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的思维方式

政治学的思维方式

(英) 海伍德, 著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年代:2014

定价:58.0

书籍简介:

本书是畅销全球的政治学经典入门读物,全书以通俗易懂的形式介绍了政治学的思维方式,内容涉及意识形态、民主、国家、选举、政党、社会运动、宪法、议会、官僚机构等政治学的基本元素。全书设置了100多个小专栏,图文并茂地论述政治学的核心概念、核心理论和知名政治学研究者及政治人物,并安排了数十个人物专栏,以人物头像加文字的形式介绍了两千多年来对政治学的发展历程具有重要影响的知名政治学家和政治人物。

作者介绍:

海伍德(Andrew Heywood),英国著名政治学家,多部政治学经典畅销教材的作者,政府与政治学AS-Level及A-Level课程首席考试官,曾任英国克罗伊登学院副院长、奥平顿学院督学。具有二十多年的政治学教学与研究经验,长期致力于政治学基础和政治学理论的研究,在政治学、政治意识形态、全球政治等领域著述颇丰,尤其擅长政治学入门读物的撰写,他的《政治学的思维方式》、《政治学核心概念》、《政治学导论》、《政治意识形态》、《全球政治学》等多部图书,都是可读性非常强、知识含量极其丰富的著作,深受世界各地读者的欢迎。

书籍目录:

第一部 政治理论

第1章 什么是政治?

人是天生的政治动物。——亚里士多德

1.1 政治的界定

●概念:权威

作为政府艺术的政治

●概念:治理

●人物:马基雅维利(1469—1527)

作为公共事务的政治

●人物: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前322)

●概念:市民社会

●人物:汉娜阿伦特(1906—1975)

作为妥协和共识的政治

●概念:共识

第一部 政治理论

第1章 什么是政治?

人是天生的政治动物。——亚里士多德

1.1 政治的界定

●概念:权威

作为政府艺术的政治

●概念:治理

●人物:马基雅维利(1469—1527)

作为公共事务的政治

●人物: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前322)

●概念:市民社会

●人物:汉娜阿伦特(1906—1975)

作为妥协和共识的政治

●概念:共识

作为权力的政治

●焦点论述:权力的几张“面孔”

●概念:权力

1.2 政治的研究

政治研究的取向

●人物:柏拉图(公元前427—前347)

●概念:科学,科学主义

●焦点论述:囚徒困境

政治研究可以科学化吗?

概念、模型和理论

●概念:理想类型

●概念:范式

第2章 政府、体系和政体

不管事的政府是最好的政府。——亨利大卫梭罗

2.1 传统的分类体系

●概念:政府

为何划分政治体系?

●概念:乌托邦,乌托邦主义

古典的分类

●概念:专制主义(绝对专制主义)

●人物:约翰洛克(1632—1704)

“三个世界”的划分

●概念:极权主义

●概念:自由民主

●人物:弗朗西斯福山(1952—)

2.2 现代世界的政体

西方多头制

●概念:多头制

●概念:西方

新民主制

●概念:共产主义

东亚政体

●概念:儒家思想(儒家,儒教)

●概念:威权主义

伊斯兰政体

●概念:神权政治

军事政体

第3章 政治意识形态

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马克思

3.1 什么是政治意识形态?

●概念:意识形态

3.2 自由主义

自由主义的要素

古典自由主义

现代自由主义

●人物:约翰斯图亚特密尔(1806—1873)

3.3 保守主义

●人物:埃德蒙柏克(1729—1797)

保守主义的要素

家长式保守主义

新右派

●人物:弗里德里希冯哈耶克(1899—1992)

3.4 社会主义

●人物:爱德华伯恩施坦(1850—1932)

社会主义的要素

马克思主义

●人物:卡尔马克思(1818—1883)

●人物:约瑟夫斯大林(1879—1953)

●人物:赫伯特马尔库塞(1898—1979)

社会民主主义

●人物:约翰罗尔斯(1921—2002)

第三条道路

●概念:第三条道路

3.5 其他意识形态传统

法西斯主义

●人物:阿道夫希特勒(1889—1945)

无政府主义

女性主义

●人物:玛丽沃斯通克拉夫特(1759—1797)

环保主义

●概念:生态学,生态主义

宗教原教旨主义

●概念:原教旨主义

3.6 意识形态的终结?

●概念:后现代主义,后现代性

第4章 民主

民主是最坏的政府形式,只不过要除掉所有其他已经不断试验过的政府形式。——丘吉尔

4.1 界定民主

谁是人民?

●概念:政治平等

人民应该如何统治?

●焦点论述:直接民主和代议民主

●概念:公民投票式民主

人民统治的范围应有多大?

