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年代:2012
定价:28.0
本书以“教育国画”为切入点,探讨艺术与教化的内在关系。第一辑为“鉴赏篇”,是以画观化,以化论画。通过“鉴赏”这一常见的形式,从中国绘画的灵教化、礼教化、宗教化、文教化、美教化、政教化、科教化等七个角度,重点揭示出中国画的“教化”功能与内涵。第二辑为“学理篇”,是人以观画,文以观画。以研究论文形式,从学理的角度论述中国画艺术及其教育教化的人文内涵。
鉴赏篇
中国绘画的灵教化
上古灵异:《山海经》插图《东方句芒》
同体兄弟:骨刻纹饰《共命鸟》
影像精灵:战国《花山岩画》
引魂升天:战国《龙凤人物图》
灵图威慑:西汉《漆棺彩绘云气异兽图》
仰观天文:石刻《北斗、四神、八卦、二十八星宿图》
天皇地皇:绢画《伏羲女娲图》
驱魔仪式:宋代《大傩图轴》
守护吉祥:年画《门神》
中国绘画的礼教化
卖身葬父:石刻域《孝子董永》
淑美优雅:顾恺之《女史箴图》
万世师表:吴道子《孔子行教图》
经典复兴:王维《伏生授经图》
劝世图文:木版印画《老来难》
孝道赞歌:陈少梅《孝感动天》
良知警醒:画像石《孝孙原谷》
中国绘画的宗教化
道德千秋:晁补之《老子骑牛图》
仙班风彩:永乐宫《朝元图》
全真宗师:佚名《丘长春祖师真像》
菩萨行愿:敦煌壁画《九色鹿王本生》
圣诞图景:吴道子《送子天王图》
古野清奇:贯休《十六罗汉图》
三教和谐:佚名《虎溪三笑图》
佛祖圣迹:梁楷《出山释迦图轴》
禅宗传奇:佚名《达摩一苇渡江》
顿悟法门:梁楷《六祖伐竹图》
画里禅心:法常《观音图》
象征符号:朱见深《一团和气图》
天人之际:许鹤沙《太上感应篇插图》
说法之图:江逸子《盲龟遇浮木孔》
护生之画:丰子恺《自扫雪中归鹿迹》
隐形慈航:黄般若《观世音菩萨》
中国绘画的文教化
凄婉浪漫:顾恺之《洛神赋图》
冰雪精神:王维《雪溪图》
胸有成竹:文同《墨竹图》
自出胸臆:苏轼《怪石古木图》
点到为止:米芾《春山瑞松图》
含忠履洁:李唐《采薇图》
深怀故国:郑思肖《墨兰图》
……
学理篇
参考文献
后记
张景鸿同志的多年所学、所用、所探讨的是一以贯之的:中国画教育。六年前他在中国艺术研究院进修硕士研究生课程后,在教学之余即着手了两件事,一是对与中国画教育直接相关的若干问题进行了积极的探讨,撰写了十多篇论文。并且通过教育科研立项的形式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二是把自己多年对中国古代画论的阅读中形成的方法扩大到教学实践中。这些都为《化被丹青:教育国画论》的形成打下了前期的基础。这部书的学术特点有两个方面:其一是以画观化,以化论画。通过“鉴赏”这一常见的形式,重点揭示出中国画的“教化”功能与内涵。其二是人以观画,文以观画。以研究论文形式,从学理的角度论述了中国画艺术及其教育教化的人文内涵。
书籍详细信息 | |||
书名 | 化被丹青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 ||
9787549518425 如需购买下载《化被丹青》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 |||
出版地 | 桂林 | 出版单位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版次 | 1版 | 印次 | 1 |
定价(元) | 28.0 | 语种 | 简体中文 |
尺寸 | 21 × 14 | 装帧 | 平装 |
页数 | 372 | 印数 | 1000 |