辉煌“浙军”的历史聚合

辉煌“浙军”的历史聚合

王嘉良, 著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年代:2009

定价:32.0

书籍简介:

本书是“两浙文学与文化研究”书系之一种。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以鲁迅、茅盾领衔的浙江新文学作家群,阵容壮观、成就卓著。这个群体大都是一种文学思潮、一个文学流派或某种文学体裁创作的开创者、领衔者,正是他们引领了中国现代文学新潮流,创造了辉煌业绩,为推动中国文学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历史经验。在我国由“五四”开创的现代文学优秀传统中,浙江作家所提供的宝贵经验正是它最突出的部分之一;而他们在各个文学领域里所取得的成就,也几乎成为中国现代文学的一个缩影。

作者介绍:

王嘉良,1942年生,浙江师范大学教授,浙江大学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为浙江师范大学文学研究所所长,浙江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现代文学与传统文化研究)负责人,浙江省社会科学研究基地(江南文化研究中心)首席专家。著有《茅盾小说论》、《萧乾评传》

书籍目录:

总序:两浙文学与中国文学的现代化进程引论 辉煌“浙军”集结的文学史意义第一章 地域人文传统与作家群体建构 一 人文传统:地域背景中“人文因素”之重 二 历史机运:“小传统”地域占得文化先机 三 文体变革和创新:地域文化精神的驱动 四 两浙文风:地域环境造就的文学风貌第二章 浙东乡土作家群 一 研究视角:地域文化与乡土作家群体 二 浙东乡土:“有根”的文化聚合 三 文本:“移在纸上”的浙东“硬气 四 价值估定:艺术意义与文学史意义第三章 “白马湖”作家群 一 一个曾被遗忘的作家群体 二 群体孕生:五四印迹与白马湖山水化育

总序:两浙文学与中国文学的现代化进程引论 辉煌“浙军”集结的文学史意义第一章 地域人文传统与作家群体建构 一 人文传统:地域背景中“人文因素”之重 二 历史机运:“小传统”地域占得文化先机 三 文体变革和创新:地域文化精神的驱动 四 两浙文风:地域环境造就的文学风貌第二章 浙东乡土作家群 一 研究视角:地域文化与乡土作家群体 二 浙东乡土:“有根”的文化聚合 三 文本:“移在纸上”的浙东“硬气 四 价值估定:艺术意义与文学史意义第三章 “白马湖”作家群 一 一个曾被遗忘的作家群体 二 群体孕生:五四印迹与白马湖山水化育 三 群体特征:亦山亦水、刚柔相济的文化品格 四 散文创作在文学史上独标高格的意义第四章 “湖畔”诗人群 一 勇领潮流:开创中国第一个新诗社团和流派 二 湖畔“情诗”:温婉诗句吐露个性解放心曲 三 内涵拓展:自然生灵描摹和诗人心路历程记录 四 “吴文化”地域浪漫诗情演绎一代浪漫诗风第五章 “语丝”作家群 一 “某籍某系”缔结的一个作家群体 二 语丝群体:文化定位与思想特色 三 “语丝文体”:审美特性、生成机制与地域因素 四 “鲁迅风”与“岂明风”:周氏兄弟领衔两大散文流派第六章 浙东左翼作家群 一 群体形成:地域背景与文化合力 二 作家群在左翼阵营中的强力凸现 三 创作特色:左翼文学的“浙东风尚 四 艺术深层拓展:提升左翼文学品位第七章 《现代》作家群 一 “现代”:一个刊物和一个作家群体 二 群体生成:开放的地域环境和深层文化积淀 三 “洋泾浜相”:现代与传统的融合和多样性释放 四 文本呈现:文学创作的现代性审美特征第八章 战时浙江作家群 一 战时环境与文学新格局建构 二 战时浙江文学及“东南文运”发展态势 三 浙江作家群在“东南文运”的中心地位 四 战时浙江作家群创作的独特品格与意义

内容摘要: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以鲁迅、茅盾领衔的浙江新文学作家群,阵容壮观、成就卓著。这个群体大都是一种文学思潮、一个文学流派或某种文学体裁创作的开创者、领衔者,正是他们引领了中国现代文学新潮流,创造了辉煌业绩,为推动中国文学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历史经验。本书论述浙江新文学作家群,侧重在对群体的细部描述,即展示在中国新文学背景下形成的七个作家群:浙东乡土作家群、“湖畔”诗人群、“白马湖”作家群、“语丝”作家群、浙东左翼作家群、“现代”作家群、战时浙江作家群。对每个作家群的论述,大都叙述其生成背景、成员构成、思想与创作倾向、文学创作的独特成就及其为中国新文学提供的独到历史贡献。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辉煌“浙军”的历史聚合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丛书名两浙文学与文化丛书
9787500482468
如需购买下载《辉煌“浙军”的历史聚合》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出版地北京出版单位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32.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20 × 10装帧平装
页数印数

书籍信息归属:

辉煌“浙军”的历史聚合是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于2009.9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I206.6 的主题关于 现代文学-文学研究-浙江省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