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译林出版社
年代:2014
定价:40.0
在作者看来,“私有制”是贫困、疾病、垄断、特权等一切混乱、丑恶现象的根源,为了真正确立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必须进行社会革命,而公有制就是达到这种平等的保证。他在深刻揭露和批判资本主义社会的基础上认为,私有制必将为公有制代替,资本主义必将被共产主义代替;在实现共产主义的途径上,主张采用革命手段,并存在一个剥夺富人并镇压其反抗的革命专政的过渡时期;而未来理想社会将是,财产公有,共同劳动,按需分配和普及教育的全民公社。同时,他幻想通过社会舆论来促使共产主义的实现,仍未摆脱理性主义和人性论的束缚。
序言
第一章 本书的计划
第二章 根本法
第三章 分配法和经济法
第四章 共同用膳
第五章 工业法和农业法
第五章 (续)
第六章 关于贸易
第七章 分散制度和公有制度的比较
第八章 哲学
第九章 关于婚姻、父子关系和家庭
第十章 教育
第十一章 劳动大军
第十二章 气候的恢复
第十三章 卫生法
第十四章 警察法
第十五章 科学和艺术
第十六章 卢梭错误的真正原因
第十七章 政治法
第十八章 几条基本真理
第十九章 关于过渡性制度的对话
附录:德萨米的著作
主要人名对照表
《公有法典/汉译经典名著》是法国空想共产主义代表德萨米的代表作,出版于1842年。他在深刻揭露和批判资本主义社会的基础上认为,私有制必将为公有制代替,资本主义必将被共产主义代替;在实现共产主义的途径上,主张采用革命手段,并存在一个剥夺富人并镇压其反抗的革命专政的过渡时期;而未来理想社会将是,财产公有,共同劳动,按需分配和普及教育的全民公社。同时,他幻想通过社会舆论来促使共产主义的实现,仍未摆脱理性主义和人性论的束缚。因为其学说的唯物主义因素,马克思称之为“比较有根据的法国共产主义者”。
1)德萨米历时四年写就的一本重要作品
十九世纪四十年代,是空想共产主义思想在法国影响大、传播最广的时代。自从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摧毁了封建制度并为本国的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天地后,到了十九世纪三十至四十年代中,法国现代化的工业有了迅猛的发展。但是,工业的发展不但没有给法国劳动人民带来幸福,相反的,却使他们的生活越来越陷入苦难的深渊。德萨米作为一个敏锐的思想家,预感到了“七月王朝”的日子已经屈指可数,并且倾听到了革命的暴风雨日益临近的声音,洞察到了“大厦将倾,四海欲乱”的革命形势。他的这种感受都反映在他用四年顽强的劳动写出的《公有法典》这一本著作中。不过,他声明自己写这本书,绝不是要作为一个“预报灾祸的预言家”,而是要作为“一个热心的社会秩序的建筑师”,以便向自己的同胞提供一些建造“未来宫殿”即理想社会所必需的材料。
2)对环境问题的先知先觉
作者在第十二章对于资本主义工业所造成的对环境的污染和危害性揭露得淋漓尽致,当时作者就能深刻地认识到环境问题,认为这必将是人类一大问题。而如今,环境问题得到了全球的普遍重视,尤其在我们中国这样一个大国已经切身体会到其造成的难以想象的影响。总之,环境问题成为了当务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