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年代:2011
定价:34.5
本书在把课程理解为“制度文本”的基础上,采用理论分析和事实论证相结合的研究取向,在历史分析与现状考查的基础上,以制度作为分析课程的方法论工具,通过对学校课程制度的性质、类型与结构的内涵解读,揭示课程运作过程中学校课程制度的功能及其限度,考察学校课程制度变迁的实践逻辑,探讨学校课程制度建设的方法与路径。本书在我国课程研究领域率先将研究视角转向学校课程制度,推进了课程研究理论视阈的拓展,丰富了我国课程研究的理论与方法,为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理论资源,同时也为学校课程制度的生成与变革建构了理论分析框架、提供了实践行动策略。
序言一
序言二
导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的意义
三、研究的基本问题与思路
四、学校课程制度的研究现状
五、研究可资借鉴的理论资源
六、研究运用的主要方法
七、研究的重点、难点与拟创新之处
第一章 课程与行动——学校课程变革的制度视角
一、课程的制度意蕴
二、课程制序——学校课程发展的理性诉求
三、课程变革的制度基础
四、课程变革的新制度主义视角
第二章 学校课程制度解读
一、制度的相关概念辨析
二、学校课程制度的性质
三、制度化课程与课程制度化
第三章 学校课程制度系统
一、学校课程制度的层次
二、学校课程制度的类型
三、学校课程制度的结构
第四章 学校课程制度的功能及其限度
一、学校课程制度的应然功能
二、学校课程制度的实然功能
三、学校课程制度功能限度的分析
四、学校课程制度功能实现的途径与条件
第五章 学校课程制度的变迁
一、制度变迁的相关概念辨析
二、学校课程制度变迁概述
三、学校课程制度变迁的成因分析
四、学校课程制度变迁的方式
五、学校课程制度变迁的动力机制
第六章 学校课程制度的运行模式
一、学校课程制度运行的内涵
二、学校课程制度运行的影响因素
三、学校课程制度运行的行动逻辑
四、学校课程制度视野下的课程政策执行
第七章 学校课程制度的生成与变革
一、学校课程制度生成与变革的基本原则
二、学校课程制度生成与变革的现实性
三、学校课程制度生成与变革的路向
……
结语 规范、秩序与自由——走向实践的学校课程制度建构路径
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一 基础教育阶段学校课程制度建设调查问卷
附录二 关于学校课程制度建设问题的访谈提纲
后记
现代课程是一种制度化形式的课程,它是在特定制度背景下的社会文化建构。在课程变革中,学校课程制度具有根本性。课程变革的价值理念要通过课程制度来规范、稳定和形成课程秩序并使其制度化,学校课程制度运作是其支撑和保障力量。 《学校课程制度论》在把课程理解为“制度文本”的基础上,借鉴多学科制度研究的理论资源,以制度分析作为方法论工具,对课程与制度的关系进行深入分析,揭示了制度化课程和课程制度化的内在机制,提出学校课程制度是影响课程发展的核心因素的理论假设、课程制序是学校课程发展的理性诉求。学校课程制度具有价值性与技术性的双重特质,在合理性与合法性的基础上形成规范与秩序、走向自由,是学校课程制度生成与变革的方向与现实路径选择。【作者简介】廖辉,1975年生,四川宣汉人,教育学博士,现为乐山师范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课程与教学论、高等教育学等方面的研究,主持、主研省部级以上课题六项,在《课程·教材·教法》、《中国教育学刊》、《教育理论与实践》等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文四十多篇。
书籍详细信息 | |||
书名 | 学校课程制度论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 ||
9787010102795 如需购买下载《学校课程制度论》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 |||
出版地 | 北京 | 出版单位 | 人民出版社 |
版次 | 1版 | 印次 | 1 |
定价(元) | 34.5 | 语种 | 简体中文 |
尺寸 | 24 × 17 | 装帧 | 平装 |
页数 | 印数 |
学校课程制度论是人民出版社于2011.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G423 的主题关于 学校教育-课程-教育制度-研究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