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经济科学出版社
年代:2018
定价:50.0
本书的基本观点如下:第一,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县城作为县域经济的核心增长极,可以利用自身极化效应打破县域经济发展的“贫困陷阱”;同时,县城因其产业优势,对县域内农村剩余劳动力有一定吸纳作用,县城农民市民化效果优于大中城市。第二,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县城发展机制尚不完善,仍存在包括“鬼城”、“民工荒”、投资平台不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主导产业缺失、人口老龄化等一系列问题。第三,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县城在发展机制上应充分结合政府与市场力量,大力推动民营经济、乡村旅游、农业园区等各类经济发展,不断完善县城各类保障机制和支持机制。 从理论方面来看,本书结合相关基础理论,从县城发展作用的一般规律入手,对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县城的共性发展机制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从实践方面来看,2016年底中国的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分别为41.2%、57.35%,比2012年底各提高5.9和4.75个百分点。这表明县域经济的发展加快了城镇化的进程,但是城镇化率虚高(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与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之间相差16个百分点,约2.4亿人口)的现实仍不容忽视。要解决这一问题,就需要继续推进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充分发挥县城的特性及其在农民市民化、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推动城乡一体化的低成本优势等作用。因此,深入研究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县城的发展机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书籍详细信息 | |||
书名 |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县城的突出作用与发展机制研究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 ||
9787514199840 如需购买下载《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县城的突出作用与发展机制研究》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 |||
出版地 | 北京 | 出版单位 | 经济科学出版社 |
版次 | 1版 | 印次 | 1 |
定价(元) | 50.0 | 语种 | 简体中文 |
尺寸 | 24 × 17 | 装帧 | 平装 |
页数 | 印数 | 10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