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武汉大学出版社
年代:2008
定价:15.0
本书为文献分类法课程教学的配套教材,系统介绍了各主要分类法。
1信息组织I课程实验概述
1.1课程实验的总目的
1.2实验的准备知识与要求
1.2.1知识准备
1.2.2教学要求
1.3实验的主要内容
1.4课时安排
1.5实验所需的材料
1.6实验成绩与考核
2《中图法》类目复分仿分方法
2.1实验目的及要求
2.2实验内容
2.3实验操作指导
2.3.1《中图法》的通用复分表
2.3.2《中图法》的专类复分表
2.3.3《中图法》的类目仿分
3《中图法》(第四版)电子版的使用
3.1实验目的及要求
3.2实验内容
3.3实验操作指导
3.3.1电子版系统界面
3.3.2检索方式
3.3.3检索方法
3.3.4电子版“使用本”的建立
3.3.5实例
3.3.6《中图法》Web版的开发
4《杜威十进分类法》网络版的使用
4.1实验目的及要求
4.2实验内容
4.3实验操作指导
4.3.1WebDewey的主要特点
4.3.2WebDewey显示记录
4.3.3WebDewey的检索功能
4.3.4WebDewey的浏览功能
4.3.5用户注释的实现
5《美国国会图书馆分类法>网络版的使用
5.1实验目的及要求
5.2实验内容
5.3实验操作指导
5.3.1网络版的浏览与导航功能
5.3.2检索方式
5.3.3利用增强浏览器组合类号
5.3.4等级浏览器的使用
5.3.5用户注释的建立
5.3.6LCC与LCSH的关联
5.3.7标题词表
5.3.8LCC和DDC的关联
6多主题、各类型文献的分类标引方法
6.1实验目的及要求
6.2实验内容
6.3实验操作指导
6.3.1多主题文献的分类标引方法
6.3.2多卷书与丛书的分类标引方法
6.3.3工具书的分类标引方法
7网络信息分类法的调查分析
7.1实验目的及要求
7.2实验内容
7.3实验操作指导
7.3.1网络信息分类法的类目设置
7.3.2传统分类法在网络信息组织中的应用
8同类书书次号的编制
8.1实验目的及要求
8.2实验内容
8.3实验操作指导
8.3.1书次号的取号方法
8.3.2辅助区分号的取号方法
8.3.3《中图法》规定的同类书排列的取号方法
9Libsys中分编模块的操作
9.1实验目的及要求
9.2实验内容
9.3实验操作指导
9.3.1Libsys简介
9.3.2Libsys的两种编目方式
9.3.3分类字段著录及取号流程
9.3.4分类相关字段介绍
9.3.5MARC格式示例
9.3.6索书号与种次号的处理
9.3.7注意事项
10ILAS中的分编流程
10.1实验目的及要求
10.2实验内容
10.3实验操作指导
10.3.1原始编目步骤
10.3.2中文套录和原始编目流程
附录一
附录二
附录三
主要参考文献
“信息组织I”(原课程名称:文献分类法)作为图书馆学专业核心课程,主要对信息组织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进行系统阐述,并对具体的分类语言进行详细介绍,体现传授知识与培养学生科学精神、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相结合的教育育观念。《信息组织I实验教材》是《文献分类学》一书的配套教材,两书内容相互衔接,相互补充,使所学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 本书系统介绍了文献分类法课程实习的主要内容,包括课程实习概述,《中图法》类目复分仿分方法,《中图法》(第四版)电子版的使用,《杜威十进分类法》网络版的使用,《美国国会图书馆分类法》网络版的使用,多主题、各类型文献的分类标引方法,网络信息分类法的调查分析,同类书书次号的编制,汇文图书馆集成管理系统中分编模块的操作,ILAS图书馆集成管理系统中分编流程等。 本书是文献分类法课程教学的配套教材,是针对性、操作性强的实习指导教材,对于提高学生的分类标引能力以及信息的分析与处理能力,实现教学的立体化与提高教学水平具有指导作用。本书可作为高等学校图书馆学、情报学以及出版发行学等专业的实习教材和参考书,也可为各种图书情报学培训班及实践工作人员的实习、工作与研究提供参考。
书籍详细信息 | |||
书名 | 信息组织(I)实验教材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 ||
9787307062542 《信息组织(I)实验教材》pdf扫描版电子书已有网友提供资源下载链接,请点击下方按钮查看 | |||
出版地 | 武汉 | 出版单位 | 武汉大学出版社 |
版次 | 1版 | 印次 | 1 |
定价(元) | 15.0 | 语种 | 简体中文 |
尺寸 | 26 | 装帧 | 平装 |
页数 | 印数 |
信息组织(I)实验教材是武汉大学出版社于2008.06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G254.1 的主题关于 分类法-高等学校-教材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