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译林出版社
年代:2012
定价:42.0
本书集中体现了斯科特理论阐释与个案分析相结合的实证主义研究特色。本书是一部真正从农民的角度出发,更为现实地考察农民生存和反叛问题的力作。
前言
导论
第一章生存伦理的经济与社会学
“安全第一”:生存经济学
生存伦理的社会学
农民社会中的风险分配
生存作为道义承诺
第二章农民的选择和价值标准中的生存保障
风险与社会分层
乡村的风险保障
租佃与分成租佃的风险
风险和政府
第三章风险分配与殖民地变革
市场取向的不稳定性
乡村保护的弱化
辅助生存资源的丧失
农村阶级关系的恶化
土地所有制的变革与世界经济
第四章作为勒索者的政府
缅甸
越南
第五章经济萧条导致的起义
交趾支那:“红色恐怖”
义安与河静的苏维埃
起义过程
下缅甸——沙耶山起义
第六章剥削的分析意义:互惠与生存的公正
剥削的标准
剥削——一个道德难题
互惠与交换的平衡
生存——基本的社会权利
传统与稳定交换的打破
社会分层、义务和权利
第七章反叛、幸存和镇压
反叛的结构性背景
反叛与农民的社会结构
不反叛,自助,或溃散
不反叛:镇压和“错觉”问题
索引
译后感言
美国著名学者、耶鲁大学教授詹姆斯·C.斯科特的著作《农民的道义经济学东南亚的反叛与生存》,他还著有《弱者的武器》。《农民的道义经济学东南亚的反叛与生存》集中体现了斯科特理论阐释与个案分析相结合的实证主义研究特色。《农民的道义经济学东南亚的反叛与生存》一部真正从农民的角度出发,更为现实地考察农民生存和反叛问题的力作,它对研究亚洲乃至世界其它国家的农民问题,都有着极为现实的借鉴意义。《农民的道义经济学东南亚的反叛与生存》是美国著名学者、耶鲁大学教授詹姆斯·C.斯科特于1976年出版的有关农民问题的著作,它集中体现了斯科特理论阐释与个案分析相结合的实证主义研究特色。作者在书中指出,在“安全第一”的生存伦理下,农民追求的不是收入的最大化,而是较低的风险分配与较高的生存保障。随后,作者从东南亚的缅甸和越南农业社会的历史发展轨迹,特别是农民的反叛和起义入手,探究了市场资本主义的兴起对传统农业社会的巨大冲击。作者据此认为,贫困本身并不是农民反叛的原因,农业商品化和官僚国家的发展所催生的租佃和税收制度,侵犯了农民生存的伦理道德和社会公正感,迫使农民铤而走险,奋起反抗。《农民的道义经济学东南亚的反叛与生存》是一部真正从农民的角度出发,更为现实地考察农民生存和反叛问题的力作,它对研究亚洲乃至世界其它国家的农民问题,都有着极为现实的借鉴意义。【作者简介】詹姆斯C.斯科特,耶鲁大学政治科学和人类学斯特林教授、农业研究计划主任,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研究员。其研究兴趣包括政治经济学、无政府主义、意识形态、农民政治学、革命、东南亚和阶级关系等。主要著作包括《马来西亚的政治意识形态》(1968)、《比较政治腐败》(1972)、《农民的道义经济学》(1976)、《弱者的武器》(1986)、《统治与抵抗的艺术》(1992)等。
书籍详细信息 | |||
书名 | 农民的道义经济学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 ||
丛书名 | 人文与社会译丛 | ||
9787544728393 如需购买下载《农民的道义经济学》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 |||
出版地 | 南京 | 出版单位 | 译林出版社 |
版次 | 1版 | 印次 | 1 |
定价(元) | 42.0 | 语种 | 简体中文 |
尺寸 | 21 × 15 | 装帧 | 平装 |
页数 | 印数 |
农民的道义经济学是译林出版社于2013.3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D423.306 的主题关于 农民问题-研究-东南亚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