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江苏美术出版社
年代:2011
定价:68.0
本书记述了作者自2000年1月起在洛杉矶盖蒂中心访问研究的心得和体会,全书包括数十篇日记,每篇文章均就具体的绘画细节和观看感受做详细分析和记录,其中以古典主义大师普桑的作品为最多。作者不厌其烦地将作品放大再放大,对不同取景框中的作品进行了细节解读,甚至多次解读,其写作形式的确极具实验性色彩。
序1月20日1月21日1月25日1月26日1月27日1月28日,上午1月30日1月31日2月3日2月4日2月6日2月7日2月8日2月10日2月12日2月15日2月16日2门17日2月18日2月19日2月20日2月21日2月22日2月23日2月24日2月25日2月29日3月1日3月2日3月3日3月4日3月6日3月7日3月9日3月14日3月15日3月17日3月18日3月24日4月4日4月5日4月6日4月7日4月8日4月9日4月11日4月13日4月14日4月24日2001年3月6日2001年3月20日2001年4月2日2001年6月21日,伦敦2001年6月23日2001年6月26日2001年6月27日2001年9月28日2001年12月20日2002年12月17日2003年6月17日2003年6月24日2003年9月21日2003年11月14日注释图录索引译后记
为什么我们会一次次重回到某些图画面前?我们到底在寻找什么?在这一次次重复观赏的过程中,我们对这幅画的理解都发生了哪些变化?在《瞥见死神:艺术写作的一次试验》2000年初,普桑的两幅名画在盖蒂博物馆的同一间展室中展出:即伦敦大英博物馆的《画有被蛇皎死的男人的风景》以及盖蒂博物馆自己的《宁静的风景》。作者日复一日来到展室中对这两幅画进行观赏,然后近乎不由自主地在笔记本上记下了他的思考的前后转变。结果,对这两幅风景画及其所蕴合的不同的生死观的精彩分析《瞥见死神:艺术写作的一次试验》就这样诞生了。更重要的是,对在自己视觉中呈现出来的这个复杂系统的内质,作者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查、探究。克拉克的思考,时而直述自己所视,时而又对我们当下图像世界的更为广阔的政治格局进行发言,从而通过实实在在的、盘根错节的缜密途径,拓宽了我们观赏艺术的经验。
书籍详细信息 | |||
书名 | 瞥见死神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 ||
丛书名 | 开放的艺术 | ||
9787534441172 如需购买下载《瞥见死神》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 |||
出版地 | 南京 | 出版单位 | 江苏美术出版社 |
版次 | 1版 | 印次 | 1 |
定价(元) | 68.0 | 语种 | 简体中文 |
尺寸 | 30 × 21 | 装帧 | 平装 |
页数 | 印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