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山东人民出版社
年代:2010
定价:14.0
本书主旨:通俗、有趣地讲历史,拉近历史与现实的距离。结构:按照杂志的编排方法,分为“历史现场”、“人物春秋”、“学坛述往”、“掌故钩沉”、“旧案重审”等7个栏目,每个栏目3~4篇文章,每辑共约24篇文章。特点:大家写小文章。
卷首语
历史现场
学坛述往
重读民国史
人物春秋
旧案重审
史论沙龙
掌故钩沉
从一个特定的视角看,20世纪的中国史学界一直在心甘情愿地做着外国同行的追随者:甲午战后到民国成立,我们的史学跟着日本走,以致有人说中国现代史学发源于东京:五四运动至抗战前,中国史学界又跟着法国汉学走,伯希和(Paul Pel—liot,1878~1945)成为一代学术宗师:从战后到“文革”,中国史学界又跟着苏联走,居住在莫斯科的史学家成为最高权威;近三十年特别是近二十年来,中国史学界又跟在美国后边亦步亦趋,一批美国史学家特别是美国“中国学”家成为许多人的偶像。
| 书籍详细信息 | |||
| 书名 | 历史学家茶座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 ||
| 9787209055635 如需购买下载《历史学家茶座》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 |||
| 出版地 | 济南 | 出版单位 | 山东人民出版社 |
| 版次 | 1版 | 印次 | 1 |
| 定价(元) | 14.0 | 语种 | 简体中文 |
| 尺寸 | 23 × 17 | 装帧 | 平装 |
| 页数 | 印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