4.2 民主的模式

古典民主

保护型民主

●人物:杰里米边沁(1748—1832)

发展型民主

●人物:让雅克卢梭(1717—1778)

●概念:议会民主

人民民主

●人物:弗拉基米尔伊里奇列宁(1870—1924)

4.3 实践中的民主:对立的观点

多元主义观点

●概念:多元主义

●概念:多元民主

精英主义观点

●概念:精英,精英主义

统合主义观点

新右派的观点

马克思主义观点

第5章 国家

国家的目的总是相同的:限制个人,驯服之、征服之、压制之。——马克斯斯特纳

5.1 国家为何物?

●人物:乔治威廉弗里德里希黑格尔(1770—1831)

●概念:国家

5.2对立的国家理论

多元主义国家

●焦点论述:社会契约论

●概念:新多元主义

资本主义国家

●概念:新马克思主义

利维坦式国家

家长式国家

●概念:家长制(父权制)

5.3 国家的角色

最小国家

●人物:罗伯特诺齐克(1938—2002)

发展型国家

社会—民主国家

集体化国家

●概念:国家主义

极权国家

5.4 全球化时代的国家

国家与全球化

国家转型

●概念:弱国家

第二部分 政治互动

第6章 政治文化、认同与合法性

即使最强者也绝不会强大到足以永远做主人,除非他把自己的强力转化为权利,把服从转化为义务。——卢梭

6.1 政治文化

●概念:政治文化

公民文化和意识形态霸权

●概念:霸权

●人物:安东尼葛兰西(1891—1937)

社会资本的衰落?

●概念:社会资本

●人物:罗伯特普特南(1940—)

●人物:迈克尔奥克肖特(1901—1990)

●概念:后物质主义

6.2 认同政治与多元文化主义

认同政治的兴起

●人物:赛义德(1935—2003)

●概念:跨国社区

多元文化主义的模式

●概念:多元文化主义

●概念:世界主义

多元文化主义的缺陷

6.3 合法性与政治稳定

●概念:合法性

权力的合法化

●人物:马克斯韦伯(1864—1920)

●概念:传统

●概念:克里斯玛(超凡魅力)

合法性危机

●人物:于尔根哈贝马斯(1929—)

为什么发生革命?

●概念:革命

●概念:阶级意识

●人物:毛泽东(1893—1976)

●人物:阿列克谢德托克维尔(1805—1859)

第7章 代表、选举与投票

如果投票成就了某事,它亦能败坏之。——肯里文斯顿

7.1 代表

●概念:代表

代表的理论

●焦点论述:公民投票(全民公决):赞成与反对的观点

●人物:托马斯潘恩(1737—1809)

●概念:授权

7.2 选举

●人物:约瑟夫熊彼特(1883—1950)

选举的功能

选举制度:辩论与争议

●概念:比例代表制

●焦点论述:单一名额相对多数选举制

●焦点论述:两轮投票制

●焦点论述:选择性投票制和增补性投票制

●焦点论述:附带名额制

●焦点论述:单记可转移投票制

●焦点论述:政党名单制

选举意味着什么?

●概念:公共利益(公益)

7.3 投票行为

投票理论

●概念:党徒解盟

●概念:阶级解盟

第8章 政党与政党制度

在政治当中,共同的仇恨几乎总是友谊的基础。——托克维尔

8.1 政党政治

●概念:政党

政党类型

●概念:派别(派系),派别主义

●焦点论述:政治光谱

政党的功能

●概念:初选(预选选举)

政党组织:权力位于何处?

●焦点论述:寡头统治铁律

●概念:政党民主

8.2 政党制度

一党制

两党制

●概念:政党政府

一党独大制

多党制

●概念:联合(联盟)

8.3 政党衰落了吗?

●人物:托马斯杰斐逊(1743—1826)

第9章 团体、利益和社会运动

十人说话胜过千人沉默。——拿破仑

9.1 团体政治

●概念:利益团体(利益集团)

团体的类型

团体政治的模式

●人物:罗伯特达尔(1915—2014)

●概念:统合主义

●概念:公共选择

团体政治的样式

●焦点论述:利益团体:反对和支持的观点

●概念:游说

●概念:公民不服从

9.2 社会运动

●概念:社会运动

新社会运动

●概念:新左派

●人物:内奥米克莱因(1970—)

●人物:贝蒂弗里丹(1921—2006)

第三部分 政府机构

第10章 宪法、法律与司法机构

无宪法之政府乃不正当之力量。——托马斯潘恩

10.1 宪法

●概念:宪法

宪法的分类

●概念:惯例

●焦点论述:法典宪法:优点与缺点

●概念:宪政(立宪主义)

宪法的目的

●概念:自由

●概念:权利法案(人权法案)

宪法在发挥作用吗?

●概念:议会主权

10.2 法律

法律、道德与政治

●概念:人权

●概念:法治

●人物:托马斯霍布斯(1588—1679)

10.3 司法机构

法官是否具有政治性?

