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食与视差

日食与视差

唐泉, 著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年代:2011

定价:55.0

书籍简介:

本书全面、翔实地论述了视差算法对古代各文明数理天文学中的日食计算的影响。逐次论述了希腊、印度、阿拉伯和中国的天文学家在计算日食时,是如何设计一系列算法来消除月亮视差对日食计算的影响。书中解决了传统视差理论的一些遗留问题,构建了中国古代日食时差算法的理论模型,清晰地勾勒出中国视差理论的发展脉络。

书籍目录:

总序 吴文俊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视差概念 、周日视差 二、周年视差 三、地平视差的测定 第二节 日食原理与计算概要 一、日食的种类 二、日食的判定 三、日食的过程 四、现代日食计算概要 第三节 历史与现状 一、视差理论研究的意义二、古希腊、古代印度、阿拉伯视差理论研究概况 三、中国视差理论研究概况 四、本书的结构与写法第二章 古希腊视差理论与日食计算 第一节 《至大论》简介 一、托勒密和《至大论》 二、《至大论》中的太阳和月球运动模型 第二节 《至大论》中的视差理论 一、对视差的认识 二、视差和月地距离的关系 三、总视差及其算法 四、视差表的构造及其应用 五、黄经视差和纬度视差 第三节 黄经视差与日食计算 一、时差的天文意义与理论模型 二、《至大论》中的时差算法 三、《至大论》中时差算法精度 第四节 纬度视差与食限、食分和食延 一、视差与食限 二、视差与日食的判断及食分 三、视差与食延 四、结语第三章 古代印度视差理论与日食计算 第一节 《苏利亚历》中的视差算法一、黄经视差和纬度视差的天文意义与理论模型 二、《苏利亚历》中的弦表 三、《苏利亚历》中的视差算法 四、《苏利亚历》视差算法分析 五、黄赤道坐标变换和上升差 六、《苏利亚历》视差算法精度 七、分析及结论 第二节 《苏利亚历》中视差与日食计算 一、视差与食甚 二、视差与食分 三、视差与日食起讫时刻 第三节 其他历法中的视差算法 一、《阿耶波多历数书》中的视差算法 二、《五大历数全书汇编》中的视差算法 三、婆罗摩笈多的视差算法 四、戴瓦的视差算法 五、斯瑞婆提的视差算法 六、拉拉的视差算法 七、婆什迦罗的视差算法 八、《九执历》中的视差算法 九、分析及结论第四章 《回回历法》中的视差理论与日食计算 第一节 阿拉伯视差算法传统 第二节 《回回历法》中的视差算法 一、引言 二、《回回历法》中的视差表 三、《回回历法》中视差表的用法 第三节 经纬时差对日食计算的影响 一、时差与日食计算 二、南北差与日食食限和食分 三、南北差与日食起讫算法 四、分析及结论第五章 中国古代视差理论与日食计算 第一节 日食时差算法 一、时差的天文意义与理论模型 二、张子信与视差现象的发现 三、时差算法沿革与分期 四、中国古代日食时差算法的精度 五、分析及结论 第二节 日食食差算法 一、引言 二、食差算法的天文意义与理论模型 三、日食食差算法的沿革与分期 四、食差算法中的符号 五、食差算法精度 六、分析及结论 第三节 视差与食分 一、日食食分的算法模型 二、《大业历》之前的日食食分算法三、从《大业历》到《正元历》的日食食分算法四、从《宣明历》到《观天历》的日食食分算法 五、《纪元历》以后的日食食分算法 六、分析及结论 第四节 视差与食限 一、引言 二、中国古代历法中的日食食限三、交前后分的意义——以《纪元历》为中心的考察 四、阴历食限和阳历食限为何不等 五、结语 第五节 视差与日食起讫算法 一、日月食起讫算法原理二、从《皇极历》到《钦天历》之前的日食起讫算法 三、《钦天历》的日食起讫算法 四、《钦天历》之后的日食起讫算法 五、日食的持续时间 六、结语第六章 结语 一、古希腊、古代印度、阿拉伯和中国传统视差理论比较 二、古希腊、古代印度、阿拉伯和中国日食时差算法比较 三、古希腊、古代印度、阿拉伯和中国日食食分算法比较 四、古希腊、古代印度、阿拉伯和中国日食起讫算法比较参考文献后记

内容摘要:

本书全面、翔实地论述了古希腊、古代印度、阿拉伯和中国数理天文学中视差算法的原理与精度,以及视差对日食食甚、食分和起讫时刻的影响。书中解决了传统日食理论和视差理论中的一些遗留问题,构建了日食时差算法的天文模型,较为清晰地勾勒出传统视差理论的发展脉络。本书适于科学史工作者、数学和天文学工作者,以及相关专业的高校师生阅读。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日食与视差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丛书名数学与科学史丛书
9787030304575
如需购买下载《日食与视差》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出版地北京出版单位科学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55.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24 × 17装帧精装
页数 200 印数

书籍信息归属:

日食与视差是科学出版社于2011.4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P125.11 的主题关于 日食-视差-研究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