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
年代:2009
定价:42.0
本书是新编中国通史,论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之路,从而论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符合国情、民情和世情的,除此之外无可选择。该书可作为建国六十周年的献礼书。
自序
导言
第一部古代文明光辉灿烂
第一章原始文明的曙光
1.中国原始居民溯源
2.北京猿人文化
3.河套人文化
4.周口店山顶洞人文化
5.旧石器时代的社会和文化
第二章新石器时代文化
1.彩陶文化(夏族文化,约前5000前3000年)
2.黑陶文化(商族文化,约前2800前2300年)
3.几何印陶文化(吴越文化,前4800公元初)
4.新石器时代的社会和文化
第三章青铜器时代科学文化(商代,前1700前n00年)
1.夏亡商兴
2.青铜器的发达
3.农工商业的发展
4.科学文化
第四章铁器时代科学文化(两周,约前1100前256年)
1.封建制国家的建立
2.铁的发明和进步
3.农业的发达
4.手工业和商业的发达
5.学术思想的繁荣
6.科学文化
第五章秦汉对外发展和科学文化(前221后220年)
1.秦对外发展和科学文化
2.汉对外发展和科学文化
3.秦汉美术
第六章魏晋南北朝对外发展和科学文化(220581年)
1.对外发展(关系)
2.佛教传入及其发展
3.中国第一位无神论者范缜
4.科学文化
5.文学艺术
第七章隋唐五代对外发展和科学文化(581960年)
1.隋对外发展
2.遣隋使
3.大运河的开凿
4.唐对外发展
5.遣唐使与日本留学生(僧)
6.鉴真东渡
7.第一次中西文化大交流
8.科学文化
第八章宋元明清前期对外发展和科学文化(9601840年)
1.国势强盛
2.郑和下西洋
3.郑成功收复台湾
4.宋明理学
5.学术著作
6.中国古代改革开放
7.瓷器制造业的发达
8.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9.文学与美术
第九章第二次中西文化大交流
1.天文历学
2.数学物理学
3.地理地图学
4.军事技术
5.医药生理学
6.建筑
7.绘画
8.音乐
9.哲学
第十章中国文化对世界的影响
1.中国文化对欧洲的影响
2.中国文化对日本的影响
第二部近代国家衰弱屈辱
第十一章轰开国门
1.闭关自守
2.制造纠纷和武装挑衅
3.英国侵略政策的确立
4.第一次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的签订
5.香港割让与火烧商馆
第十二章火烧圆明园
1.第二次鸦片战争与《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签订
2.联军闯入圆明园
3.大肆洗劫
4.无情焚毁
第十三章助越抗法
1.清政府乞和
2.中法双方撤兵
3.黑旗军回国
4.《中法越南条约》签订
第十四章台湾割让与反割让
1.中日甲午战争与《马关条约》签订
2.台湾交割
3.台湾民主国成立
4.基隆、台北沦陷
5.刘永福渡海援台
6.黑旗军英勇抗日
7.刘永福內渡与台南沦陷
第十五章津京喋血
1.京城浩劫
2.趁火打劫与“分而治之”
3.李鸿章北上议和
4.与瓦德西对话
5.《议和大纲草案》出笼
6.善后处理与订约
第三部现代民族伟大复兴
第十六章太平天国革命失败
1.金田村起义
2.北伐与西征
3.内讧与失败
4.两个革命文献永留史册
第十七章洋务运动未能救国
1.洋务运动的产生及其历史意义
2.近代军用工业的创办
3.近代民用企业的创办
4.洋务运动的穷途末路
第十八章百日维新昙花一现
1.公车上书
2.变法纲领的提出
3.变法的具体内容
4.光绪帝之梦
第十九章辛亥革命尚未成功
1.中华民国成立
2.袁世凯窃取总统大权
3.二次革命又失败
4.联俄、联共、扶助工农
5.蒋介石公开叛变革命
第二十章新民主主义革命成功
1.中国共产党成立
2.大革命失败
3.三大起义
4.“围剿”与“反围剿”
5.两万五千里长征
6.西安事变
7.日本全面侵略中国
8.中华民族的抗战
9.抗战胜利与重庆谈判
10.中国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第二十一章现代中国改革开放
1.改革开放的历史背景
2.拨乱反正
3.邓小平论改革开放
4.改革开放先从农村开始
5.经济特区的设置
6.经济特区的成功
7.引进利用外资
8.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9.反对资本主义自由化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10.科教兴国战略
11.上海浦东开发战略
12.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13.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两个缩影:“义乌精神”、“桐乡精神”
14.香港、澳门回归祖国
15.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16.民主建设
17.法制建设
18.中国共产党十六大到十七大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概述
19.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战略思想
2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前言
