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上大夫

刑上大夫

匡科, 著

出版社:法律出版社

年代:2008

定价:38.0

书籍简介:

本书主要从刑事司法制度的历史演进及其建构的视角,针对反腐败的特性,强调在实际运行中通过机制创新的方式增强司法机关的反腐败能力,提高反腐败的有效性。

书籍目录:

序1

前言1

导论1

第一章程序分合:国外早期刑事司法制度10

第一节大陆法系:正规刑事法庭起源于对索贿罪的审判10

第二节英美法系:世界第一部专门反腐败法出自英国16

第三节其他法系:反腐败的历史痕迹24

第二章官民异法:我国古代刑事司法制度27

第一节御史机构与普通司法机构并立28

第二节治吏之法与治民之法分立39

第三节治吏诉讼程序对普通诉讼程序的修正45

第三章再次分离:西方现代刑事司法制度变化趋势48

第一节反腐败立法双重化49

第二节反腐败机构设置专门化57

第三节职能建设广泛化62

第四章独立体系:国际反腐败刑事司法制度的发展态势73

第一节世界第一部涉外反腐败法75

第二节国际反腐败刑事司法制度沿革77

第三节国际反腐败刑事司法制度体系82

第五章核心机制:借鉴刑事司法制度的精华90

第一节综合刑事政策:建立国家廉政体系91

第二节独立性与制衡机制:排除干预防止滥用106

第三节侦查模式:传统模式还是现代模式115

第四节审判模式:精英司法还是民主司法130

第五节侦审关系:侦查重心与审判中心140

第六章关联变量:影响刑事司法制度的因素148

第一节政治因素对刑事司法的影响:从古巴“奥乔亚案件”谈起149

第二节社会环境对刑事司法的影响:“在某些国家,腐败扭曲体制。在印度,腐败就是体制。”157

第三节执法机制对刑事司法的影响:RICO策略的启示162

第四节配套制度对刑事司法的影响:“金融实名制”掀翻前总统170

第七章曲折前行:新中国反腐败刑事司法制度177

第一节萌芽与起落:枪毙的贪污犯比中央预计的少178

第二节重建与复兴:反贪局:飞机上的金点子184

第三节差距与前瞻:“还是要靠法制,搞法制靠得住些”191

第八章体制改革:以协调性为方向201

第一节政治化倾向明显于法治化:反思“选择性模式”201

第二节纪检体制改革:政治职能与司法职能定位205

第三节监察体制改革:建立国家反腐败协调机制212

第四节职务犯罪侦查局和反腐败调查局:分工竞争的司法机制219

第五节对司法权的制衡机制:确保平稳理性运行227

第九章法制改革:以法治化为方向231

第一节程序法落后于实体法:提防“法律的陷阱”231

第二节立法模式:建立以反腐败法为主的法律体系233

第三节关于侦查职权立法236

(一)司法性调查权237

(二)秘密侦查权242

(三)强制取证权248

(四)停职申请权249

第四节证据制度改革250

(一)推定和举证责任转移251

(二)特殊证据效力255

(三)证人保护制度257

第五节起诉制度改革260

(一)起诉酌定权260

(二)起诉监督制度261

(三)公益诉讼262

第六节审判制度改革264

(一)刑事缺席审判程序264

(二)令状发布程序267

第七节强制措施改革270

(一)对人身自由权的强制措施271

(二)对财产权的强制措施273

(三)混合强制措施274

第十章机制改革:以有效性为方向276

第一节被动性明显于主动性:建立“适当的执法机制”276

第二节发现机制改革:纽约监察局的情报人员277

第三节侦查机制改革:侦查的“三环模式”284

第四节审判机制改革:专业化与民主化的结合297

第五节组织机制改革:廉政公署组织结构启示301

第六节保障机制改革:现代侦查的物质基础306

第七节控制机制改革:遏制人员外逃资产外流310

第八节合作机制改革:美国的海外司法联络官314

第九节预防机制改革:有效的司法就是最好的预防323

结束语328

附录:有关反腐败的程序性法律、规定333

参考文献401

后记419

内容摘要:

  本书主要从刑事司法制度的历史演进及其建构的视角,为腐败法洽的制度化与法律化提供了学理上的资源,对于治理腐败犯罪是具有重大现实意义的。现代法治原则的基本要义之一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这里的法律既指实体法也指程序法。因此,“刑不上大夫”与现代法治原则是格格不入背道而驰的。刑上大夫,对于腐败犯罪在刑事司法方面应当充分关注其特殊性,以便建立起具有效率的惩治腐败犯罪的刑事司法制度。  如何通过建构一套严密的刑事司法体制治理腐败,这是当前反腐倡廉中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对于腐败的治理来说,应当是标本兼治,这已经成为共识。现在,制度反腐败的思路已经基本形成,我还应当进一步地强调法治反腐败。这里的法治主要是指刑事法治,包括刑事实体法与刑事程序法。惩治腐败必须严格按照刑法和刑事诉讼法的规定,使腐败犯罪受到法律的应有惩罚。由此可见,法治反腐败应当成为我国治理腐败的基本思路。  本书主要从刑事司法制度的历史演进及其建构的视角,为腐败法洽的制度化与法律化提供了学理上的资源,对于治理腐败犯罪是具有重大现实意义的。现代法治原则的基本要义之一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这里的法律既指实体法也指程序法。因此,“刑不上大夫”与现代法治原则是格格不入背道而驰的。刑上大夫,对于腐败犯罪在刑事司法方面应当充分关注其特殊性,以便建立起具有效率的惩治腐败犯罪的刑事司法制度。  本书带有某种历史的视角,历史叙述占有相当的篇幅,古今中外的反腐刑事司法制度都有所涉猎,具有某种大视野,为我们观察与思考我国当前反腐刑事司法制度提供了借鉴,开阔了视野。本书不同于一般的学术著作,而是带有学术普及性的作品,其读者范围将更为广泛。【作者简介】  匡科男,1967年生,汉族,法学博士。现任中共四川省纪委第四纪检检监察室副主任。近年来在《检察日报》等刊物上发表有关反腐败的专论数篇。其中《反腐败刑事司法合作论要以资产追回为视角》(合著)被收入第22届世界法律大会论文集。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刑上大夫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9787503681042
如需购买下载《刑上大夫》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出版地北京出版单位法律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38.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20装帧平装
页数印数

书籍信息归属:

刑上大夫是法律出版社于2008.03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D630.9 ,D925.210.4 的主题关于 廉政建设-研究-中国 ,刑事诉讼-司法制度-法制史-研究-中国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