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海观景
隔海观景封面图

隔海观景

李亦中, 卢燕, 主编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年代:2004

定价:

书籍简介:

本书为上海交通大学美国电影研究中心编撰的论文集,计划按年度每年出版一卷,字数约30万字。作者邀请海内外研究美国电影的专家学者,从文化价值、艺术特点、产业运营、高科技应用等角度对好莱坞电影展开全方位研究。文字注重学术性与可读性,信息量饱满。

书籍目录:

序:卢燕中美电影交往 距世纪回眸——中美电影交往录 我看美国电影 上海人的好莱坞情结 文化焦虑心态下的精英论说——中国学者研究美国电影综述 种族、性别与政治冲突的体现——论美国电影中的华人形象 新中国电影里的美国人形象 美国早期电影对中国早期电影的影响——中美电影比较初探热点聚焦 上扬还是下挫?——2003年度美国电影综述 国际电影节与美国电影 边缘与主流——圣丹斯电影节的文化启示性 2003年度美国影片在中国内地的发行放映 上海地区电影主力消费者行为研究——美国大片观众偏好分析

序:卢燕中美电影交往 距世纪回眸——中美电影交往录 我看美国电影 上海人的好莱坞情结 文化焦虑心态下的精英论说——中国学者研究美国电影综述 种族、性别与政治冲突的体现——论美国电影中的华人形象 新中国电影里的美国人形象 美国早期电影对中国早期电影的影响——中美电影比较初探热点聚焦 上扬还是下挫?——2003年度美国电影综述 国际电影节与美国电影 边缘与主流——圣丹斯电影节的文化启示性 2003年度美国影片在中国内地的发行放映 上海地区电影主力消费者行为研究——美国大片观众偏好分析 美国电影的国际市场营销 从“哥伦比亚现象”看好莱坞电影的全球化进程 20世纪90年代美国电影产业分析 中美院线制比较专题与个案研究 从审查到分类——解读美国电影分级制度 欲望与满足——试论好莱坞如何征服观众 把奥斯卡奖作为重要研究课题 美国导演中的“日本” 融合与调和——剖析美国歌舞片和心理模式特征 “吸血鬼”类型片的历史渊源和现实发展 论后现代主义女权主义——兼析《时时刻刻》与《芝加哥》 西方/东方:《卧虎藏龙》的观众接受研究 解读《大象》 美国电影制作中的新技术 好莱坞动画片计算机图形学的研究与开发 犹太美国电影的起源(译文)后记[附录]英文提要

内容摘要:

全书30余万字,共收入28篇论文,分为中美电影交往、热点聚焦、专题与个案研究三部分。这套丛书张扬“以我为主”的文化主体性,以“和而不同”为准则,以求达到“借他山之石以攻玉”的目的。 文丛首卷是从“中美电影交往”、“热点聚焦”、“专题与个案研究”三个板块对好莱坞电影现象的一次“隔洋”素描。……文丛的文化学术视野将伴随本土现代文化的复兴,高扬起东方文化的主体独立精神,在更新的历史层面上实现与其他文明的共处,在“和而不同”、平等对话、多边互动以及市场共享中,呈现出各自不同的文化特色及电影镜像无可取代的魅力。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隔海观景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9787301080528
《隔海观景》pdf扫描版电子书已有网友提供资源下载链接,请点击下方按钮查看
出版地北京出版单位北京大学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26装帧平装
页数印数
全网搜索试读资源

书籍信息归属:

隔海观景是北京大学出版社于2004.10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J997.123-53 的主题关于 好莱坞-电影事业-文集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