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
年代:2011
定价:28.0
当代法国学者致力于通过具体的办法来研究犯罪行为和行为人的刑事责任,本书将会阐述这些具体方法之间的差异。“犯罪—刑事责任人”的二元论今日已成为主流。尽管刑法学家们在犯罪构成要素的概念和刑事责任观上还存在种种分歧,但他们一致承认二元论的建立有其理论根据。其他许多国家也在立法中采纳了这种二元论体系。本书的讨论将围绕法国二元论体系的形成过程、形成所经历之磨难,以及这一体系在当代法国理论界引发的争议等问题展开。
《外国刑法理论名著新著译丛》序
引言
第一部分 二元论体系渐进的形成过程
上篇 二元论体系的形成
第一章 古代文明阶段
第一节 埃及人的观点
第二节 希伯来人的观点
第三节 希腊人的观点
第四节 罗马人的观点
第二章 旧法律阶段
第一节 法兰克王国时期或蛮族时期
第二节 封建时期
第三节 王政时期
第三章 18世纪末的立法运动
第一节 前提
第二节 贝卡利亚观点的实现
下篇 理论运动
第一章 犯罪的构成要素
第二章 刑事责任概念
第一节 道义责任学派
第二节 社会责任理论学派
第三节 折中学派
第四节 新社会防卫运动
第五节 刑事不干涉理论
第六节 新新古典主义
第二部分 当代的二元论体系
上篇 犯罪
第一章 刑事法定原则
第一节 刑事法定原則的渊源
第二节 刑事法定原则的实现
第二章 事实要素
第一节 事实要素的形式
第二节 事实要素的内容
下篇 责任
第一章 责任的构成部分:有罪性
第一节 故意
第二节 过失
第二章 责任的构成部分:成立的可归罪性
第一节 自然人
第二节 法人
第三章 责任的构成部分:减轻和排除的可归罪性
第一节 精神紊乱
第二节 强制
第三节 错误
第四节 迈向一个新的刑事责任概念
后记
参考文献
《外国刑法理论名著新著译丛·法国二元论体系的形成和演变:犯罪·刑事责任人》是中国政法大学“211工程”重点学科建设子项目“从司法语言看司法实践的公平正义、效率与人权保护”(课题编号:10108329)的阶段性成果。
书籍详细信息 | |||
书名 | 法国二元论体系的形成和演变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 ||
丛书名 | 外国刑法理论名著新著译丛 | ||
9787802199132 如需购买下载《法国二元论体系的形成和演变》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 |||
出版地 | 北京 | 出版单位 | 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 |
版次 | 1版 | 印次 | 1 |
定价(元) | 28.0 | 语种 | 简体中文 |
尺寸 | 20 × 14 | 装帧 | 平装 |
页数 | 印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