2005年人民出版社出版了拙著《西风东渐中国改革开放史》。但因病此书只写至解放以前,邓小平的改革开放未能包括在内,心中不安。后来病情好转便奋发,继续撰写新中国成立后至30年改革开放的历史,以求完整。这样,历时三年,至今才告完成,甚幸。
“文化大革命”之后,我国在思想理论上取得了重大突破,特别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两大原则被确认,彻底改正了过去以“阶级斗争为历史发展动力”的错误观点。从而旧有中国通史已经不能适应社会需要,必须重写。然而更重要的是,经过30年改革开放的实践,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而这个理论体系,不仅包括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而且还不能排除在整个中国历史之外。因为这个理论体系与中国历史一脉相承,从历史上可以找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依据及其形成的必然性。也就是说,中国历史的发展有其自身的特点,中华民族古来就是按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和自己的特点,创造历史,走一条与西方社会发展相异的道路。因此外国经验未必适用于中国,不能照搬硬套。我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在这个文化宝库中,儒家治国的宝贵经验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足够我们应用借鉴。因此,本书古代部分以科学文化为主体,记述了我国灿烂辉煌的文化和强大兴盛的国力,借以唤起世人注意:中国近代国家的衰弱屈辱是暂时的,由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所致。当代中华民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业已复兴,国家繁荣富强,并正在步武古代,以期独步天下,为建设和谐世界作出应有的贡献。
本书作为“新编中国通史”,并非哗众取宠、高傲自矜,有其一定新意:
第一,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为纲,记述古代的科技成就和发明创造,摒弃宫廷夺权、朝代更迭、农民起义及其他与生产力发展关系不大的政治事件等。
第二,把中国杰出的传统文化提高到应有的高度世界领先的地位。不仅详述历代文化的具体内容,还探讨了中国传统文化在形成过程中的两次中西文化大交流。更有新意的是记述了中国文化给世界的影响,这是一般通史中少见的,也是鲜为人知的。
第三,强调文化兴衰与国力强弱、民族存亡成正比例。正因为中华民族(以汉族为骨干)不是生物学上的种族群和政治学上的政治群,而是文化学上的文化群,有坚韧的文化纽带紧紧牵连着,团结在一起,虽几经民族存亡关头,仍屹立不动。
第四,对历史评价实事求是,不受个人好恶左右而作出不公正的贬褒,如对太平天国、洋务运动、戊戌政变、辛亥革命等的记述。
第五,为表明中国现代改革开放是承前启后的伟大工程,特地记述了古代改革开放,即北宋王安石的变法和明隆庆(15671573)张居正的改革开放。可见邓小平的改革开放并非一夜之间偶然想出来的,有其历史渊源。
第六,本书现实意义重大。当代中华民族的复兴,举世瞩目,令人震惊。它改变了世界格局,“西方历史中心论”和“西方文化中心论”已成为过去,一个多极化的世界正在形成。中国复兴全靠改革开放,而改革开放的成功又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从而可以说改革开放是扭转乾坤和改变中国命运的伟大壮丽事业,本书最后一章以二十节分别论之。此项当然也是旧有通史未曾涉及的新意吧。
最后笔者觉得,这部意义如此重大的著作竞由一名民间史学家来完成,似乎不太相称,深感惶恐。然而官方研究迄今未见同类著作出版,权且抛砖引玉,领教大方。
桐乡郑彭年谨识
2008年8月31日
本书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为纲,记述古代的科技成就和发明创造,摒弃宫廷夺权、朝代更迭、农民起义及其他与生产力发展关系不大的政治事件等。本书不仅详述历代文化的具体内容,还探讨了中国传统文化在形成过程中的两次中西文化大交流。更有新意的是记述了中国文化给世界的影响,这是一般通史中少见的,也是鲜为人知的。对历史评价实事求是,不受个人好恶左右而作出不公正的贬褒。为表明中国现代改革开放是承前启后的伟大工程,特地记述了古代改革开放,即北宋王安石的变法和明隆庆(15671573)张居正的改革开放。 本书古代部分以科学文化为主体,记述了我国灿烂辉煌的文化和强大兴盛的国力,借以唤起世人注意:中国近代国家的衰弱屈辱是暂时的,由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所致。当代中华民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业已复兴,国家繁荣富强,并正在步武古代,以期独步天下,为建设和谐世界作出应有的贡献。
书籍详细信息 | |||
书名 | 独步天下五千年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 ||
9787308065740 《独步天下五千年》pdf扫描版电子书已有网友提供下载资源链接 | |||
出版地 | 杭州 | 出版单位 | 浙江大学出版社 |
版次 | 1版 | 印次 | 1 |
定价(元) | 42.0 | 语种 | 简体中文 |
尺寸 | 26 | 装帧 | 平装 |
页数 | 400 | 印数 | 20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