●概念:中立

法官是否创制政策?

●概念:司法审查

第11章 议会机构

议会纯粹是多少有些无聊之人参加的大型会议。——白芝浩

11.1 议会的角色

●人物:查尔斯路易德斯贡达孟德斯鸠(1689—1775)

议会制与总统制

●概念:议会制政府

●概念:权力分立(分权)

议会的功能

●概念:责任

11.2 议会的结构

一院制还是两院制?

●人物:詹姆斯麦迪逊(1751—1836)

●焦点论述:两院制:优点与缺点

委员会制度

●焦点论述:委员会:优点与缺点

11.3 议会的绩效

议会是否创制政策?

●焦点论述:对手政治:支持和反对的观点

为何议会在衰落?

议会能否崛起?

第12章 政治行政机构

统治者必须学会不只是行善。——马基雅维利

12.1 行政机构的角色

行政机构的组成

●概念:行政机构

政治行政机构的职能

●焦点论述:国家元首

12.2 行政机构中的权力:谁来领导?

总统

●概念:总统制政府

总理(首相)

●焦点论述:有关君主制的争论

●焦点论述:总理制政府:优点与缺点

内阁

●概念:内阁制政府

●概念:核心行政

12.3 领导的政治

●概念:领导

领导理论

●人物:弗里德里希尼采(1844—1900)

●概念:人格崇拜

领导的风格

●概念:民粹主义(民众主义)

第13章 官僚机构

官僚组织是由侏儒管理的庞大机构。——巴尔扎克

13.1 官僚制理论

●概念:官僚(官僚制)

理性—行政模式

权力集团模式

●人物:列夫托洛茨基(1879—1940)

官僚过度供给模式

13.2 官僚机构的角色

官僚机构的职能

●概念:行政

●概念:腐败

官僚机构的组织

●概念:部门主义(本位主义)

●概念:新公共管理

●焦点论述:准自治非官方机构:优点与缺点

●概念:部长责任原则

13.3 官僚的权力:是否失去控制?

官僚权力的来源

如何控制官僚?

●概念:调查官

内容摘要:

本书是政治学入门读物中的顶级作品,也是英国政治学大师海伍德的代表作。全书以生动有趣的笔触向读者介绍了政治学的基本概念和知识,向读者展示了何为政治学的思维方式,告诉读者政治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以及它是怎么运行的。作为一部畅销全球的政治学经典入门读物,本书为读者提供了探究政治学的独特而富有洞察力的路径,其内容着眼于国际视角,行文简洁易懂,被英国、美国、加拿大以及我国香港和台湾地区的众多名牌大学列为政治学课程必备读物。 




概念专栏 介绍了权威、治理、市民社会、权力、乌托邦、自由民主、威权主义、意识形态、第三条道路、多元民主、国家主义、社会资本、合法性、克里斯玛、利益团体、公共选择、人权、法治等近百个政治学的核心概念 
人物专栏 以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了从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到马基雅维利、黑格尔,再到哈耶克、罗尔斯、哈贝马斯等数十位在政治学的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影响的政治思想家 
焦点论述专栏 介绍了政治学界关于权力、直接民主和代议民主、利益团体、法典宪法、两院制、对手政治、君主制、总理制政府、准自治非官方机构等的不同看法和争论

编辑推荐:

英国政治学大师海伍德代表作品,被众多世界名校列入政治学必读书目



畅销全球的政治学经典入门读物,为你解答关于政治的种种疑问





何谓政治? 


人们对于应如何生活看法不一:谁应当得到什么?权力和资源应如何分配?社会应建基于合作还是冲突?同时,人们对这些问题如何解决也存在分歧。按照亚里士多德的观点,上述问题使政治成为“最高科学”——人类试图改善生活并创造美好社会的活动即是政治。 

民主一直是个好东西? 
即便在被视为民主思想摇篮的古希腊,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等思想家也认为民主制不过是以牺牲智慧和财产为代价的平民统治而已。直到19世纪,“民主”一词仍带有贬义,意指“暴民统治”的体制。然而到了今天,人人都是民主派了,无论持何种主义,每个人都急切地赞颂民主制的优点,表明自己是民主的信徒。 

为什么会发生革命? 
如果说合法性有助于保证政治稳定和政权生存的话,那么合法性一旦消解,结果可能是诉诸镇压,或发生影响深远的政治变革。政治秩序发生根本性变化且影响深远的政治变革即为革命。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政治学的思维方式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丛书名人文社科悦读坊
9787300201818
如需购买下载《政治学的思维方式》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出版地北京出版单位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58.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26 × 19装帧平装
页数印数

书籍信息归属:

政治学的思维方式是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于2014.10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D0 的主题关于 政治学-研究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