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年代:2005
定价:
本论文集是我们了解近二三十年美国宗教学研究成果的一个重要窗口。
译者序编者序(金白莉·帕顿、本杰明·雷依)导论一 编者序二 前言:巫术栖身于比较第一部分比较宗教研究:该领域的现状 作为神话编撰者的学者--比较的印欧神话和后现代关怀 有争议的同一性──后现代世界中的佛教研究 后现代与后殖民、后结构的比较研究第二部分个案研究:宗教史学的关键问题 后之后是什么?--作为批评方法的比较分析 情境的幻象:神秘主义比较与后现代主义 谈论差异--理解非洲的仪式语言 美国宗教天然就是比较的 对话和方法--重建宗教学
译者序编者序(金白莉·帕顿、本杰明·雷依)导论一 编者序二 前言:巫术栖身于比较第一部分比较宗教研究:该领域的现状 作为神话编撰者的学者--比较的印欧神话和后现代关怀 有争议的同一性──后现代世界中的佛教研究 后现代与后殖民、后结构的比较研究第二部分个案研究:宗教史学的关键问题 后之后是什么?--作为批评方法的比较分析 情境的幻象:神秘主义比较与后现代主义 谈论差异--理解非洲的仪式语言 美国宗教天然就是比较的 对话和方法--重建宗教学第三部分一种修正的比较:重新为比较研究正名 杂耍火把--为什么我们仍需要比较宗教研究 方法论、比较研究和真理 新比较主义的因素 缩像中的巫术--比较宗教学内部的词源学联系 因陀罗之网:比较与知觉的作用--劳伦斯·沙利文访谈录跋 比较的“终结”--再描述与再调整作者简介
本书脱胎于美国宗教学会1995年在费城、1996年在新奥尔良举行的“比较宗教研究:当代的挑战和回应”专题研讨会。与会的十几位宗教史学家试图化解后现代学者中反对和支持比较研究的人之间看似不可调和的分歧。他们不仅严肃对待后现代的批评,解释它对自己的著作所产生的影响,并且还提出了新的比较途径。本论文集是我们了解近二三十年来美国宗教学研究成果的一个重要窗口。
后现代时期的比较宗教研究将走向何方?本论文集试图化解后现代学者中反对和支持比较研究的人之间看似不可调和的分歧。它汇集了一批各有擅长的宗教史学家,他们不仅严肃对待后现代的批评,解释它对自己的著作所产生的影响,并且还提出了新的比较途径。 --本书主编金白莉·帕顿、本杰明·雷依 弗雷泽一针见血地指出:巫术乃是对主观联系与客观联系的混淆。没有出现这种混淆时,联想律带来的是科学;而若是误用了它们,则产生巫术。只需小小的一跳,就可以将它与人文科学的比较研究联系起来。因为,正如学术实践所表明,比较研究一直是一种收集相似性的活儿……差异性问题已经被忘得一干二净了。 --芝加哥大学罗伯特·安德森人文学杰出教授乔纳森·史密斯 我觉得乔纳森·史密斯见解精辟、令人鼓舞;他激发我们去采纳一种新的、更具自我批评精神的比较。于是我开始感觉到,认真检讨合法的历史比较,必然会开启多层次对比的广泛可能性。 --哈佛大学世界宗教研究中心主任劳伦斯•沙利文
书籍详细信息 | |||
书名 | 巫术的踪影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 ||
丛书名 | 跨文化思想者文库 | ||
9787300066035 《巫术的踪影》pdf扫描版电子书已有网友提供下载资源链接 | |||
出版地 | 北京 | 出版单位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版次 | 1版 | 印次 | 1 |
定价(元) | 语种 | 简体中文 | |
尺寸 | 19 | 装帧 | 平装 |
页数 | 印数 |
巫术的踪影是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于2005.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B920-53 的主题关于 比较宗教学-研究-文集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