔痴,澄清染着身口意的一切毒汁,使纯一无杂的禅定人格展现出来。
在《华严经》里,把世界分成三部分:器世间,有情世间,正觉世间。“器世间”是物质的世界,“有情世间”是感情的世界,“正觉世间”是精神与心灵的世界。
一般人的生活,通常住留于“器世间”和“有情世间”,偶尔会有一点点正觉。学习禅道的人则相逆而行,他并不离弃“器”与“有情”世间,但也不住留,而是奋力一跃地开启“正觉世间”,以正觉来对应物质、情感、精神的生活,也就是说,生活本身并无二相,然而凡夫以“器”与“有情”为住,禅者以“正觉”为住,到了正等正觉之境,则是“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了。
因而,修行的人是“与世界同步,却不与世界同向”,“以红尘为道场,而不与红尘同流”,意思是说,我们要实践一切生活而不被生活所染,要涵摄一切价值而不被价值羁累。这种感觉,走在烟尘滚滚的台北东区最能感受出来,当人潮在流的时候,当人欲在流的时候,我是不是有足够的清净与空明,在流动中,还看见天空飘过的白云的影迹呢?
禅不是要离开生活,而是要醒着生活。
禅也不是要忽视人生,而是要在人生的喜乐中光明不动。
禅悟不能离开生活,远离生活的禅是空虚的。
禅也不能只有生活,只有生活就会轮转而不能出。
禅是以觉性为轴心,以坚强的般若为轴,以柔软的菩提为轮,循着戒与定的正轨,平稳地开向前去。生活是两岸的风景,生老病死是路旁的客栈,有时住住,有时不住,就是这样了。
我喜欢豁堂和尚的词:
来往烟波十年,自号西湖长;
秋风五雨,吹出芦花港。
得意高歌,夜静声初朗;
无人赏,自家拍掌,
响彻千山响。
禅心或者是“羚羊挂角,无迹可求”,或者是“透彻玲珑,不可凑泊”,但是在生活里,也可以“不着一字,尽得风流”,在生命里若能有清净空明的心,纵使是独自一人在深山中高声唱歌,没有人听,自己给自己掌声鼓励,也会使千山齐响呀!那是因为:
善悟者观庭中一树,便可想见千林;
对盆里一拳,亦即度知五岳。
在山林里自歌、自掌,千山为之响动,那么,在红尘呢?笃信佛教,修行禅法的大诗人白居易有两首诗:
蜗牛角上争何事?
石火光中寄此身;
随富随贫且欢乐,不开口笑是痴人。
饱食安眠消日月,
闲谈冷笑接交亲;
谁知将相王侯外,
别有优游快活人。
禅,是可用的,但禅也可以不用;禅,是可度世的,而禅也可自在逍遥。
可以确定的是,一个人如果有禅心,或者说有清净空明的意愿,他可以活得自在一些,自由一些,快活一些,幸福一些。
怎么样接近禅心呢?对许多现代人而言,修行几乎是一种奢求,那么读读禅师的诗歌、语录、公案、言行、风格,说不定在昏喷中可以给我们智慧的启发,禅师“以机锋触人”,所以他们的诗歌言句总是一派天真,自然天成,活泼有趣,对修行者大有助益,即使是一般人也能在里面品赏到一些修行的消息,从而在生活中开发禅思,在生命里启动禅慧。
这大概是我写作一系列禅宗诗歌,并加上自己笔记的缘起了,由于是笔记,无法像禅学著作一样严格有条理,也由于是笔记,不免有个人主观的看法,但这似乎也无关紧要的。
这就好像篮球比赛中,在战况激烈的时候,教练可以喊“暂停”,暂停虽只有三分钟,却常能扭转乾坤,反败为胜。对于为生活奔驰的现代人,生命也需要“暂停”,每天只要三五分钟的“暂停”、“歇”、“空明”,就会使心胸旷达,正如一株草每天有三五滴露水就可以开出青翠的颜色,在风雨中挺立了。我的《好雪片片》正是为了渴望“暂停”的人而写的。
最后,我们来读一首赵州禅师的偈:
金佛不度炉,
木佛不度火,
泥佛不度水,
真佛内里坐。
在举世滔滔、人欲横流、风狂雨暴的时代,让我们人人的内里都有一尊真佛坐着吧!让我们今日腾腾,明日腾腾,解脱羁绊,过一种任运清明的生活吧!
林清玄于台北永吉路客寓
恬淡自然,蕴涵佛理,这是林清玄作品的特色。他的文字如清澈的山泉、和煦的清风,散发着淡淡的自然气息。字里行间那富有禅意的世界,让人感觉到感恩与善良,也让人内心充满宁静与关爱,他别样的文字,犹如混沌世间的一片净土,一缕莲花的清香。 一个人如果有禅心,或者有清净空明的意愿,他就可以活得自在一些,自由一些,快活一些,幸福一些。对于为生活奔驰的现代人,生命需要“暂停”,每天只要三五分钟的“暂停”、“歇”、“空明”。就会使心胸旷达,正如一株草每天有三五滴露水就可以开出青翠的颜色,在风雨中挺立了。《好雪片片》正是为了渴望“暂停”的人而写的。【作者简介】 林清玄:台湾高雄旗山人。著名散文作家。曾任台湾《中国时报》记者、主编、主笔等。8岁立志成为作家,17岁正式发表作品,才情敏慧,受到文坛瞩目。32岁遇见佛法,入山修行,深入经藏。35岁出山,四处参学,写成的“身心安顿系列”,是90年代的畅销作品。40岁完成“菩提系列”,畅销数百万册,是当代具有影响力的书。同时创作“现化佛典系列”,带动佛教文学,掀起学佛热潮。45岁录制《打开心内的门窗》、《走向光明的所在》有声书,被誉为有声书的典范。50岁完成“人生寓言系列”三百篇,被称为青少年最佳读本。52岁完成写作奥秘三部曲:《林泉》、《清歌》和《玄想》。他从少年到壮年,出版过一百多本著作,随着阅历的广大,体验的深刻,作品不断提升境界。他从文学到佛学,悲智双运,情境粮容,不断创造新局,自成一家之言。他的文字魅力风靡华人世界。
书籍详细信息 | |||
书名 | 好雪片片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 ||
丛书名 | 林清玄说禅 | ||
9787544325950 《好雪片片》pdf扫描版电子书已有网友提供资源下载链接,请点击下方按钮查看 | |||
出版地 | 海口 | 出版单位 | 海南出版社 |
版次 | 1版 | 印次 | 1 |
定价(元) | 25.0 | 语种 | 简体中文 |
尺寸 | 26 | 装帧 | 平装 |
页数 | 印数 | 60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